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②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京剧脸谱-色画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

脸谱

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这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以三块瓦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演变而来。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所谓花三块瓦,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如喜剧人物张飞、焦赞,画垂眉或蝶翘眉,笑眼窝,翘嘴以示笑口常开;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如汉朝铫期的老脸则眼窝尾部画出下垂的鬓角,其子铫刚的眼角却呈上翘之势,加上夸大的光嘴巴,一看便是血气方刚;再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幅奸白脸。可见花脸脸谱是以色定调,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傲不训、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如果从这些画法来分析,就会看出门道来了。

京剧脸谱-主要分类



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脸谱



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瓦脸。其中又再分正三块瓦尖三块瓦花三块瓦老三块瓦等。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六分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也称老脸。

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僧脸: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花鼻窝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色彩只有红白两种,形式近似整脸与三块瓦脸,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神态。

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普通元宝脸、倒元宝脸、花元宝脸三种。

脸谱



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征出发,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神仙脸:由整脸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构图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小妖脸: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小妖等角色。这两种脸谱又名随意脸。

英雄脸:英雄脸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

京剧脸谱-历史记载



脸谱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脸谱起源于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 后再戴在脸上,在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中有巫舞和傩舞,舞者常带面具。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遗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几十个青铜面具,是距今4000年前的古蜀王鱼凫举行祭祀礼仪的用品。北齐兰陵王长恭,性情勇猛武功高强,但相貌俊美像个女子,他打仗时就带上面具,以助其威。唐代歌舞《兰陵王入阵曲》里,扮演兰陵王的演员就要带上面具。这可能就是戏剧中脸谱的起源。

脸谱



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简单的符号,观念符号和表情符号,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观念或表情。到了戏里,这些符号就直接画在脸上,表达更为复杂丰富的观念和表情。唐代就有涂面的记载,孟郊在《弦歌行》里写道:驱摊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即表明了用染涂脸面表现鬼神的形象。宋代徐梦莘《三朝北门会编》的清康中秩第六卷记载了宋徽宗的两个佞臣以粉墨做优戏,口出市井浮言秽语,蛊惑皇上。宋代涂面分洁面和表面两类,花面也很简单。画了个白鼻子、红眼圈,目的务在滑稽。因为宋代杂剧中,科诨占了很大比例。元代杂剧盛行,在《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场》的大幅壁画中,出现了元杂剧正面人物中的整脸的谱式,突破了过去副净那种白底黑线的基本格调,带有某种性格的色彩。

明代已经是由昆剧演出的传奇剧的天下,表演丰富,行当分工精细,净分正净(大面)、副净(二面)和丑(三 面)。净丑都画脸谱,每个角色又有一个专谱。其底色多是根据说唱文学中的描绘或演员自己的想象设计的。如关羽的底色是红的,包公的是黑的。其基本谱式是夸张的眉眼部分。明代人留发,脸谱画在额以下,清代人留辫子,头剃到脑门以上,脸谱也画到了脑门以上。图案比例也发生了变化。与明代相比,脸谱有繁有简,底色一样。清代中叶,地方戏兴起,净丑的脸谱每一地方差别很大,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和民间艺术气息,各种地方戏约有300多个剧种,大多在18世纪以后兴起。地方戏的繁盛,使得剧目题材人物角色不断增多,行当分工更细。净行除了正净副净外,又加了武净。色彩增加了蓝、绿、黄、灰、橙。

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京剧脸谱-脸谱的图案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

脸谱

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夏侯敦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北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

京剧脸谱-脸谱的作用



脸谱的作用,除表示性格外,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

脸谱

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另一作用是距离化,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脸上的图画使观众分辨不清演员的本来面目,并且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貌很不一样,像带着假面具。这使得观众不容易入戏,避免产生幻觉,而是专心于审美和欣赏。另外,大花脸与俊扮同时上场,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生、旦的俊美之相和净丑的怪诞之容。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对观众起到兴奋、宣泄和震动作用。

脸谱不是绝对固定的,由于上演的剧目、角色的年龄、演员的脸形不同而略有差别。除此之外,演员画脸谱演出时,还有一个原则,即同时在场的诸角色,其脸谱特别是基调色彩不能犯重,如《长坂坡》中曹营八将同时上场,除张辽不勾脸外,其余七人须一人一色,不能相同。这样的目的是用不同的颜色搭配以求美观,同时要让远距离的观众不致混淆角色。净行的脸谱最为丰富复杂。楚霸王的京剧脸谱被称为无双脸,为楚霸王专用。相传楚霸王是个美男子,但因他杀人无数、性情凶暴,画成花脸;又因他是个悲剧人物,双眼处画两大块向下斜掉的黑影,明显的是副哭丧脸。项羽的脸谱底色是大白,这种色调表示奸诈、残忍。在人们的印象里,项羽是血性男儿,尤其是霸王别姬,充分显示出深厚的感情,令人难忘,但其面部只有黑白二色。

为您推荐

关维兴的水彩画京剧人物视觉艺术语言外在及内涵表现

  北京,这座迷人的文化城市,既是我国六朝古都,又是一座具有时尚气息的现代都市。繁华的街道、新潮的建筑、古老的胡同、古典的宫殿、老式的茶馆,无限的摩登元素与老北京地道的多元京味儿交织相融,构筑成了北京首都这座城..

京剧《四郎探母》――“孝”的人性美

  杨延辉在宋、辽战争中,失落番邦,一十五年,改名换姓与辽国铁镜公主结婚。后四郎闻听老母押粮草来与辽国交战,思母心切。但因两国关系紧张,无法过关,闷坐宫苑心情惆怅。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入宋营去见母..

精彩绝伦的京剧艺术与人性美学

  京剧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表演艺术,它主要以演员的唱词唱腔为主要叙事手段,加之演出舞台背景渲染和京剧演员的肢体表演等来辅助抒情,从而构成完整的艺术形态。京剧表演艺术在长期以来的舞台实践中,分为了生、旦、净、丑..

京剧《锁麟囊》――“善”的人性美

程派京剧的发展脉络

  程派京剧的成型,离不开程砚秋先生的毕生努力。在程砚秋先生幼年时原名程艳秋,后因先生所追求的艺术造诣更深所以自己更名。程先生自幼学习京剧,天生嗓音条件优越,自小登台演出。不过因为戏班师傅贪得无厌使得小砚秋唱..

传统京剧的式微以及原因

  我们所说的传统京剧是指起源于乾隆55年由四大徽班进京而形成的中国戏曲曲种。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京剧已经完全成熟,不仅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且剧目繁多,自成体系,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与地方戏相比,京剧呈现出一种无法抗衡..

京剧花旦的概述

  京剧花旦在我国京剧旦角这一行当中发展至今,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它经历了历史的重重考验,具有其独特的表演艺术魅力。花旦根据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不同又被分为“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