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②

  波罗的海(Baltic Sea)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

  德语作Ostsee,瑞士语作Ostersjon,俄语作Baltiyskoye More,芬兰语作Itameri,波兰语作Morze Baltyckie。波罗的海得名于芬兰湾沿岸从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 波罗的海被西欧各国(如英国,丹麦,德国,荷兰等)称之为东海,而被东欧的爱沙尼亚称为Lauml auml nemeri,亦即西海之意。

  [编辑本段]

  概述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世界最大的半咸水水域。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从北纬54起向东北展伸,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长1,600多公里(1,000哩),平均宽度190公里(120哩),面积42万平方公里(16万平方哩)。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

  5之间的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

  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向北伸入芬兰与瑞典之间的称波的尼亚湾。

  西部通过斯卡格拉克(Skagerrak)海峡与北海相连。稍东的卡特加特(Kattegat)海峡把丹麦和瑞典隔开。海域中有波恩霍尔姆(Bornholm)岛、厄兰(Oland)岛、哥得兰(Gotland)岛和奥兰(Aland)群岛。北部是波的尼亚(Bothnia)湾,东部有伸入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芬兰湾。围绕波罗的海的国家有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波兰、德国和丹麦。波罗的海原是冰河时期结束时斯堪的那维亚冰原溶解所形成的一片汪洋的一部分,大水向北极退去,地面下陷部分积贮的水域形成此海。最深的地方在瑞典东南海岸与哥得兰岛之间,水深超过459公尺(1,506呎)。海底有浅脊隔开的许多海盆。

  [编辑本段]

  基本数据

  波罗的海得名于芬兰湾沿岸从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长1600多千米,平均宽度190千米,面积42万平方千米,总贮水量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相当于我国渤海面积的5倍。波罗的海是个浅海。深70~100米,平均深度只有55米,,最深处哥特兰沟459米。

  [编辑本段]

  地质地貌

  从第三纪以来,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曾经经历了陆地和水域的多次相互交替。波罗的海是在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川大量融化后才形成的。这使得波罗的海的海岸复杂多样,海岸线十分曲折,南部和东南部是以低地、沙质和潟湖为主的海岸,北部以高陡的岩礁型海岸为主,海底沉积物主要有沙、粘土和冰川软泥。波罗的海中岛屿林立,港湾众多,散布着奇形怪状的小岛和暗礁,有博恩霍尔姆岛、哥得兰岛、厄兰岛、吕根岛、果特兰岛等岛屿,以及深入陆地的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等海湾。

  [编辑本段]

  盐度极低的奥秘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这是因为波罗的海的形成时间还不长,这里在冰河时期结束时还是一片被冰水淹没的汪洋,后来冰川向北退去,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水质本来就较好;其次波罗的海为海区闭塞,与外海的通道又浅又窄,盐度高的海水不易进入;加之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这里又受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四周有维斯瓦河、奥得河、涅曼河、西德维纳河和涅瓦河等大小250条河流注入,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437立方公里,是波罗的海的淡水集水面积约为其本身集水面积的4倍。因此波罗的海的海水就很淡了。海水含盐度只有0.7~0.8,大大低于全世界海水平均含盐度(3.5)。

  波罗的海的海水含盐度自出口处向海内逐渐减少,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海水含盐度15,西部为8~11,默恩岛以东降至8,中部为6~8,芬兰湾为3~6(靠近内陆处仅为2),波的尼亚湾一般为4~5(最北部为2)。 深层和近底层的盐度,西部为16,中部为12~13,北部为10左右。当流入的大西洋海水增加时,西部的盐度可增加到20。波罗的海深层海水盐度较高,是由于含盐度较高的北海海水流入所致。

  [编辑本段]

  气候

  波罗的海位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全年以西风为主,秋冬季常出现风暴,降水颇多,北部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南部则超过600毫米,个别海域可达1000毫米;地处中高纬度,蒸发较少;周围河川径流总量丰富。波罗的海地区夏季云量约6成,冬季则多于8成。南部和中部每年的雾天平均59天,波的尼亚湾北部雾最少,每年约22天。

  由于北大西洋暖流难以进入波罗的海,海水得不到调节,致使冬季气温比较低,而且南北差异较大,夏季气温不高,且南北差异很小。水温自北向南升高,8月表面水温,波的尼亚湾为9~13℃,芬兰湾为15~17℃,海区中部为14~18℃,西部海区达20℃。2~3月,开阔海区水温为1~3℃,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及其他海湾均低于0℃。从南向北的1月平均气温为1.1~10.3℃,7月为17.5~15.6℃。

   波罗的海瑞典岩岸边的小镇

  波罗的海的海水又浅又淡,很容易结冰。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于航行的冰封期,从每年11月初起,北部开始出现冰冻,冰覆盖的区域每年不尽相同。一般年份,海冰只出现在各个海湾中。只有在严冬时,几乎整个海区才被冰所覆盖。海冰平均厚度为65厘米。波的尼亚湾冰封期达210天,中部的芬兰湾和斯德哥尔摩附近为185天,里加湾为80~90天,波兰、德国沿岸冰封期30~40天。南部通常不结冻,但瑞典和丹麦之间的海峡有时也会冰封。波的尼亚湾的北部还容易形成大冰包,这种冰包有时可高达15米,给海上运输造成困难,船只通过只能在冰冻的海面上开凿水道,再缓慢前行。

  [编辑本段]

  水文

  波罗的海从四周河流注入大量淡水,最长的河流为维斯杜拉(Vistula)河和奥得(Oder)河。气候寒冷蒸发量少,几乎四周环陆,出口处水浅,所以海水含盐量低。有记录的最高含盐量海面为10%,海底为15%。由於海水浅而淡,容易结冰。波的尼亚湾底部和芬兰海岸,有时积冰高达15公尺(50呎)。在奥兰群岛和芬兰湾东段形成的浮冰厚达91公分。除了特别寒冷的冬天外,斯德哥尔摩、图尔库(Turku)和赫尔辛基之间可以通航。波兰和德国港口,一年中至少有4个星期冰封。

  强烈的北海潮汐不能达到波罗的海,因而波罗的海缺少潮流,潮波也很小。水面因风暴而流动,强烈的东北风导致南海岸高浪,促成了沿海高水位;而优势的西南风有助于沿德国和波兰海岸的沙丘堆积,同时使波罗的海北部海岸水位高涨。

  波罗的海的表层环流呈气旋型,从南部沿岸自东向北,然后沿瑞典东岸向南又流到厄勒海峡,由厄勒海峡流出。流速约为5~20厘米/秒。在强风作用下,局部海区流向和流速会发生变化。近岸附近有时可达80厘米/秒以上,在开阔水域亦可增大到30厘米/秒。入海径流量较大时,表层水经厄勒海峡进入北海;而波罗的海的外海海水从大贝尔特海峡的深处流入,先沿南岸向东流,再沿东岸向北流,形成逆时针方向海流。

  波罗的海的潮汐分为不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全日潮和正规全日潮。潮差变化只有4厘米(克莱佩达)到10厘米(芬兰湾)。但受风、气压、径流和海水的交流等影响,非潮长周期波动(周期从几小时到几昼夜)可使沿岸水位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气旋的移行,开阔海区的近岸区域水位变动可达50厘米以上,而在海湾靠近内陆的部分可达1.5~3.0米。1824年11月,列宁格勒的水位曾达到4.1米。

  北大西洋水流的改变效力,在波罗的海几乎感觉不到。波罗的海之水所以寒冷,是由於这里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只有其他海洋之水所含盐分的1/4,因而较易冰冻。欧洲1/5地面的水,经由250多条河流注入波罗的海,大量的淡水涌进来,而波罗的海之水经由狭隘通道排入北海的水又有限,因此这个海的水几乎是淡的。春季长期的冰冻,减缓春天气候的离去,而表面冰冻的缓慢扩展,则延长了秋天,甚至在波罗的海可以航行时,由於时常有强烈暴风雨和风力的突然改变,行船也是危险的。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波罗的海的动物数量丰富,但种类贫乏。除了大西洋鲱鱼(里背鲱)的亚种外,主要鱼类还有鳁鱼、鳕鱼、比目鱼、鲑鱼、鲽鱼、鳗、胡瓜鱼、白鱼、鸦巴沙、淡水鲈鱼等,还有从浅水中取得食物的波罗的海海豹等。波罗的海也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在德国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沿岸有海上石油开采。

  [编辑本段]

  航运

  波罗的海曾是古代北欧商业的通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木材和鱼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商品。芬兰、瑞典和俄罗斯的软木是出口的大宗货源;木材加工(如造纸、制纤维和纤维板)在经济上日益重要。瑞典的铁矿、芬兰和丹麦的造船和船舶机械、瑞典哥特堡(Goteborg)的汽车制造和轻型机械,都是沿岸重要工业。沿岸大城市有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列宁格勒、塔林(Tallinn)、里加(Riga)、基尔(Kiel)、格但斯克(Gdansk)和什切青(Szczecin)。主要海产有鲽鱼、鱈鱼和鲱鱼。熏制或腌制的鲱鱼是重要的传统外销产品。丹麦法尔斯特(Falster)岛外出产牡蛎、小龙虾和对虾。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航运意义很大,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出口。俄罗斯与伊朗、印度等国合作酝酿连接印度洋和西欧的南北走廊规划也是以波罗的海为北部终点。

  自90年代初以来,航行在波罗的海上的轮船急剧增多。近两年来,每年航行在波罗的海主航道的轮船已超过4万艘。 目前波罗的海有轮渡连通沿岸国家的各大港口。并通过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联。

  波罗的海的重要海港有圣彼得堡、加里宁格勒(俄罗斯)、赫尔辛基(芬兰)、斯德哥尔摩(瑞典)、哥本哈根(丹麦)、罗斯托克(德国)、格但斯克(波兰)等。

  [编辑本段]

  环境污染

  工业、航运的发展,在使波罗的海的战略地位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使波罗的海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2007年波罗的海地区赫尔辛基委员会专家的一份报告指出,本世纪波罗的海地区的升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而致使该地区渔业遭受影响、作物生长季节延长。研究指出,该地区的升温速度已经高出全球平均水平,在本世纪,整个波罗的海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摄氏3~5度。

  前苏联在波罗的海遗留下来的污染原本就已经给海中生物的生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而气候变暖更是雪上加霜。此外,因为温度升高而可能带来的更多的降水,降低波罗的海的盐分含量,继续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北部地区的升温速度将可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因为北部分布的深色土壤和水吸收的热量远远大于具有反射性的冰和雪。

  气候变暖也有可能延长波罗的海地区的生长季节。到21世纪末期,波罗的海地区温度将升高3~5℃,使得北部地区生长季节延长20~50天,南部地区则将延长30~90天,这将有利于作物以及森林的生长。波罗的海的冰期将大大缩短,北部地区将缩短1~2个月,中部地区缩短2~3个月。

  在波罗的海,每年有相当多的过往船只向大海泄漏或排泄废油,波罗的海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每年有多达15万只海鸟丧命于油污。研究人员通过对波罗的海的哥得兰岛南部50公里的海岸环境调查发现,这里每年约有2万只海鸟因油污而丧生。据此推断,每年在波罗的海越冬的数百万只海鸟约有15万只丧命于油污。

  另外,波罗的海沿岸灰海豹生存状况也已遭到周围环境污染的严重威胁,许多灰海豹受到肠溃烂等疾病影响。目前波罗的海海域约有1万只灰海豹,在1900年时,这里的灰海豹数量为10万左右。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多氯联苯 (PCB)的污染,灰海豹数量曾一度降至4万头。

  由于含氧量严重不足,在波罗的海的许多区域,大片的海底已演化为水下荒漠,大量的海底植物和动物死亡。科学家们在总共47处被调查区域中仅发现4片动植物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而在37片区域中几乎已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在波罗的海水面以下50-60米的区域,含氧量已接近零,而硫化氢、氮和磷的含量却相对比较丰富。波罗的海水域的海水的自动净化速度非常缓慢。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该海域的生物极有可能面临绝迹。

  [编辑本段]

  战略意义

  波罗的海和北海诸海峡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天然水系,是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各国相互来往和通往世界各大港口的主要航道。因此自古以来,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角逐之地。

  从十五世纪后期起,沙俄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曾多次向立陶宛、波兰和瑞典发动侵略战争。十八世纪初,沙俄发动北方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得了涅瓦河口,并在芬兰湾东端建立了波罗的海上的第一个俄国要塞圣彼得堡。十九世纪末,德意志帝国为了控制波罗的海和北海而凿通了基尔运河。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都是双方激烈争夺的重要战场。冷战期间,这里又成为北约和华约直接对峙的最前沿。

  波罗的海和北海的重要性同时也赋予了沟通这两大海域间诸海峡以巨大的战略价值。波罗的海和北海间诸海峡是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门户,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使得诸海峡始终成为各国企图控制的目标。它们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惟一通道,而美国则将卡特加特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列入其在世界上必须控制的16条著名的海上要道之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