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扎尔辞典②
这部小说的内容纷繁复杂,古代与现代,幻想与实现,梦与非梦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时空倒溯,人鬼转换,似真非真,似假非假,扑朔迷离地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的谜,被公认为一部奇书,现已译成世界上二十四种文字。
作品评价
《哈扎尔辞典》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于1984年问世。当年即获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
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所著辞典小说《哈扎尔辞典》,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康弗认为是一部包罗万象的、饶有趣味的小说,是梦的拼贴画,是美妙绝伦的艺术品;英国评论家斯图尔特伊文斯也盛赞这部也许以梦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小说是一部出神入化、令人眼花纷乱的成功之作。
另一位美国评论家道格拉斯塞博尔德称赞这部小说材料丰富、扣人心弦,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对语言、时间、历史和信仰进行思索的作品。
俄罗斯评论家萨维列沃依认为《哈扎尔辞典》使其作者得以脐身于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和埃科这样的当代文学大师的行列,俄罗斯评论家杜勃罗托夫斯基同意此说,他讲:这部小说就各方面来看,不会辜负哪怕最苛刻、最挑剔的读者的期望,他们这次不会怀疑又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进入了世界文坛,在其编年史上写下了罕见其匹的美丽的一页。他称《哈扎尔辞典》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部小说。
这些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还是溢美之词?这是一个仁者见智者见智的问题。首先,在我们看来,《哈扎尔辞典》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派小说,是先锋派文学历一百年的发展后所作出的又一次重大尝试,这个尝试是成功的,富有启迪效应的。
其次,《哈扎尔辞典》就内容而言纷繁复杂,古代与现代,幻想与现实,神话与真实,梦与非梦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时空倒溯,人鬼转换,似真非真,似假非假,扑朔迷离地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的谜;就行文而言,又蕴藉含蓄,寓意深邃,所以往往要反复咀嚼,方能悟出作者的匠心。阅读尚且如此,更何况将其译成另外一种文字。
纵然如此,此书因其文学价值,迄至目前还是译成了二十三种文字(不含中译本)。国外研究哈扎尔问题的学者认为,这二十三种译本中,以法译本和俄译本最富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且译文忠实,译笔酣畅,传达了原作的神韵我们这个译本参照了法俄两个译本,将两者之精华熔于一炉,并撷取了英译本的长处。
其三,《哈扎尔辞典》有阴阳两种版本。该书版权拥有者在将中译本版权授予我们时所提诸条件中,有一条为:须同时翻译出版《哈扎尔辞典》阴本和《哈扎尔辞典》阳本。
那么何谓阴本,何谓阳本,两者区别何在?作者本人未予宣示。二十三种译本中,有分阴阳两种版本的,也有把两种版本合于一本之内的。但不论以何种方式出版,在其前言后语中,对阴阳两个版本究竟区别何在,据我们所知,无不讳莫如深。
唯一谈到《哈扎尔辞典》阴阳两种版本的区别的,是美国权威的百科全书型作家辞典《当代作家》。该辞典第136卷第314至315页为米洛拉德。帕维奇的辞条。这个辞条说:《哈扎尔辞典》共有两种版本,一称阴本,一称阳本。其实阴阳两种版本并无多大差异,有人曾对照阅读,发现仅十七行文字有所不同。至于具体不同何在?语焉不详。
可见作者、译者、评论家有个默契,把识破阴阳玄机的乐趣让与读者,我们自然也无意僭越。但我们要强调一点:阴阳乃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的统一体。没有阴就无所谓阳,反之,没有阳也无所谓阴。阳兮阴所倚,阴兮阳所伏。所以,如果我们的读者购得的是《哈扎尔辞典》阳本,那么读毕阳本,伏于其间的阴本面目也可了然于胸了,反之亦然。至于那十七行文字的不同,还是让特别好奇的读者,或有意于研究此书的读者到此阴阳迷宫中去寻觅和发现吧。
目录
一 中译本编者的话
二 卷首导语
1、《哈扎尔辞典》编纂始末
2、《哈扎尔辞典》版本溯源
3、《哈扎尔辞典》使用说明
4、达乌勃马奴斯母版序言残片(译自拉丁文)
三 红书基督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四 绿书伊斯兰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五 黄书古犹太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补编一 杰奥克季斯特尼科尔斯基神甫初版《哈扎尔辞典》的编纂者
补编二 阿布卡比尔穆阿维亚凶杀案证词笔录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