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苗、侗、水
笙
语都称梗。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瑶语称娄系 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历史悠久,形制多 样,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经过 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笙-字意
笙
shēng
五笔8698:TTGF 仓颉:HHQM
笔顺编号:31431431121 四角号码:88105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7B19
(形声。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同本义〖shengareedpipewindinstrument〗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说文》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尔雅》笙长四尺。《风俗通》三人吹笙,一人吹和。盖小者。《仪礼乡射礼记》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又如: 笙弄(弄笙);笙簧(簧管乐器);笙咽(笙的音质失调);笙竽(笙和竽);笙匏(笙和匏);笙筑(笙和筑);笙暖(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笙籁(笙和籁。古管乐器);笙镛(亦作笙庸。古乐器名)
笙-起源传说
关于芦笙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在重峦叠翠的苗岭山下,在清澈碧绿的清水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着一对老夫妻,阿爹叫篙确,阿婆叫娓袅,他们40岁才生下一个姑娘,取名榜雀。姑娘心灵手巧,长得比孔雀还美,比
葫芦笙
黄莺还会歌唱,苗家后生都很喜欢她,而榜雀暗地却爱上了青年猎手茂沙。勇敢的茂沙武艺高强,曾杀猛虎为父报仇,射鹰精为民除害。有一次,杀死白野鸡怪救了一位姑娘。姑娘得救了,茂沙也走远了,这姑娘原来就是榜雀,父母见到爱女无比高兴,热泪盈眶。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饭不香、容颜憔悴。多才多艺的老阿爹,采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芦笙,用它吹出优美的音调,篙确老爹又教寨子里的青年做芦笙、吹芦笙。赛芦笙那天,远近苗寨的青年都赶来参加,终于引来了头插白野鸡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认出了他,篙确老爹请他到家里做客, 榜雀精神焕发,与茂沙畅叙衷情,两人结为美满夫妻。
在锦绣的侗乡,传说芦笙始于三国时代。孔明出兵进犯侗家寨,以战鼓为号。当时侗族首领 孟获,则令人凿竹吹音,作为纠集人马、进攻或退却的信号,后来逐渐地演变为芦笙。 在一些地区的侗歌中,还记述着制作芦笙的详细过程,说是开始曾用木头削制簧片,吹不出声音来,继而改用竹子或牛角制作,虽发了音,但吹起来太费力,后来孟获的儿子从战甲上取下一些铜片,仿岩洞滴水声,将其锤得很薄,装在芦竹管上,才发出动听的声音来,从而相继制成了各种大小不同的芦笙。
笙-历史
在我国乐器史上,芦笙出现的年代较葫芦笙为晚,公元12世纪初南宋时期,芦笙的前身卢沙才见于文献记载,当然在记入史籍前还有着相当长的岁月。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有:卢沙,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乐器条中记述更详:瑶人
葫芦笙
之乐有卢沙、铳鼓、葫芦笙、竹笛。卢沙之制,状如古箫(指排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嘎其声。上述记载表明,卢沙的外形虽与排箫相似,但演奏方法却与芦笙是一致的。在广西一带的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同时存在着卢沙和 葫芦笙两种乐器。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辰、源、清州蛮农隙时,至一二百 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芦笙一词作为乐器之名,始见于明代文献。明代钱古训《百夷传》中写道: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在明代倪辂所著《南 诏野史》中,记载着进入滇中的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 终日不倦。明代田汝成的《炎缴纪闻》也有:峒人,暇则吹芦笙。明代邝露《赤雅》中也有: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即芦笙),长歌闭目,顿首踏足,为混沌舞。 清代田雯蒙斋《黔书》载:其笙截竹为管者六,通其节而栉比之,又截竹径尺,衡绾 于六管之御而吹之。
笙-演变
芦笙是从葫芦笙演变而来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葫芦性脆、不结实,又易漏气,竹簧也 容易吸湿变音。明代音乐家朱载就曾在其辨笙不宜用真匏的文章中说出了它的缺点。 在黔、桂、湘等省、区,我国少数民族的先民们,逐渐在葫芦笙的基础上,制成了木制笙斗 和金属簧片的芦笙,从而获得了较大的音量和优美的音色。在苗、侗、瑶等民族中,芦笙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了十分盛行的葫芦笙。本世纪60年代初,云南音乐工作者在西双版纳布朗族地区,曾收集到一支古老的十四管排笙,笙管分为左右两排穿过笙斗,它已不用
芦 笙
葫芦而 用竹管做笙斗,簧片也改为铜簧,其外形与宋代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的卢沙相似 。这支遗存的古排笙,足以为葫芦笙演变发展为芦笙的历史作见证。
旧社会,苗、侗等族人民受尽历代统治者的深重压迫和剥削,呻吟喘息在死亡的边缘,过着 柴火当棉袄,蕨根当粮草,松胶当灯照,赤脚当鞋跑的日子,芦笙也和它的主人一样遭到摧残。清代封建统治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不许苗胞讲苗语、穿苗族服装 ,更害怕苗族人民借吹芦笙和跳芦笙舞来聚众造反,蛮横地下令禁止吹芦笙。当统治者逐寨搜缴芦笙时,苗族同胞就把它埋藏起来,待搜缴者一过,又取出来吹奏。苗家不堪忍受反动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曾先后掀起了多次武装起义和拒粮抗款的英勇斗争。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的抗清起义中,芦笙成了进军的号角,激励着起义者前仆后继、英勇战斗。
1949年11月,苗、侗等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新生。1950年国庆节的10月3日晚上 ,苗族著名芦笙手东丹干等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在这个民族大 团结的文艺盛会上,代表贵州省文工团向毛主席敬献了一对芦笙,并表演了苗族传统的芦笙舞。毛主席观看后,欣然命笔写下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著名诗词。贵州苗族芦笙手还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过精彩的芦笙舞,受到各国人民的称赞。在中国分布广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 簧三种规格。多用于合奏以及地方戏曲伴奏。
笙-形成
笙的形成可以追朔到3000多年前。起初,笙和排箫有点相似,既没有簧片,也没有笙斗,只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后来人们逐渐给笙增加了竹质簧
管式中音笙
片和匏质笙斗,和排箫区别开来。
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头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
由于笙流传的年代久远,所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式样的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乐器制造者和音乐工作者,对笙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试制出扩音笙、加键笙等多种新品种,克服了音域不宽、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灵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里,笙有时还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
笙-分类
古时大笙称为竽,小笙称为和。西元前十五世纪殷代甲骨文上已有关于和的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的诗集诗经中也常提到这种乐器。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女娲氏风姓,有
笙的分类
神圣之德,代宓仪、立号曰女希氏,作笙黄。可之,女娲当时并无笙,只作笙中簧,此时的笙簧许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诸朝代,发展以数根的竹簧之管参差插入葫芦之干壳内制成(今云贵边疆的苗、傜民族,仍存用此种笙)。
传统笙一般为十三、十七或十九簧,经过改良后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簧等多种。现国乐团多使用三十六簧笙取代传统笙。
笙-应用谱号
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笙-构造及材质
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
使用材质:笙簧,古代用竹制,现代多用响铜;笙苗,多用紫竹制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制笙 脚以装簧片。
笙-乐器特色
古老的中国民间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在中国分布广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簧三种规格。多用于合奏以及地方戏曲伴奏。
笙-演奏方法
笙的构造,将铜制的簧片装在若干竹管下端,这些竹管插在一个木制或铜制的带有吹孔的笙斗上。吹时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开的孔,使簧片与管中气柱发生共鸣而发出乐音。演奏时,除单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后,对笙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键盘笙)等多种形制。笙的吹奏技术也有较大发展,除了用于伴奏与合奏外,已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笙-参考文献
1.中国古曲网
2.上海乐器网
3.神州乐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