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鱼舞-简介
鳌鱼舞是广州番禺沙涌村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它起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鳌鱼舞-发展
解放前,每逢舞鳌鱼出会,在外打工的都回乡参加活动。出会巡游在晚上,由大文锣、罗伞、头牌、大丹旗开路,跟着就是鳌鱼了。还有各式鱼灯,丰富多彩的色队,如担头色包括卖鱼、卖猪肉、卖鸡肉榄、卖云吞等等。解放前,引鳌的魁星扮相很丑,现在引鳌用靓仔状元。以前鳌鱼只有一雌一雄两条对舞,现在可以十条共舞。既可作有故事内容的舞台演出,又可作广场及游行式表演。
1954年,沙涌鳌鱼舞经由当时县文化馆收集、整理、加工,把鳌鱼表演中的出洞、吸茜、跳龙门等一系列动作提练美化,推荐上舞台。1985年,鳌鱼舞再经文化馆整理,将涂黑脸的魁星改为英俊小生,红袍乌纱,状元装扮。舞蹈开头增加了书生遇难,落海获救的情节,终场前加上状元酬恩,为鳌鱼簪花披彩,齐跃龙门,独占鳌头的情节;伴随音乐从单纯的锣鼓表演改为以锣鼓衬以音乐,用粤曲排子《雁儿落》衬托书生跳海,并揉入风雨雷电的声音效果,用广东音乐《得胜令》衬托书生高中、独占鳌鱼的表演,使鳌鱼舞的整个故事完整、感人,成为适合舞台表演3人舞蹈。
沙涌村属广东省番禺区石基镇下辖的一个村,该村住民耕沙。总面积3800亩,共有人口2800人,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沙涌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引进外资企业,又有自办企业,2002年沙涌村纯收入570多万元,人均分配7859元。
沙涌村是广东省首批进入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村,并且名列榜首。1994年,沙涌《鳌鱼舞》已编入了《全国舞蹈集成》广东版。1997年被广东省评为民间民族艺术之乡,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更使该村闻名遐尔的民间艺术《鳌鱼舞》在全国民间艺术的大舞台上奠定了地位。
从沙涌村大祠堂大门上的对联金鳌派远,彩笔花浓可以看出沙涌鳌鱼的传统和该村的文化历史。沙涌村江氏始祖祖籍在浙江省奉化县丹桂乡金鳌村,明朝洪武八年沙涌村开村,当时属南下围垦的军籍九屯沙湾司,由此可知,沙涌舞鳌鱼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沙涌鳌鱼舞是沙涌村特有的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每逢盛大节日,喜庆日子,鳌鱼盛装出游,场面热闹非凡。
沙涌村的鳌鱼历来都是村民自己扎作,一雌一雄,雄鳌鱼是葵扇尾,鱼身红色为主,带金鳞呈热色调;雌?鱼是芙蓉尾,鱼身蓝绿为主,带银鳞呈冷色调;再加上绒球闪片等装饰,更添民族色彩,颇有民间圣物的神态,被沙涌村民认为是镇村之宝。
沙涌村的鳌鱼以前只有一雌一雄两条,时间一长残旧了,又重新再扎两条更换。直到1980年,番禺文化馆野风等同志对沙涌?鱼游行舞进行加工,加入?鱼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成为一个完整的舞台表演舞蹈。1986年,番禺文化馆野风、李河江又将沙涌鳌鱼舞加工整理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比赛荣获丰收奖。同时又多扎作了四条?鱼编排了广场表演舞。到现在?鱼不再是两条,而发展到十多条了。现在?鱼可以在舞台表演,也可应付较大场面的广场表演。
沙涌村以前的鳌鱼出会是九年一次,引鳌的魁星是黑脸赤脚的丑生扮相;改革开放以后,村子里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出会舞鳌鱼的次数也频繁起来,1985年开始尝试三年一会,分别在1985年、1988年、1991年春节期间出会。现在又改为不定期出会,引鳌的魁星也演变成靓仔状元扮相了。
沙涌村的鳌鱼舞经常参加省市区的大型活动,1988年代表广州市参加省的首届民间艺术节;1990年在番禺市桥影剧院与澳洲悉尼市民间民族舞蹈团联欢;1993年,被邀请到广州参加巨龙千佛万家灯展演;1996年参加广州迎国庆贺中秋大型文化夜活动;1997年为中国戏剧节暨百花奖颁奖典礼助庆;1998年参加广州交易会房地产博览会开幕式;1999年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等等。
近年,沙涌村的鳌鱼舞获得多项殊荣,并越来越得到沙涌村政府的重视,在各级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无论在舞蹈的编排,动作的改进,鳌鱼的制作,着色加工等都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去改革创新并作出极大的努力。现在,沙涌鳌鱼舞继续与时俱进,使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