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淮南子》上说:神农氏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处处体恤民力,从不挥霍浪费,其为匏居之台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被史学家称为楚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廉吏令尹子文,比孙叔敖早两个朝代。刚上任之时,令尹子文看到楚国百废待兴,财政极为困难,于是,斗谷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左传庄公三十年》)。毁家纾难这一成语,就是高度赞扬令尹子文(斗谷於菟)自愿、主动地献出自家的私财来缓解国家的困难,而不惜自己有饥色,妻子冻馁(《潜夫论遏利》)。这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无私奉献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被楚庄王破格重用的令尹(宰相)孙叔敖曾被司马迁尊为古来第一循吏,《韩非子》称孙叔敖当了令尹之后,出行是栈车、牝马,食用粝饼、菜羹、枯鱼之膳,常常面有饥色;孙叔敖死后家无余财,其妻子负薪以自给。正因为楚庄王以身治为国治之前提,才有了楚国的强大、楚民的富殷。[i]
公而忘私、牺牲奉献的精神,既体现在历史上精英人物和领导阶层身上,同时,也更广泛、更突出地体现在汉水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之中。在我们生活的当代,提起汉水,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襄渝铁路、丹江口水库。为了配合国家战略调整,支援三线建设,数十万汉水流域人民,义无反顾地捐献出上百万亩良田,砍毁了上百万亩森林,离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屋,迁移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创业。如今,将改变中国北方未来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战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启动,数十万汉水流域人民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第二次移民,又将第二次离乡背井!为了国家战略,为了全局利益,他们无怨无悔!这里所体现的正是典型的公而忘私、牺牲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汉水文化极富凝聚力和亲和力、牵引力和推动力。
[i] 冯天瑜.汉水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6.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