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文化②

摘要 炫富文化是指当今大学里一些富二代与官二代处处炫富以显示其高人一等的文化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是大学有责任坚守自己的精神,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高尚情操、远大志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君子和大丈夫。



炫富文化-社会背景



炫富

现今社会,一方面是巨量的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是有限的财富高度分散于多数人手中。这种两极分化导致的贫富差异,使社会分层十分明显,而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文化、信息、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诸方面的隔膜。富裕群体在他们那个圈子里每天过着优越甚至奢华的生活,但并不为非富裕群体的人们所知,因而也不被认为是炫富。只有在某种贫富交集的特殊环境,富者才因周围贫者的烘托而变得炫目。大学就是这样的环境。

大学是今天尚存为数不多的相对较为公平的环境之一。总体而言,进入大学的通行证不是财富而是智力。这些高分考进大学的富二代或许在早期教育中享有比多数人更为优良的培养条件,但高考成绩不是靠金钱换来的,富二代在学习上、在智力的比拼中,同样必须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胜出,才能获得把自己的私家车开进校园的通行证。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对身穿名牌、开私家车上学的学生不应有财富歧视。

然而,确有少数富二代学生存在炫富心态。他们不适应大学校园里简陋的生活条件。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标准和价值尺度在这个崇尚学术、智者为王的领地无处安放。于是,他们试图靠财富来增强信心、赢得尊重。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导致 炫富的主观因素,是价值观的扭曲和心理的不成熟。

炫富文化-现象还是文化



大量财富符号的涌入,有人称之为炫富现象。这些符号本身隐含的价值取向,在一些人的眼中则被视为炫富文化。

首先,炫富目前尚未成为大学校园普遍的文化现象。炫富群体,即所谓富二代,在大学校园中还只是模糊的身份描述,更多地带有修辞色彩。传说中的富二代究竟是谁,并不具备可辨识性。富二代学生在数量上本来就只是一小撮,而在大学校园里招摇出入,开私家车、穿名牌服装、玩高端时尚、生活娱乐化、热衷炫耀性消费的学生则更少。其实,大学校园里的富家子女,绝大多数过着与其他同学一样的校园生活。他们在群体规模上处于弱势,同时受到以平等、公正、崇尚学术为主流价值取向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涵化(Cultivation)和约束,对社会评价、人际关系诸方面有所顾忌。那种因其富有而炫耀、显摆的,只是极少数。

其次,炫富目前尚未成为大学校园里被认同的价值追求。毋庸讳言,当代的大学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在财富面前故作清高,更不再坚持财富原罪观念,把财富作为道德批判的对象。但从本质上看,引领思想、创新文化、发展学术仍然是大学坚守和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的主流。虽然作为开放的文化领地,大学兼容并包的文化生态并不驱逐各式各样世俗价值观,但大学精神的内核并不会轻易被大举入侵的世俗价值观所颠覆。大学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在今天的校园中仍然深刻地浸染和影响着每个学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长时期,在大学校园比拼和炫耀财富,充其量是少数个体的自娱自乐,而不大可能成为众学子趋之若鹜的集体狂欢。

炫富文化-反思



财富的差异容易成为妨碍人与人正常交往的鸿沟。在大学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中,当下富二代群体规模的弱势使他们的炫富尚不足以对规模大很多的非富裕群体产生显著的内心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校园中贫困生群体规模将越来越小,无处不在的财富符号则会对为数不多的贫困生产生比今天强得多的精神压迫。对他们而言,大学将变得非常可怕。

仇富

现代的大学,虽然如前所说已不再坚持财富原罪观念,但并未彻底放弃对财富的批判立场。加上一直以来强调勤俭朴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得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对超出常态的物质欲望和诉求予以拒斥。据媒体报道,一位富豪用加长林肯车送孩子上学,对学校的住宿条件非常不满,要求校方同意他在寝室里加装独立卫生间。另一位因学生宿舍没有空调而在新生家长会上泪流满面地说:我女儿的每个细胞都需要空调。这两个例子立即成为炫富的典型,被舆论贬斥。其实,大学有责任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使象牙塔里的读书人能与全社会的人一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他们能在比较舒适的条件下愉快学习和生活。虽然不应该赞同上面提到的两位家长对大学生活条件的苛责,但也不应讥笑和指责他们的诉求,反而应考虑一下大学现在的条件是否确需改善,早期确立的某些办学标准是否应该与时俱进。

媚富

向财富献媚邀宠似乎成了社会流行病。向财富靠拢意在缩短自己与财富的距离,取悦财富多半为了取得财富,拥抱财富多半为了拥有财富。大学精神自古以来就在本质上有别于世俗精神,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清高和独立,不与世俗价值观同流。现代大学不断调整和更新办学观念,不再把财富及其拥有者视作异类,甚至主动寻求社会财富用于办学。这是一种重要进步。但是,一所真正的大学绝对不会俯下身来迎合财富,为其首是瞻。大学允许学生在财富上的差异,也不必禁止学生穿名牌和开私家车上学。但大学不应迁就富家子弟提出的与校园育人环境不协调的特殊要求,更不能积极主动为某些富二代的炫富创造条件。大学必须从制度设计、价值导向、机制构建上确保每个学生在获得教育资源方面的平等和生活在校园中的尊严。

为您推荐

欧洲文化首都②

摘要 欧洲文化首都,又称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是欧盟授予经过激烈竞争而被挑选的欧洲城市的一个荣誉称号。自1985年起,每年都有一至数个欧洲城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授予欧洲文化首都称号。举办这一活..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②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②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8〕19号 各省..

后窗文化②

泡沫文化②

摘要泡沫文化,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热闹繁荣,而实质上却如肥皂泡一样,又大又多,且五颜六色十分美丽,但实际上却空空如也,一经戳破,便如烟消失。 泡沫文化 是一个价值判断,究竟哪些东西是泡沫,哪些是传世的佳作, 发言权并不在泡..

梭鲁特文化②

  梭鲁特文化   Solutrian   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初发现于法国东部里昂附近的梭鲁特雷山洞而得名。以高超的压制石器技术著称,达到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顶峰。主要分布在法国北部,也发现于西..

汉水文化②

汉水文化是指汉水流域人民有史以来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汉水文化是融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水文化研究主要有15个大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