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阵-简介
艺阵艺阵最早的起源,是农民闲暇时的一项消遣,原以联谊娱乐、防御庄里、运动强身为主要目的;据说明郑军队反清复明失败后,就有不少武生遁入武馆、习组阵头。后来,为了庄头间的交谊,活动演变成为阵团间相互斗阵;其后,各大寺庙为了增加庙会的热闹气氛,庆典期间也邀请各庄里角头艺阵前往助阵酬神,于是,寺庙与艺阵之间,日渐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台南县是全台庙宇最多的县市,宗教信仰的盛行,促成了艺阵的勃兴。根据统计,台南县的民俗阵头至少有150阵,位居全台翘楚;其种类包罗万象,囊括了宋江阵、八家将、金狮阵、高跷阵、车鼓阵、布马阵、南北管、蜈蚣阵、牛犁阵、十二婆姐阵等文武阵头,其中一团蜈蚣阵甚至发展出108人团演的百足真人阵,更是全台仅见。琳琅满目的阵头、精湛纯熟的演出技艺,让南瀛艺阵声名远播,成为全台有名的艺阵之乡。
每年农历4月26日~27日,正逢南鲲鯓代天府李王及范王的圣诞,盛大的王爷祭就在此时举行。祭典当日,各地阵头与乩童随着进香团涌入南鲲鯓,形成难得一见的乩童大会串与民间艺阵大展示。各种武阵中操练的武术技艺,因渊源承袭的派别不同而阵式互异,各子弟阵头除了暗地较劲、一别雄长之外,借着这次迎神庙会,也收互相观摩、发扬传统武术之效。文阵表演不仅是声色文娱、逗趣诙谐的表演,借着简单通俗的表演方式,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中的忠孝节义,也深深地植入围观群众的心中。
艺阵题材大都采用民间故事及古典文学故事。近几年也有不少题材取材自西洋童话故事。这些表演又称神功戏、社戏。
台湾艺阵的街头表演,并非纯粹是艺术性的表现,而是附属在庙会游行及丧葬队伍之中酬神、凑热闹,增添庙会游行声势的目的,反而比艺术水平重要。艺阵表演时间短暂,但能随时随地演出,视现场情况开演、延长或结束,即兴性质强烈,表演内容活泼自由,是民间业余表演艺术的代表。
艺阵-代表作品
《封神演义》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天仙配》
艺阵-组织
台湾民俗艺阵大都属于业余组织,成员平时各有主要工作,大多由社区民众因兴趣而自动组成,只在庙会或应邀出阵前夕才集中训练,所以专业性较显不足。再则台湾民俗艺阵成员的流动性很大,艺阵成员并非以艺阵表演为专职,而且艺阵表演档期不定,艺阵表演者必须在闲暇之余或休假日方能演出,且成员若到外地工作、当兵、结婚,就常会因为时间上的配合或其他因素而退出艺阵表演。成员流动率高、表演机会少,加上从事表演期间短暂,是造成艺阵演出水准难以提升的主要因素。
早期的民俗艺阵大都附属于角头庙宇,基于宗教信仰而组成艺阵、成为神明驾前表演团队。艺阵的组成是为了当地的庙会或支援友庙的活动,而庙宇也负责艺阵的训练及运作,庙宇提供场地、点心、服装道具等,艺阵就在庙会节庆时义务出阵凑热闹,或参与交陪庙的庙会活动。社区民众参与社区阵头除了有宗教信仰作基础,加入阵头不仅能作休闲娱乐或习艺练武,更是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服务乡里的具体表现。庙宇出阵时并没有酬劳,顶多由庙方或头家、炉主赠送毛巾、香烟致谢,出阵后宴请成员聚餐而已。台湾的艺阵虽然大都是非专业团队,但却是真正民间自主的表演艺术,它的表演形态简单却是民众自创的艺术型式,艺阵种类繁多则象征民间艺术丰富的生命力。
艺阵-类型
民间绕境进香活动除信徒虔诚参与之外,各式阵头表演更能烘托庙会的热闹气氛,使宗教活动结合表演艺术的功能,台湾的传统艺术通常都附属在宗教活动,无论工艺美术或表演艺术都与宗教紧密结合,而宗教信仰也是传统艺术最主要的支持者。
民俗艺阵包含艺阁与阵头两大类,艺阁原称诗意阁,是根据诗词、神话、民间故事情节,将人物、场景装置于平阁或车上,藉由人扛或车辆移动作展示,并无肢体、唱念表演,属于静态的展示。阵头则是以落地扫型式沿街作定点演出,但情节单纯、表演时间短暂,且妆扮、音乐也较简易。种类繁多的民俗艺阵依性质又可分为:宗教类、音乐类、歌舞小戏类、游艺类、武术类、体育类、丧葬类及其它等八种型态。
宗教类
艺阵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艺阵
早期农业社会时期,由于民智未开且医疗技术、设备尚未发达,人们每逢灾难、疾病经常会祈求神助,相信神明可以为信徒治疗袪邪,庇佑地方或个人平安。于是,各种消灾解厄、袪除邪煞的宗教性阵头应运而生,宗教类艺阵组织是以信徒为主体,而非由演员所组成,目的在宗教仪式,不以表演为目的。其属性是神圣性、宗教性,但在庙会游行过程中,却也兼具了艺术性与世俗性。这类阵头多附属寺庙主神,为神明的部将或副手,在神明出巡时,担任开路、压阵、缉拿妖魔鬼怪,并且尚有解运祈安、安宅镇煞等功能,例如神将团、蜈蚣阵、八家将、五虎将、十二婆姐等阵皆属宗教阵头。
(1) 家将:家将是源自台湾本土特有的宗教性阵头,家将是指司法类神明的专属部将,负责保护主神并执行驱逐邪煞、缉拿恶鬼的任务,其地位相当于人间的警察。台湾早期家将多由还愿之信徒所扮演,例如台北青山宫每年青山王出巡,总有百余信众,扮演家将参与游街,借以酬神还愿。八家将、什家将、官将首、五虎将一般都归类为家将。
八家将、什家将只是区别人数不同,八家将主要由八位神将组成,而什家将的什指人数众多之意。官将首形成较晚,只需三至五位即可成队;至于五虎将有五位,人扮神将,出阵时身穿武将盔甲,手持关刀,仅存于屏东地区。其中八家将是穿红裤、草鞋,范谢将军露肩,成员有甘柳将军、范谢将军及春夏秋冬四神。
什家将绑腿穿草鞋,范谢将军、甘柳将军肩膀露出,其成员除文武差、甘柳将军、范谢将军及春夏秋冬四神外,再加上文武判官。官将首则是带獠牙,手拿三叉尖枪及手铐刑具。家将手执黑令旗,因令旗代表主神,也有认为黑令旗的作用是扫路,即洁净之意。八家将与什家将又有文阵、武阵之分,文阵仅化妆游行,武阵则会起乩并以五宝自残,官将首与五虎将则纯属化妆表演之宗教阵头不会起乩。家将团的规范和禁忌是所有阵头中最多的,而且家将是融合多种艺术的表演团体,例如家将脸谱是精致的彩绘艺术;队形变化、台步即是民族舞蹈;身段动作乃武术展现等,融合各种丰富的表演艺术。
(2) 五毒大帝:五毒大帝阵容包括一位文差、两位武差及五位五毒大神,各人手上分别持香扇或葫芦、拂尘等法器,五毒大帝各自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所以服装上强调出黄、黑、青、红、白等5 方位的专属颜色,五毒大帝阵相当具有地方特色与宗教色彩,在成员的服装造型上亦呈现出艺术与宗教文化。
(3) 蜈蚣阵:蜈蚣阵也称蜈蚣阁或百足真人阵,民间相信蜈蚣阵是王爷的开路部队,具有驱邪逐魔、除灾解厄的神力,是源自民间以毒攻毒的观念,蜈蚣阵由多张藤椅串联而成,一节一节状似蜈蚣。流传在民间的习俗,参与蜈蚣阵的孩童可保平安、健康与智慧,因此很多家长均极力争取让孩子担任蜈蚣阵的一员,而中选者亦需缴交费用,为奉献神明的香油钱。
(4) 十二婆姐:十二婆姐则是源自陈靖姑护婴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民间阵头,根据民间习俗,凡是幼儿病痛或是妇女疾病,只要给婆姐的手抚摸过就会康复。十二婆姐的妆扮是传统老太婆的造型,手持雨伞、扇子,随鼓声节奏行进。民众则争相将孩童带到队伍中让婆姐摸头,以庇佑小孩平安、好摇饲。由于婆姐原属儿童守护神,加上其收惊和安胎的宗教功能,所以颇受妇女儿童信众的欢迎。婆姐阵的演员为男性,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不得参与公共事务,其次女性因生理因素,在民俗观念里被认为是不洁的。
(5) 神将:神将是一种神偶,在传统庙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各地对这类神偶各有不同的称法,北部称大仙,中南部则称神将或童仔。神将除增添庙会阵头热闹的气氛外,亦可以见信众争先恐后地向七爷、八爷乞讨身上的咸光饼,或捡拾绑在千里眼、顺风耳背后的篙钱或是土地公的糖果,这些都成为人们避邪祈福的平安物。
(6) 小法阵:小法阵是由业余法师组成的宗教性阵头。 小法阵主要由8 至18 人组成,其中一人手持黑令旗、一人抽打法索,其它成员则敲打法鼓、小锣等,行进时口唱请神咒并敲打法鼓,就好像法师作法一样。而除了以阵头型态参加神明绕境外,小法阵也兼作其他法事,如放营、解厄、收煞、净油、安座、过火、补运等仪式。
(7) 哨角队:哨角声音十分低沉,令人感到威严、肃静,其任务在为神明开路及驱魔。在进香队伍中位居主神轿前方,平常锣敲打十一下,再连敲两下,就要吹奏哨角;若听到急促且快速的乱锣声,表示进香队伍即将接近丧家或墓地,为避免孤魂野鬼拦轿申冤陈情影响队伍前进,就会敲打乱锣呼唤兵将前来护卫主神并驱离孤魂野鬼。
(8) 执士队:执士队相当于皇帝出巡的仪杖队伍,古代的帝王君侯出巡,执士队中彩牌具有开路功能,而兵器则具有护驾作用,故三十六执士走在大轿前方,以达到开路及护驾的作用。
(9) 绣旗队:绣旗队为专由女性香客所组成的进香队伍,属于非固定性组织,成员亦不固定,参与者每年都不同。其任务只作排场,不作任何表演,目的是为了增添进香阵头的热闹气氛,并壮大神明的声势和阵容。绣旗,即是在布旗上刺绣之意,旗上绣有主神、宫庙或艺阵名号及吉祥图案,可展现其绣工之美。
音乐类
演奏音乐的移动式乐队音乐性阵头是以演奏或歌唱为主的阵头表演,所使用的音乐种类涵盖传统汉乐与新式西乐,传统音乐曲调以南管、北管、八音及什音为主。
(1) 北管阵、南管阵:北管阵节奏强烈、声音宏亮的锣鼓演奏,最能够烘托出节庆的热闹气氛。北管阵就是演奏北管音乐的阵头,演奏曲调多为北管曲牌(牌子),北管阵头通常只演奏而不歌唱。出阵是北管子弟团的游行表演,一边走一边演奏,阵头中并有绣旗(彩旗、大旗)、彩牌、鼓亭、鼓架、宫灯等基本配备,北管阵头通常出现在神诞绕境庆典、地方喜庆或丧葬行列。相较于北管阵的热闹,南管阵的演奏乐声就显的柔和清雅。 南管阵就是南管演奏的阵头化,也就是把在室内或舞台上的表演形式移到马路上。如太平歌、天子门生以及文武郎君等,都是演奏南管音乐的阵头,为了配合行进表演,南管阵头通常会加入锣、鼓打击乐器,以增加热闹性。
(2) 锣鼓阵:锣和鼓是台湾民间音乐中应用最普遍的乐器。锣鼓的演奏方式通常以鼓声为主,铙钹为副。锣鼓除了当作伴奏乐器,也可独立成阵而表演。如轿前锣、轿前鼓、开路鼓即是此类。鼓吹阵所吹奏的乐器鼓吹就是唢呐,不论是婚丧喜庆皆可听到鼓吹阵演奏,在出殡场合叫棺前吹,神轿前称轿前吹,都有开路的功能。和鼓吹阵同性质的是车队吹或车鼓吹、马队吹,一样都是开路的阵头,不同之处在于车队吹是以货车为交通工具,并以鼓为主,加上锣及电子琴;马队吹则是乐师坐在马上吹奏。
(3) 西乐队:西乐队是一种以西洋乐器演奏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的阵头,除了参加庙会游行之外也会在婚丧喜庆场合中表演,组成人数不一,较常见的有指挥、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妆扮则仿照西洋乐队。全队主要以指挥为灵魂人物,乐队成员男女不拘,比较花俏的西乐队还有掌队旗、持花篮的在前面领路,队形变化是其卖点。
歌舞小戏类
艺阵歌舞小戏阵头是指具有简单剧情的阵头,表演者载歌载舞,剧情内容有农村生活写照、市井小民生活经验,也有从民间的流行歌谣直接撷取灵感而生,伴奏曲调多以民间小调为主。
(1) 车鼓阵:车鼓阵的表演,可分歌舞的前场和伴奏的后场,是台湾式的黏巴达,基本演员是小丑和小旦,丑角手持四宝、头戴鸭舌帽,小旦手持丝巾,两人一组对唱对跳,表演者以逗趣夸张的方式互相对唱、互相打情骂俏,表达出青年男女的互动关系。
(2) 牛犁阵:牛犁阵亦是早期台湾农村生活的歌舞小戏,为人们模仿农耕所创造出的游艺,无特殊的表演技巧,但是唱词、道具、场地不受限制,又能反映农村社会的生活与艺术趣味。牛犁阵演唱曲调是以《牛犁歌》(或称驶犁仔歌)为主,并融合其它民间小调。
(3) 桃花过渡:桃花过渡表演内容为桃花坐渡船到对岸在船上与船夫调情的过程,强调男女之间相褒对唱,其中船伕手持船桨做划船动作,桃花则手持方巾与之对唱,两人随着音乐对嘴比划,动作反覆如一。演唱曲调则是以《桃花过渡》为主要曲调,且是从一」对唱至十二月。《桃花过渡》不只有艺阵的演出型态,台湾传统的九甲戏、客家戏、本地歌仔及民间歌谣都有《桃花过渡》的曲目。
(4) 打七响:打七响,是瞬间在手、腿、肩、胸等部位拍打七下,以七响为一单位的技巧,目前台湾的七响阵并不多见,应是以往乞者乞讨的方式之一,后来结合嘉南地区的车鼓调系统音乐而成为阵头。
(5) 斗牛阵:斗牛阵也是一种么模仿农村耕牛相斗情景的阵头,斗牛阵中的牛大都是用藤或竹作为骨架,再覆上一层绒布。斗牛阵没有剧本多属即兴演出,以诙谐、逗趣的杂耍性格,传神地表达出农村的生活情趣,整个表演过程都是人抬着假牛相斗,演至最后两只牛两个人都打成一团,博得观众笑声。
(6) 采茶阵:采茶阵由成员打扮成采茶姑娘模样,头戴斗笠,身穿花裤,腰系小竹篓,跟着流行歌曲(如采茶歌、茶叶青)的旋律,跳着简单的舞步。
(7) 素兰小姐出嫁阵:素兰小姐出嫁阵又叫素兰小姐阵或素兰阵,以7 至10 人为主,成员有媒人婆(丑)、轿夫、伴娘及素兰小姐(新娘)等。表演时以绕圈打转、扭腰摆臀为主,偶尔穿插土风舞的表演,此阵是源自日语歌曲改编的《素兰小姐要出嫁》这首流行歌曲发展形成。
游艺类
游行展示的队伍游艺类阵头的表演纯属观赏功能,以游行展示方式呈现,目的在于增添庙会游行的热闹气氛,表演内容有取材自历史故事或是农村的日常生活,也有从流行歌曲引发灵感而来,和小戏阵头颇为相似。
(1) 艺阁:艺阁,又称诗意阁,是一种古色古香的台湾传统式花车,车上由真人扮演各种神话、戏剧人物,并布置有花草树木的亭台楼阁,借此呈现民间传说、小说、戏曲之故事情节。举凡地方上有迎神庙会、庆典活动,常见艺阁参与游行,属于一种特殊的装置艺术。早期的艺阁是由真人扮演并以人力扛抬,逐渐演变至人力板车承载,也有牛车拖拉或装置在三轮车上;随着时代进步,增加了铁牛车及马达三轮车的辅助;现由小货车发展成卡车、拖车承载,艺阁装饰灯光闪闪加上热门音乐既壮观又炫丽,但除了北港之外多数已改由假人妆扮。
(2) 公背婆:公背婆又称老背少、公婆阵,是一种一人成阵的阵头,由一人装扮两种角色,做老公背老婆状,只是前面的老公是假人,后面的老婆才是真人,一人分饰两角的秘诀在于腰间的巧妙穿着。公背婆的表演,既无舞步也无配乐,或进或退,或扭或摆,滑稽有趣。
(3) 水族、彩船:水族、彩船是源自大陆水族、旱船,应是民国38 年之后从国军部队流传民间,水族是由人扮演鱼、虾、龟、蚌等各式海中生物,彩船则是以布作成船型,人穿入其中行走宛如路上行船。
武术类
台湾艺阵武术结合艺阵表演
武术性阵头的起源是移民初期治安不良盗匪横行,加上族群械斗和民变事件频繁,民众为自保,并保护村里安全,由村中壮丁组成阵头,于平时勤习武术,以备不时之需。
(1) 宋江阵:武术性阵头中声势最浩大的即为宋江阵,宋江阵流行于南部地区,宋江阵所持用之兵器,多半是农业社会常用器具或是用来防御之武器,如:双斧、齐眉棍、月牙铲、跶刀、藤牌、关刀、双剑等,并搭配单人或双人以不同武器对打,最后众人以举兵器欢呼收场。在锣、鼓、钹的乐声中,表演者舞动手中兵器相互过招,搭配变化无穷的阵式,每每吸引民众驻足观看,目前以高雄内门宋江阵最知名。
(2) 高跷阵:踏在高跷上表演的高跷阵,也是武术性阵头的一种。台湾地区高跷分踩街及定点表演两种表演形式。 踩街是指参加庙会绕境或庆典游行时,边行进边表演;定点表演指在庙前广场等宽阔地方进行表演,所有精彩动作也会在此时呈现。高跷阵是属特技性的表演,着重于平衡的特技功夫,表演行走、跳跃及舞刀剑等各式武术动作。
(3) 台湾狮:台湾的舞狮大抵都是一人舞狮头、一人弄狮尾的搭档模式,通常由一位狮鬼(或称狮娴仔、笑佛)执葵扇、绣球或榕树枝挑弄或引领狮子。台湾狮可分为开口狮、闭口狮两种,闭口狮因狮嘴固定不能随意开启,故以低姿态舞法为主,像是请金、探门联和踏七星等动作。相反的,狮嘴可以上下开阖的开口狮,则采高姿态舞法,如狮咬脚、狮翻身及桌上探井等动作。
体育类
民俗体育艺阵(1) 跳鼓阵:跳鼓阵是以击鼓和跳跃为主要表演内容,也称为大鼓弄、花鼓阵、鼓花阵。跳鼓阵并无剧情,纯粹是击鼓敲锣、变化队形而已,其道具有头旗、大鼓、铜锣、凉伞等四种。跳鼓表演强调力与美的结合,靠全身的律动表演夸张的身段变化,并搭配锣鼓丰富的韵律节奏,展现出震撼的节奏与多样的阵式。
(2) 舞龙:舞龙也称为弄龙,龙阵的表演形式,有出场、敬礼、滚水、穿头、穿中、三鞠躬礼、穿尾、跨尾、转圈、退场等基本型态;配乐方面则用锣、鼓、钹。表演过程中,龙珠、龙头及龙尾是控制整条龙舞弄的关键,龙珠引导龙阵舞龙;舞龙头者要与龙珠有一段距离且愈近愈好,亦步亦趋地跟随龙珠,配合翻跳动作,才能舞得活泼生动。而龙尾要和龙身保持适当的流畅度,如此舞龙才会生动、栩栩如生。
(3) 醒狮:醒狮又名广东狮、南狮,流行于中国两广地区,俗称两广醒狮,醒师的表演风格与台湾狮截然不同,醒狮除了祈求祥瑞之外,更展现精湛的特技表演,诸如踩梅花桩、过独木桥、过三山、空中跳跃、采青等。在表演过程中,狮子喜怒哀乐惊疑贪戾表情的展现,配合步法舞得栩栩如生,是醒狮表演观赏重点。
丧葬类
丧葬专属艺阵丧葬阵头是指专属于丧葬仪式或出殡行列中的阵头。台湾民间的丧葬礼俗讲求热闹,能让死者风光入土为主,加上遗族想表现孝心,所以《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牵亡歌阵》、等阵头便应运而生。
(1) 《五子哭墓》和《孝女白琴》:五子哭墓和孝女白琴一般多是无后嗣或子女年幼无法哭灵,因此聘请阵头代为哭丧,补偿对往生者的孝思。表演内容有歌唱,有对白,如同歌仔戏的表演形式。由于这种阵头是在表达孝顺,所以表演者通常要披麻戴孝以符合礼制,其中《五子哭墓》是源自歌仔戏剧目,《孝女白琴》则是源自黄俊雄电视布袋戏剧中角色。
(2) 牵亡歌阵:牵亡歌阵是台湾民间一种超渡亡魂的阵头,一般都由往生者的子孙延聘。牵亡歌的目的,是希望能藉由众神仙的保护,在三坛法师和阴阳坛娘妈的牵引下,带领亡魂过阴府、游十殿,最后往西方见佛祖。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由法师主导,其余则配合剧情来对答、轮唱或齐唱。
(3) 三藏取经:《三藏取经》是取自《西游记》唐三藏取经故事,希望藉由取经故事演出将亡魂接引至西方。
其它
情色边缘的艺阵
电子琴花车是台湾特有的民俗产物, 1980 年代大家乐盛行时期,带动电子琴花车的蓬勃发展。电子琴花车是以年轻女孩穿着暴露表演歌舞为其特色。至今仍是台湾最普遍的游行阵头,但它的存在却造成社会许多负面影响。因为花车女郎的暴露服装和热情艳舞,对青少年儿童当然会产生不良影响,而公然裸露或表演色情动作也会败坏社会善良风俗。近几年,更流行仿自西方的钢管舞表演,表演的女性不仅穿着暴露,动作极尽挑逗的扭腰摆臀、大跳艳舞成为其特色,而观赏的民众又未加以限制,对于台湾民风的影响不言而喻。
台湾的一种特殊文化,这项文化相传是从泉厦所引进台湾的艺阁所演变而来。发展至今,原本以人力扛抬游街以表演各种南管乐曲的艺阁,慢慢转变成用牛车、木轮车、电动车以至于大货车承载,其上表演舞台的装饰也越来越花俏,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声光特效乃至于油压式开展舞台也应运而生。
艺阵-现状
八家将
民俗艺阵除了具有艺术、娱神及自娱娱人之功能外,也具有教育民众、凝聚民心和防卫家园的功用。昔时因为农业休闲时间固定,所以可以联合组成一艺阵,利用闲暇时一起练习、表演,现今工商社会,民众作息时间不一,加上休闲项目多元,工商社会生活忙碌,欲招募人员组成艺阵非常不容易。而且,艺阵表演者多为业余性参与演出,神明圣诞一年只有一次,庙宇也未必都会邀请艺阵表演,加上近几年流行电子花车及钢管秀,所需人数少又不需技术,很多信众便以电子花车和钢管秀取代台湾民俗艺阵的表演。除了经济、社会型态改变影响艺阵发展外,台湾艺阵的成员素质也是原因之一。
参与艺阵的成员多属社会地位较低者,甚至于一些艺阵常有帮派份子混杂其中,无论行为、服饰或表演内容皆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许多民众会将台湾民俗艺阵与不良帮派、流氓画上等号,也造成家长不鼓励年轻人参与艺阵组织的因素。
艺阵-发展
台湾民俗艺阵和人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相依相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众的生活型态、宗教信仰活动方式也随着转变,加上庙埕的消失,台湾艺阵演出的舞台也就渐渐减少。过去每当神明绕境进香、圣诞时,各庙宇或信徒均会聘请艺阵或剧团来为神明壮声势及庆祝,但在现代工商社会中,过去的节庆祭典被视为繁文缛节,反而改以放电影、康乐队等简易方式来举办庙会节庆。以往透过表演艺阵作为休闲、健身和护卫乡民的功能性渐渐消失,具有专业技艺的艺阵表演机会减少,艺阵艺人无法以此为生更无人可以传习技艺。
逐渐消失的台湾民俗艺阵,在传统民间信仰习俗中,不论是艺阁或是阵头演出,不论是庙会喜庆或是丧葬仪式,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而面对社会整体生活经济型态改变冲击,祭典与文化都均受到挑战。在不违背传统信仰活动精神下,台湾民俗艺阵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变迁中取得平衡,成为稳固聚落社区的重要力量,并赋予传统民俗艺术新生命是我们必须共同深思的课题,如果有朝一日庙会中所呈现的都是色情电子花车或西式乐队,那么失传的不仅是传统的民俗艺阵,更是台湾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