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以水为动力来运转的天文钟。苏颂和韩公廉于宋元祜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祜七年全部完成。台高约12米,宽约7米,最上层设置浑仪且有可以开闭的屋顶,这已具现代天文台的雏型。中层是浑象.下层是报时系统。这三部分用一套传动装置和一组机轮联接起来,用漏壶水冲动机轮,带动浑仪、浑象、报时装置一起转动。可通过控制匀速流动的水来调节枢轮向某一方向等时转动,使浑仪和浑象的转动与天体运动保持同步。在报时装置中巧妙地利用了160多个小木人,钟、鼓、铃、钲四种乐器,不仅可以显示时、刻,还能报昏、旦时刻和夜晚的更点。水运仪象台的机械传动装置,类似现代钟表的擒纵器,被英国的李约瑟认为很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水运仪象台在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梁时遭到破坏。南宋时期,秦桧曾派人寻找苏颂后人并访求苏颂遗书,还请教过朱熹,想把水运仪象台恢复起来,结果始终没有成功。从此,水运仪象台只能作为史书上的记载见证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和机械制造所曾经达到的一个高峰。
登封测景台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1279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观景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6米余,台高9.40米,台北面石圭长31.19米,俗称量天尺。量天尺和观景台构成一个巨型圭表,石圭居于子午线方向。圭面中心和两旁均有刻度以测量影长。根据台上横梁在石圭上投影的长短变化,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分四季。为了观测的准确,郭守敬还发明了景符,即用一个宽二寸、长四寸的铜叶,上面穿小孔,放于支架上在圭面上来回移动,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把太阳和表横梁经过景符小孔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地投影在圭面上。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