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迷恋-概述
数字迷恋
数字迷恋,对某些数字的迷恋大概是人类最接近本能的一种后天习性了,继政协委员王少阶在人民大会堂全体大会上炮轰GDP数据打架后,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刘梦熊再次批评GDP统计数据的公信力,透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一些数据统计的操作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缺乏了解,各种眼花缭乱的数据,如幸福感、满意度之类的量化成果,开始日益遮蔽生活现实。在这样的幻象下,这其实是一种脱离现实、违背常识的障眼法,如此显然是在自断公信力。
数字迷恋-表现形式
1、翻看最近各个楼盘广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发商们特别钟爱数字,从0到9,基本上每个数字都运用到了广告语中,三大价值,八大理由等等。更有趣的是某个开发商更是基本上有广告就有数字:从消失的xxx(0),到双核(2),到两心三益(2、3),再到两个中心、八个基本点(2、8),然后是现在刚出的三x主义(3)一系列的数字堆叠,开发商为什么有这么狂热的数字情结? [2]
2、对于统计数据的不信任,近些年已成习惯了。如在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称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有人调侃地问:是不是点错小数点了?。.
3、2009年全国GDP增幅为8.7%,奇怪的是全国有28个省的增速都高于8.7%;在岗职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都超过10%,可老百姓感觉实际购买能力在下降。
数字迷恋-数字解读
二心三意
数字迷恋在二过去不久,这个楼盘又紧接着打出了另外一个主题:二心三益。二心三益?二心三意吧?通过对其广告的详细阅读,发现其玄妙就在于要准确地解读心益是什么。
前面提到,这个楼盘是双核心的,这里面提到的心之二心很容易联想,肯定就是指的观音桥和北滨路双核心了。 那么三益又是什么?开发商对三益的解读是:好生活、好升值、好前景。
二八开的
在地产界有个很知名的人物是北京地产广告公司的老板,他曾经说过世界时二八开的,他把自己归为那个二里面,我们这里不讨论世界到底是二八开还是三七分,只说这两个数字:二和八,纵观整个广告的推广主题,发现这个开发商还是很有想法的,首先打出八个购买理由,直接对购房者触动,那仿佛就是在跟购房者说,看嘛他有城市资源,我同样有;他有交通优势,我更有。总之他有什么,我就有什么,同时我还有你没办法比的:我价钱比你低的多啊,我密度比你小的多啊,后面又出来两个中心,八个基本点,原来是这楼盘附近要开两个中心,这回直接了直接就是两个中心。三亲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做的一个著名的梦。当然了现在随便问个人三民主义是什么他未必知道,此楼盘最近一次推出的推广语,化用三民主义为三亲主义,到底表达一个什么观点?在广告上面,我们得知,这三亲,指的是亲城,亲水,亲民。这回通过对这六个字的解释,我们一目了然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了。当然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质、有追究癖的人,还是要进行一下分析,这亲城和亲水就不多说了,和双核区别不是特别大。那亲民,则有必要着重探讨,亲民从广告上看,有价格低一说,价格低,亲民当然是对的,如果只有价格低,那可不足以构成亲民,我们知道亲民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用着舒服、环境、品质等等,那这个楼盘是否这些都有?如果没有则是假亲民。数字迷恋-公信体现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名著《万历十五年》中指出:中国专制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以道德代替技术,因此不能建立数字上精确的管理,这样的后果导致现代化的姗姗来迟。不过如今在中国却是处处见数据,只是并没有实现黄老先生的期望,反而是数据被搞到令人觉得不通情理的地步,这样的后果,按黄老先生的历史观看来,或许更是与现代化背道而驰吧。
由此看来要破解中国当下的数据公信力问题,让数据从幻象走向现实。首先应该破除数字迷恋,回归数据的技术手段本质。数据它的初衷本来就是要服务于人,是为了把复杂庞乱的信息,通过整合形成一个或一组直观明了的数字,以便更好地说明、解释情况,让公众能够获得更多的知情权。
数字迷恋-采取措施
数字要体现公信力
1、在统计手段上,要做更多的改变,比如不再只用平均数等在统计学上最为简单的数值来打发公众,应该在每项数据之前先交代详细的统计方法,比如是如何抽样的、调查了哪些对象等,然后再多呈现一些数值,如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甚至是更复杂的统计结果。
2、要加强统计部门的独立性,而不要让统计出来的数据成为一种被操控政绩的修饰,可以随意改造,如此才能挽回不停丢失的数字公信力。
3、问题的最终解决,应该是要回归到整个评价体系,不再唯数据是从,代之以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比如地方与全国的GDP不符,显然就是单一评价手段之下的政绩观在背后作祟。
4、应该破除数字迷恋,回归数据的技术手段本质,让公众能够获得更多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