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概述
封禅二字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封禅之礼,最初见于《管子封禅篇》,但此篇今已佚。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管仲的论封禅: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帝王有72代,而管仲本人记得有十二个。从无怀氏到周成王,都受命后举行封禅典礼。帝王受命要有十五种不召而来的祥瑞体现,这样才能举行这种典礼。《管子》一书出自战国齐稷下学派手笔,因此或许代表了这批阴阳家们对封禅的看法。
封禅
首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始皇三年,巡狩郡县,与鲁儒士讨论封禅典礼。博士们议论纷纷,但提不出一个具体的仪礼程序。秦始皇遂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仪典,先到泰山行封礼,然后到梁父行禅礼。汉初,经济萧条,汉文帝13年(前167年)虽讨论过封禅,但没有经济条件去做。武帝后经济好转,于是命名儒赵绾、王臧等人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但因窦太后极力反对而作罢。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才行封禅。然而这次封禅,不但具体仪式主要由方士草订,并且其行事神秘,史官亦不知其详。封于泰山,而禅于肃然山(泰山东北),并改元元封。此后每隔五年修封一次。前后共举行过5次。东汉建武30年(54年),张纯等大臣奏请汉光武帝封禅,但他以自己无德而不许。两年后,他认为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谶文,命梁松等求九世封禅的制典,遂东巡,封于泰山,禅于梁阴,并改元为中元元年(公元56年)。
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唐高宗、宋真宗都举行过封禅。
泰山封禅-缘起
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但从近年考古资料看来,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是非常幽远的。
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
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
公元前26世纪,黄帝营建了明堂以祀上帝,开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先河。以后,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几乎都建造了专用于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周有明堂,秦有四畤,汉有甘泉宫,唐、宋皆建有圜丘,元世祖元世祖定都北京,于丽正门外筑坛祭天,元成宗时再于大都城东南建成郊坛,合祀天地。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秦朝。自信傲岸的秦始皇并未忽视上帝的存在,秦王朝于国都立四畤用于祭五方上帝,他曾亲赴泰山封椫,虽然那只是为了标榜他自己的伟大功绩,并没有多大诚意,但也反映了上帝在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自秦始皇起,封禅活动成为强调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
泰山封禅-历史
泰山封禅
秦始皇封禅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汉武帝封禅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为奉高县。此后,汉武帝又曾五次来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汉光武帝封禅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 1500 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二十五日禅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唐高宗封禅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 高宗率文武百官、 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 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封禅 唐玄宗于开元十二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旧制。封禅后, 封泰山神为 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铬》,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坛颂 》、礼部尚书苏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宋真宗封禅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宋真宗之后,帝王来泰山只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
泰山封禅-意义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曰: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封禅的具体仪式富有象征性。班固说: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白虎通义》《礼记正义》云:祭天则燔柴也,天谓日也; 祭地, 瘗者,祭月也。原来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及文化双遗产,当之无愧,举世公认。泰山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山岳公园。她矗立于齐鲁平原之上,东望苍海,西襟黄河,宛若东天一柱,高峻挺拔,雄峙天外,有直达天庭之概。天下名山,或以丽、或以奇、或以险,唯泰山以其雄,安天下常人之心,壮天下英雄之胆。泰山的历史文化含蕴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泰山成山久远,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而且也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姚鼐等文化名人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诗文碑刻。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泰山集儒释道于一山,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特别是道教的碧霞元君、东岳大帝诸神在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广泛的信仰。历代帝王对泰山更是推崇备至,从传说中的远古七十二位君王到有史可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祭祀活动,既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也使泰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泰山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厚无边的文化资源,是泰安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生活和工作在泰山脚下的泰安人,我们既为拥有泰山、得益泰山而自豪,也深感继承遗产、再创辉煌之责任重大。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泰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使古老的泰山焕发了青春。面对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们要营造大泰山、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必须在保护、管理、开发泰山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让世人了解泰山,使泰山走向世界。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神山、圣山、文化山,其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许多典籍、文物、古迹散佚毁废,发掘和阐释的难度越来越大。做好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既注重发掘泰山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也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赋予泰山以新的魅力和新的价值。我们坚信,随着泰山文化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泰山这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将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