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特墓地-形成
诺特墓地
马尼拉北部墓地是菲律宾全国最大的墓地,同时这里生活着成千上万的菲律宾穷人。据历史学家说,自1884年诺特墓地开辟以来,生者和死者就开始同时入住了。这块占地135英亩的墓地当初主要用来安葬富人和名流,由于随同死人下葬的常有贵重物品,因而需要雇用守墓人。但在过去几十年间,这里的人口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穷人在墓碑之间安营扎寨。在这个住房奇缺的国家里,官员们面对这种现象也一筹莫展。除了有时候剪断私接乱拉的线路,他们不可能驱逐他们。
诺特墓地每天人声嘈杂,热闹无比,形成了菲律宾特色的墓地贫民窟。官方透露,在马尼拉有5万穷人住在各处墓地。[1]
专家们认为诺特墓地(马尼拉北方墓地)生活着这么多居民,既是出于基本的生存需要,也和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有关。历史学家亚历杭德罗罗塞说:许多菲律宾人不用死这个字眼,他们一般称死为离开,死人只是比我们先走一步而已。[2]
诺特墓地-居民生活
孩子们在墓地条石上玩耍
生者死者共处一隅
地球上还很少有地方像诺特墓地一样,贫穷和拥挤造就如此奇特的活人和死人的生存组合。在这里,经常是这边婴儿在降生,那边有人被埋葬。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尊重逝者,不要在缓慢行进的葬礼队伍附近玩耍或吵闹。孩子们有时就睡在大理石墓石上,也在那上面做功课。每到重大节日,在这里生活的一些人家就会把条形墓石当桌子,在上面摆放各种食物来庆祝。这里没有抽水马桶或自来水,狭窄的路上脏水四溢。私自接上的电线在墓石堆中缠绕,经常被市政官员剪断。
菲律宾诺特墓地的穷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地延续着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闲暇时候,许多人就忘情地唱唱卡拉OK。这里的居民对于生与死有着比常人更豁达的态度,许多人认为死后继续与亲人们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1]
居民心声
墓地居民当地居民梅利说:死人没什么好怕的,活人才可怕。她说最糟糕的事情都发生在诺特以外的地方。她的3个孙子在马尼拉贫民窟干活时被杀,最小的一个才16岁。他们不觉得自己贫穷,也不担心染病,尽管身边有这么多尸体。瞧,梅利的儿媳抱着1岁大的女儿说,这些孩子看上去有病吗?如果在贫民窟,他们早就没命了。城里的贫民窟犯罪猖獗、疾病蔓延。而在这,穷人的日子要过得更安全、更无纷扰。
赫莫杰尼斯说他不会离开诺特即便死后也如此。他拍了拍身旁的一个大墓穴,说自己很快就要跟祖先们躺在一块儿了。他觉得那里宁静无扰。我离开人世的地方,也是他们生下我的地方。我的孙儿知道到哪儿来找我。这样的话,他们仍能照料我。
在这个活死人墓,发现他们精神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