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纹铜鼓②







饕餮纹铜鼓-简介



名 称: 饕餮纹铜鼓
制造年代: 商
材 料: 青铜
规 格: 高75.5厘米,长49厘米
收 藏 地: 湖北省博物馆



饕餮纹铜鼓-历史



作为打击乐器的鼓,至少在商代就已出现,在安阳侯家庄商代墓葬中曾发掘出蟒蛇皮面大鼓的遗痕。文献记载,还有以瓦为匡,以革为面的陶鼓,不过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实物。用青铜制鼓应是略晚时候的事。

商代的青铜鼓仅有两具遗存,这件饕餮纹铜鼓便是其中之一。它形似横置的桶形,上宽下窄,两侧鼓面平素无纹。鼓身上有枕形钮,下有圈足底座,以便悬吊、安放。鼓身满饰云雷纹构成的饕餮纹,其外环简化成斜角形的夔纹。两端边缘饰乳丁三列,象征蒙鼓皮所用之钉。此鼓纹样繁而不乱,简而生神,大有凝重浑厚之气。


饕餮纹铜鼓-饕餮纹




饕餮纹是一种将兽面图案化的纹饰,故也称兽面纹,饕餮本是传说中的贪食恶兽。最早把青铜器上的兽面定名为饕餮纹的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此后历代皆沿用这一名称。其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作对称形,宽鼻圆眼,横眉裂口,形象诡异神秘。商至西周的各类青铜器常以饕餮为主纹,地纹则配云雷纹。之后便日趋衰落,一般出现于器物的耳部、足部。

为您推荐

饕餮纹盉②

  【年代】:商末   【名称】:饕餮纹盉   【简介】:   商代晚期(以后) :   器形:新出现器形、、   文饰:为主,渐渐流行尾部下卷的饕餮纹   出现、勾连云雷纹、、小鸟纹   文饰风格:前段饕餮纹与蝉纹等图案开始..

商代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②

  【名称】 商代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类别】   【年代】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高:22.1cm,口径:9.1cm,足径:8.9cm   器敛口,腹微鼓,圈足,口下安双耳,足上有对称双孔。器身通体刻划饕餮纹。..

清康熙匏制饕餮纹炉②

  【名称】清康熙匏制饕餮纹炉   【类别】   【年代】清代康熙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10.4cm,口径:16.7cm,足径:15.8cm。   炉直口,丰肩,圆腹,足稍高。外壁肩部凸..

饕餮纹②

饕餮纹玉钺②

【名称】:玉钺   【类别】:玉器   【年代】:西周   【文物原属】:三门峡虢国墓地陪葬品   【文物现状】:   20世纪后半叶于河南省出土,现为河南省三门峡市馆藏。   【简介】:   长13.2厘米,宽2.7厘米,厚2.1厘米..

饕餮纹铜鼓②

饕餮纹铜鼓-简介 名 称: 饕餮纹铜鼓 制造年代: 商 材 料: 青铜 规 格: 高75.5厘米,长49厘米 收 藏 地: 湖北省博物馆 饕餮纹铜鼓-历史 作为打击乐器的鼓,至少在商代就已出现,在安阳侯家庄商代墓..

铜鼓节②

  简介   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法是大鼓对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