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币
中国东周时期的青铜铲形货币。春秋晚期出现,战国中期后广泛流通。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从鎛得音称布;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
布币-简介
布币
最早的布币首部中空,保留着作为工具时安柄的銎,称作空首布。后变为平首布,无銎,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平首布上面常铸有文字,如安邑、晋阳等地名,一釿、十二朱(铢)等币值单位。把钱币作成鎛形,说明这一地区曾以此种农具作为交换媒介。后王莽复古,一度重造布币。布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因其形状而得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前人也有的认为布即钱镈之镈的同音字。布币分空首布和平首布。南宋时洪遵 《泉志》 已著录有平首布,而确定空首布为钱币的始于清人。从嘉庆、道光时开始,有的古钱学家已指出布币上的地名属于周的列国时期,从而否定了有些人以为是三皇五帝时期遗物的错误说法。
布币-历史
名 称:布币
制造年代:秦
材 料:铜
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春秋时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中国东周时期的青铜铲形货币。春秋晚期出现,战国中期后广泛流通。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从鎛得音称布;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
最早的布币首部中空,保留着作为工具时安柄的銎,称作空首布。后变为平首布,无銎,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平首布上面常铸有文字,如安邑、晋阳等地名,一釿、十二朱(铢)等币值单位。把钱币作成鎛形,说明这一地区曾以此种农具作为交换媒介。后王莽复古,一度重造布币。
布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因其形状而得名。
布币-分类
空首布 布柄带方銎。大致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为长柄、耸肩、尖足,通高约12~14厘米,有的上面有字, 常见的有邯郸二字。山西侯马曾出土 1 枚,上有六、七字,锈蚀较重,字迹不易全部辨认。河南汲县山彪镇1号墓曾出土600多枚,上面都不带字。上述类型的空首布多出土于今山西侯马、稷山、运城和河南汲县等地,是春秋末晋国或战国初赵、魏等国所铸。另一种为平肩、弧足,柄较短,通高约 8~10厘米,绝大多数上面仅有一字,常见的有公、戈、智等,这种字代表何种涵义,现尚不明。有的上面有市南小刀(化)、市西小刀、市中小刀字样。还有一些布斜肩或平肩,形体较小,通高约6.5~8.5厘米,绝大多数皆有字,常见的有武、武采、安周、官考、、卢氏、东周、安臧、三川等,其中、卢氏等为地名,东周为国名。以上两种大小不同的布, 多出土于今河南洛阳或宜阳、新安、洛宁、伊川、孟津等地,属于周币无疑。因平肩小布中有东周布,表明这类布铸造的年代约在战国中期。洛阳的战国墓中今已发现有安臧、等布,可知周人在战国时期一直使用空首布。
平首布 柄不带銎,为铜片形状。这类布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圆肩或平肩弧足布 布上有地名和面额。同一地名之布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面额,如梁地所铸者有梁充五十当寽,还有梁正币百当寽、梁半币二百当寽。钱文的意思是说每50枚、100枚这种布重 1寽,这两种布的实际重量正好相差一倍。更多的这类布分为大中小 3品,如安邑、蒲坂、阴晋、山阳、言阳、安阴、共等布都分成二、一、半3种。凡一布币的实际重量约15克左右。币上地名如梁、安邑、阴晋、山阳等皆在魏境内,故知这种类型的布币主要是魏国所铸。此币多出土于今山西万荣、侯马、运城、芮城和陕西宜川、华阴等地,这些地方在战国时属魏。但在洛阳、新郑、济宁等地也有发现,可知魏币在周、韩或鲁、宋境内亦可通用。
尖足布 分大、小两种。大者通高约 8厘米,重约13克,形状和耸肩尖足的空首布很相像,二者有明显的渊源关系。上面的地名有晋阳、兹氏、大阴等。小币通高约 5厘米左右,重约 6克,布上地名有晋阳、蔺、兹氏、大阴、离石、平陶、武安、武平、中阳、寿阴、霍人、虑等。大小布上的地名可查考者多为赵地, 可知其为赵币无疑。在部分小布上,地名之下往往带一半字,表明小布乃半。依此推测,大布应为一。
小方足布 和小尖足布大小轻重相近,唯足为方足。钱上地名有安阳、梁邑、、虞阳、同是 (铜鞮)、皮氏、子、襄垣、铸、北屈、彘、高都、宅阳、屯留、蒲子、平阳、酸枣、平阴、襄平、东周等,这些地名中以魏、韩两国为多,其次为赵,还有燕和东周。可见当时铸造小方足布的诸侯国很多,而且除周以外,铸造数量都相当大。从流传至今的实物来看,也是所有布币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出土这种布的地区很广,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内蒙、吉林等地。使用期约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这种布一般多出于窖藏之中,而且常和明刀、赵刀同出,在燕、赵的坟墓中,也有将其作为殉葬品者。
圆首圆肩圆足布 分不带孔和带孔两类。不带孔的有大、小之分。大的通高约 7厘米,小的通高约 5厘米。上面有离石、蔺、晋阳、兹氏、大阴等赵国的地名,可知大、小布均属赵币。当时铸造量较小,故流传下来的实物不多,大布尤罕见。
带孔的布是在柄及两足之端各有一小圆孔,故这种布又称三孔布,也分大、小两种。布上文字较难认,有安阳、比阳、上博、宋子、无终等地名,大布的背文为一两,小布的背文为十二朱(铢),反映出当时的衡制有所变化,原来的为两、铢所取代。前人或以为两、铢乃秦制,于是疑三孔布为秦币。今根据其他器物铭刻材料,得知战国时两、铢制在燕、赵似已实行,秦可能在其后。这种布上又多有赵国地名,为赵币的可能性较大。从传世品和出土品的情况来看,三孔布当是战国布币中最稀有的一种。
殊布 形制和小方足布相似,体形较小,首上有小圆孔。这种布也分大、小二品。大者通高约10厘米,面文较难认,一般释为殊布当(),背文为十货。小者通高约 4 厘米,面文为 四布,背文为当()。大布多出于今豫东、安徽、江苏、浙江和鲁南等地,小布极罕见。以上地区战国时属楚,故此布似为楚币。
铸造布币的范,今已陆续有所发现,如在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和北西庄两处遗址中,出土有不少铸空首布用的泥质内范;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中发现有铸造小尖足布、小方足布的泥质铸范;内蒙古包头附近,发现过几方铸造安阳小方足布的石质面范和背范。
布币-先秦布币
先秦货币是中国古代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有实物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金属铸币三种形态。
布币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207年)是先秦经济大发展时期,也是先秦金属铸币大发展时期,西周、春秋之际,在商业经济最为繁荣的东周王畿之内,出现了形体类似古代农业铲的钱,即原始布。它被认为是已发现西周时期最初形态的金属铸币,但它较为笨重。约在春秋时期至秦(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空首布应运而生。
空首布的形制大体可分为平肩弧足、斜肩弧足、耸肩尖足和平肩平足四种类型。耸肩尖足空首布较为少见,有弧裆、方裆之分,均为长銎,依其形制大小不同,亦可分为:特大型布,其特征为长銎,裆呈弧形,钱面多无文字,带有文字或图案的更为稀少,通长145毫米,身长100毫米,肩宽57毫米,足宽59毫米左右;大型布,形体似特大型布,但小于特大型布,裆较为平直,通长137毫米,身长93毫米,肩宽65毫米,钱面铭文有数字或单字,多字的较珍稀;中型布及小型布。
先秦货币上的文字繁简不同,与甲骨文、金文有着前后相承的关系。据专家统计,空首布上的铭文、符号有200多种,可分为数字、干支、地名、符号等,内容丰富,但很难判定文字和图案的含义。
耸肩尖足空首布属于春秋时期晋国所铸,图2中空首布是特大型的,是早年山西省寿阳地区出土。其较为突出的特征是,长銎呈六角形,钱面上有一类似圆形符号,较为稀少。高耸的双肩和弧形的底裆,双足尖锐,形态十分优美。此布通长147毫米,身长107毫米,肩宽61毫米,足宽67毫米,重40.6克。此种空首布是中国货币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种形式。(
布币-精品推荐
安阳布币
鱼纹空首布
王氏平肩空首布
武字斜肩弧足空首布
大型耸肩尖足空首布
三孔布
布币-相关词条
唐国通宝
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 大清铜币 乾封泉宝
祥符元宝 周元通宝 第五套人民币 大观通宝 光绪元宝
淳化元宝 第三套人民币 开元通宝 第四套人民币 祥符元宝
康熙通宝 袁世凯银元 乾元重宝 元宝 半两钱
布币-参考资料
http://special.artxun.com/20080104/3f2007b6b449a6f7474f2d0a5c29df92.shtml
http://www.taocang.com/artnews/art/xs/qianbi/4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