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文化中心②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原名为世博演艺中心,于2010年2月12日更名为上海世博文化中心,是世界一流水准的现代文化演艺综合场馆;集综合演艺、艺术展示、时尚娱乐于一体的文化集聚中心区;上海、华东、中国、世界的 文化娱乐新地标、都市旅游新亮点。

  功能定位

  世博期间 各类 综艺表演、庆典集会、艺术交流、学术研究、休闲娱乐、旅游观赏的多功

  能演艺场所。

  历史沿革

  2006 筹建办提供百万元人民币总奖金,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世博演艺娱乐中心的和建筑形态设计方案。

  2007.12.30 开工仪式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世博会执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常委副市长杨雄共同启动开工按钮。

  上海市副市长杨定华致辞,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张学兵出席仪式。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世博局局长洪浩主持开工仪式。

  外观特色

  整体造型 呈 飞碟状,在 不同角度 与 不同时间 会呈现出 不同形态

  白天如时空飞梭、似艺海贝壳;夜晚则 梦幻迷离,恍如浮游都市。

  位置规模

  中心位于两桥之间、浦江南岸的世博核心区,北与世博展览馆隔江相望,西与世博公共活动中心呼应。

  以西北侧 卢浦大桥 作为底景 集中式布局,柔和的 建筑形体 融于 滨江公园 绿地之中;

  与 世博庆典广场 有机结合、形态交融;与 万人庆典广场 室内外互动、转换与衔接;

  与西侧的 世博轴、世博中心 和 南侧的 中国馆 相呼应,相协调。

  用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约为2万平方米。

  轨道交通 8号线 和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 在 中心 地下相通。

  设计特征

  设计方案 要求有 鲜明的 文化 演艺 娱乐 特征,能充分体现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总主题,

  反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主体演艺空间要求能容纳3500名观众,

  演艺设施能与万人庆典广场进行室内外互动、转换与衔接。周边娱乐设施 面向 来自世界各地的 参观者,

  提供超乎寻常的现代娱乐体验,满足世博期间演出庆典需求,并保证后续长期使用运营,

  成为国际文娱交流中心,成为中外流行时尚文化交流场所及 影响力辐射东亚地区 的综合性演艺娱乐场所。

  中心的飞碟外形,寓意着面向未来,昂扬向上的豪迈气概,标志着伟大的时代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任务使命

  世博期间,世博园区 上演 约2万场 世界各地文化演艺活动,中心 承担 其中的 大型演出 和 活动。

  中心 更着眼于长远持续发展,其功能角色是上海文化娱乐的新地标及永不落幕的城市舞台。

  世博期间,每天两场演出,周末有大型演唱会等活动。

  三大创新

  

  一 综合性功能显著

  1.8万观众席,集影院、音乐厅、展厅、沙龙及各种商业、旅游设施于一体,符合现代理念的文娱集聚区;

  二 全天候运营特点

  世博会后可实现全天24小时运营,充分发挥每个功能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为不夜的上海再添魅力;

  三 文化科技大融合

  内部舞台和观众容量可调整,飞碟状外形时尚现代,又充满未来气息,犹如黄浦江畔的一只艺海贝壳。

  观众席可从4000座逐步调整为1.8万座,舞台可配合演出 在大小、形态 甚至在360度空间进行三维组合。

  采用 光电幕墙系统、江水源冷却系统、气动垃圾回收系统、空调凝结水 与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程控绿地节水灌溉系统等多项环保节能技术,注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其目标是成为绿色生态建筑。

  中心总建面12万平米、360多功能场馆、每年250场演出、音乐俱乐部、电影俱乐部、文化娱乐集聚区,

  无疑将成为上海全新的时尚文化地标。

  中心的弧形外观不只是为了凸显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时尚感,其中也蕴藏着精妙的环保构思。

  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在高温季节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

  中心外养眼的绿坡--屋顶覆土技术的应用使中心完美融入周边水景,为 场馆外延地下空间 保温隔热。

  活动隔墙

  中心 以大型中央舞台 为主体、拥有18000座观众席的大型多功能室内演艺场馆 及 相关配套设施,

  是一个符合现代理念的文化娱乐集聚区。

  据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汪孝安介绍:

  中心设计极具创意:独特之处是可根据不同演出需求改变场馆规模和舞台位置,以适应各种演出及活动。

  中心设有电脑控制升降隔墙,当隔墙隐藏于吊顶内时,可形成360度大型活动场馆,容纳18000个座位;

  而活动隔墙降下后,可分别转换为12000座、10000座、8000座、5000座、4000座的剧场。

  使之既能举行超大型庆典、演唱会,又能举办篮球比赛、冰上表演甚至冰球比赛。

  舞台可以根据演出内容在大小、形态、甚至在360度空间中进行三维组合,

  给出无限的舞台设计空间和艺术创意、想象空间,这样的设计为国内首创。

  多能组合

  除主场馆外,文化中心里还设有音乐俱乐部、影剧院、溜冰场、世界各国美食街、安徒生儿童乐园、

  NBA互动馆,以及近两万平方米的商业零售、文化休闲娱乐区。

  节能理念

  中心注重 内部功能与外部形式 统一完美结合,设计上尽量采用 创新建筑技术,体现 节能环保理念。

  中心项目设计按照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利用江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引入黄浦江水 形成 新型高效节能的水空调系统。

  顶部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循环利用雨水浇灌与道路清洁。

  场馆表面采用低耗能的环保材料,LED新型光源代替传统照明,使得建筑比传统模式耗能大大降低。

  采用光电幕墙、江水冷却、气动垃圾回收、空调水与雨水收集、程控型绿地节水灌溉系统,

  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能源和水消耗,室内空气质量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多方面进行控制,

  使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绿色生态的建筑基座、节能环保的建筑表皮等处理手法使中心融于滨江公园自然的形态之中,

  体现出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总主题。

  时新地标

  中心主演区的功能配置灵活多变,满足了多功能高规格的演出需求。

  而配套文化休闲娱乐空间,则构成对中心功能的补充。

  餐饮服务、电影俱乐部、音乐俱乐部、艺术展示、游艺、主题酒吧 --- ---

  这些配套设施都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止静介绍说,中心在定位上注重凸显文化内涵,

  项目围绕 主体演出空间 设置相关衍生功能,形成大型的、独特的文化娱乐集聚区。

  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娱乐空间,也将使文化中心成为24小时持续运营的功能齐备的文化娱乐场所。

  世博文化中心在建筑布局及其衍生功能上力求达到场馆的后续利用和长期高效运营的使用目标;

  中心 将引领上海文化发展,并作为 未来 上海文化娱乐的时尚地标 和 城市文化的示范区,

  展示和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总主题。

为您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它包括图腾、书法、汉字、绘画、剪纸、刺绣等等。传统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多样丰富性以及民族乡,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更帮助我们..

观念艺术在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呈现

  20世纪90年代初,“新生代”的出现,使观念艺术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中国油画。观念如同注入的新鲜血液一样,它使中国油画重新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在我国,随着波普艺术的出现和兴盛,观念方式在绘画中开始大量显现,以..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启示

  (一)角色造型应该贴近现实生活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成功离不开对角色性格的塑造,并且在塑造时要贴近现实生活,使动画角色生命化,让观众感受到动画角色鲜明、立体的性格特征及优缺点,进而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创作者..

返璞归真的。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古代画家才会有“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这

举例分析中国电影歌曲的艺术特征

  中国电影的歌曲一般具有以下这些共同的特征:首先是民族性,即选用民族的乐器,如二胡、扬琴、长笛等,来演奏出富有民夫风情的弦乐或管乐,多采用古时就已发达的五音调;第二是婉转型,典型的中国电影配乐少有那种欧美枪战片的..

对比分析中国电影歌曲的艺术特征

  当然,中国电影歌曲的艺术特征并不是仅有如上所列举的一些,它还有一些世界性的跨文化因素,为了说明我国的电影音乐也具有跨文化跨国度的特质,也为了强化中国电影所具有的独特性,在这部分中,笔者将会举出两部国外的电影来..

影片中的歌舞元素再现了好莱坞的电影文化理念

  美国电影一直推崇的是商业至上,在全球文化大环境下,为了赢得世界各地的观众,打破世界观众群的欣赏局限面,就要对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及地区的优秀的艺术文化进行吸纳和包容,这就是“文化大熔炉”一种体现,也是美国电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