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正文
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辨识文物年代、真伪、质地、用途和价值的工作。文物鉴定的必要性 文物产生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在自然和历史的发展变迁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有的甚至难识真面目,给人们认识它的年代与价值造成很大困难。特别在历史上,一些人出于盈利等不同的目的,采取各种手段制造假古董,鱼目混珠,使人对文物真假难辨,更增加了认识文物的难度。通过鉴定辨识文物真假,就成为鉴定文物的首要任务。
文物真伪之所以能辨别,是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物,都不能离开时间形式而存在,不能再生产。超时间、超空间地再制作一件与某件文物完全相同的物品,一般是不可能的。
在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许多文物年代不明。真正价值未能揭示,只有通过鉴定,才能判明年代,确定价值。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价值不都是直观的,许多文化的价值是隐藏于实物遗存的深层结构之中。鉴定就是揭示文物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物鉴定与文物保管 文物保管需要科学依据,文物藏品区分等级,文物史迹分级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都需通过文物鉴定,确定年代,评定价值。不仅如此,文物出境、打击文物走私等也都需对文物进行鉴定。
文物藏品分级时,需在其年代明确的前提下,评定它的价值,区分等级。等级的确定与采取什么保管措施,有直接关系。分级保管,是文物藏品保管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一级文物则需要专库或专柜保管。
文物史迹中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只是极少数。能否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关键是文物史迹的价值。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级别不同,要实行分级管理,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保护。
可移动文物能否出口或出境,国家有明确规定,并制定有鉴定标准。在具体鉴定中,要对每一件文物作出具体评价,以判定可否出口或出境。这是保护中国文物不外流的重要一环。
文物鉴定的主要对象 文物鉴定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是可移动文物,即文物藏品、流散文物,二是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即文物史迹。
对文物藏品和流散文物的鉴定,是文物鉴定的重点。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藏品,如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金器、银器、铁器、铅锡器、瓷器、珐琅器、漆器、竹木器、骨角牙器、书画、文献等等,都是文物鉴定的主要对象。
在文物史迹中,古建筑、纪念建筑、石窟寺、石刻是文物鉴定的主要对象。对古遗址和古墓葬,只有经过发掘,根据出土文物才能鉴定其年代和价值。
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 包括辨别文物真伪、判明文物年代、评定文物价值和等级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鉴定过程中,应辩证地对待,不可将它们孤立起来。
辨伪 在文物藏品中,特别是传世品,往往夹杂着伪品。在保管、研究、陈列时,首先要把混入文物的伪品辨别出来。
辨别真伪主要是对馆藏文物和流散文物而言。对文物史迹,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辨伪。建筑物上的附属品石雕、木雕等毁坏之后,又按原状重新雕刻,与建筑物并非同时之物,其他构件的更换亦如此,如不辨别,把它定为原件,会引起混乱。
断代 辨别文物的年代,是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之一。确定了文物年代,就可将其置于当时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研究。文物的真伪,最根本的是时代不同,还有所用材料、工艺的差别。
文物断代对一切文物来说,都是必须的。在文物的断代研究中,除由于作伪而造成的一些文物年代混乱,需要鉴定辨别外,还有大量文物本身并无纪年,需要鉴定,判明年代。一些传世文物在历史流传中,由于自然损坏,有意挖损等,给确定年代带来了困难,还有一些文物史迹如古建筑,不同朝代屡次重修,更换构件,使一座建筑物具有多时代的构件,另有一些碑刻的纪年或关键字被砸去等,这些都需要通过鉴定,去判明年代。
评定价值 文物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没有价值的遗存,不能称其为文物。在历史遗存被确定为文物之前,就需要对其进行研究,评定其是否有价值。在确定某历史遗存为文物之后,要研究它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高低。
在研究文物的过程中,应将它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分析它的内容,鉴定它的制作工艺,揭示它的内涵及其在历史的地位与作用。从而确定它的价值高低,或它的价值的主要表现。
评定等级 是鉴定的主要任务之一。按照中国文物法规的规定,根据文物价值的高低,把馆藏文物和流散文物划分为一、二、三级,把文物史迹区分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推荐给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文物鉴定的基本要求 文物鉴定本身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它研究的对象,是形态各异、内涵复杂、时代不同的各种文物,这就决定了文物鉴定所具有的特点:具体、细致、严密、求实。
文物鉴定的基本要求是:①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物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文物的真实性、科学性作出正确的鉴定;②通过鉴定,力求准确判明文物的真伪、年代;③通过对文物的综合研究,分析文物的形式和内涵,力求准确评定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高低;④文物鉴定者应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以及文物做假知识等,掌握传统的鉴定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分析鉴定方法,力求对文物作出准确的鉴定;⑤文物鉴定必须实事求是,鉴定者须具有高度的法制观念和对国家文化财产高度负责的崇高品德;⑥认真做好鉴定的各项资料工作,写出鉴定意见。
文物鉴定的方法 文物的类别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定。在文物鉴定之前,必须对文物进行分类,以便根据不同类别的文物,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定。分类亦需鉴定,对文物辨伪、断代、评定价值等鉴定,更需要分类。在文物藏品鉴定中,一般以质地分类,有利于排比、辨别。在文物史迹鉴定中,一般按性质分类,这样更适合采用不同方法鉴定该类文物中不同种类的文物。
文物鉴定的具体方法很多,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
传统鉴定方法是自古以来,人们在研究、鉴定文物中不断探索、总结、发展、再总结的科学成果。其基本内容是在对文物分类的基础上,对同类文物进行比较、辨识和综合考察。
①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古代和现代,都采用比较的方法鉴别文物。以文物藏品为例,对真伪、年代、价值未作出辨识的文物,鉴定时,需选取已知其真伪、年代的同类文物的标准器,并将两者对比,进行分析,找出未辨识文物与标准器物之间在形制、质地、花纹、工艺等方面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分析它们的矛盾与联系。经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后,作出科学判断。
②综合考察,通过对文物本身的调查,文献记载的考证,参考总结的鉴定同类文物的一般规律,对鉴定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判断,以达到鉴定文物的目的。此法对鉴定文物史迹尤为适用。文物史迹一般形体大,内容多,涉及面广,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鉴定,会取得比较科学的鉴定结果。
运用传统方法鉴定文物,除上述基本方法外,还要根据鉴定的不同对象,采用不尽相同的具体方法,如对青铜器、瓷器、书画等的鉴定 (见青铜器鉴定、瓷器鉴定、书画鉴定 )都可说明这一点。之所以如此,是由不同种类文物的性质决定的。
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方法,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进行分析鉴定。有许多文物目前仍以运用传统鉴定方法为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鉴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和传统方法鉴定的进一步相结合,文物鉴定将会出现新的局面。
参考书目
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