春节民俗之最②

最早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相传原始社会就有祭腊之说,夏朝建立后,此俗便流传下来了。《尔雅》一书对春节有如下记载:夏曰岁,商曰祭祀,周曰年。
最早的春联
春联古称门贴、桃符,是刻写在桃木板上灭灾降福的咒语。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门贴,时值公元九四六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
最早的福字
传说始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过年贴福字,以驱赶穷神,寓意福到我家。
最早的祭灶
祭灶又名送灶、辞灶、过小年,是春的开始。民谚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早在先秦时代,就把祭灶列为五祀之一,最初的祭灶是祭祀最早发明锅灶的祖先的。
最早倒贴福字的人
始于慈禧。每至新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亲王福晋竟把赐给的福字拿倒了,犯有杀头之罪。太监李莲英忙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赐福,福真的到(倒)了。慈禧一听极为高兴,连说福到了,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就倒贴起来。
最早的压岁钱
其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古籍《开元天宝轶事》载:嫔妃们过年,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为助兴,宫廷金库就拨些钱给她们。后此俗传给民间。
最早的年画
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东汉的蔡一在《独断》中记载说,汉代民间已开始在门上贴神荼和郁垒神像,到宋代逐渐演变为木板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为您推荐

春节②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

春节恐归族②

摘要:春节恐归族是指春节时那些在外地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回家团圆的人们。恐归族的恐惧,非对回家本身有所抗拒,而是在节日回家的种种烦心事折磨之下,一种本能的反应。 春节恐归族 春节恐归族-原因 囊中羞涩 工作..

春节全国各地饮食习俗②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现简述我国部分地区的饮食习俗,以飨食客:   东北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 然后再包粘豆包..

陕北春节②

畲族春节②

  畲族春节时期   正月初一至十五为春节,是畲族热民的传统节日。节日里家家帖红,人人着新衣,到处鞭炮声,相互串们道喜,备办三牲厚礼祭祖。   畲族春节简介   正月初一至十五为春节,是畲族热民的传统节日。   ..

仫佬族春节②

  简介   春节为一年诸节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   节日时间   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因此,就两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

侗族春节②

  春节是南北地区每一村寨普遍过的节日,具有与汉族相同的某些内容和形式,又赋予了本民族的新义,形成了祭祖先、贺新岁、祷风顺等多种内容的复合状态。   侗族春节习俗   很多侗寨过春节已固定为一套程序:腊月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