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德·达尔②

罗尔德'达尔(英语:Roald Dahl,1916年9月13日—1990年11月23日),是挪威籍的英国杰出儿童文学作家、剧作家和短篇小说作家,作品流传于大人或小孩中,极为知名。
  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查理与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詹姆斯与大仙桃(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玛蒂尔达(Matilda)、女巫(The Witches)、吹梦巨人(The BFG)和Kiss Kiss。
  一、生平
  罗尔德'达尔在1916年9月13日出生于韦尔斯卡地夫的兰达夫,罗尔德的父亲是哈拉尔德'达尔(Harald Dahl),母亲是苏菲'玛德莲'达尔(Sofie Magdalene Dahl),都是挪威人。达尔一家在1880年代由挪威迁往卡地夫。罗尔德是因一个当时挪威的民族英雄北极探险家罗尔德'亚孟森而得名的。他在家中跟他的父母及姊妹说的是挪威语。达尔和他的姊妹在卡地夫挪威水手的教会施洗及命名,那里是他们父母上的教会。
  在1920年,罗尔德3岁的时候,他7岁的姊姊艾丝翠得(Astrid)死于盲肠炎。大约一个月之后,他父亲死于肺炎,时年57岁。他的母亲虽然可以选择回到挪威与亲戚一起生活,但她还是决定留在英国,因为罗尔德的父亲生前一直十分希望他的儿女能在英国接受教育,他认为英国的教育是最好的。
  罗尔德最初就读于天主教兰达夫学校(Llandaff Cathedral)。8岁那年,他和四个朋友放了一只死老鼠在“吝啬又讨人厌”的普莱契太太(Mrs. Pratchett)店中的糖果罐里,校长为此打了他们一顿。
  于是,罗尔德被转到一所寄宿学校,但在那里他过得非常不愉快。他十分想家,几乎每天都会给家里写信,不过他从来都没有在信里显示出他的不开心。在母亲去世后,他才发现她收藏了所有当时往来的信件。
  在德比郡的立普顿公学,他是级长的小跟班,在他的早年比较重要的一部份中,他拥有了他自己的小书桌。他的个子很高,在成年后有1.98米,他擅长运动,因而成为学校的壁手球和回力球队的队长,还是学校足球队的成员,这令他十分受人欢迎。那个时候,他逐渐喜欢上了摄影。在他就读这所学校期间,吉百利食品公司(Cadbury),一家巧克力制造厂,偶尔会寄新的巧克力产品到他的学校让学生测试味道。达尔常常想自己发明一些新的巧克力,希望得到吉百利食品公司的赞扬,而这也触发了他的灵感,并以此写出他的第三本书,《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都会在暑假时回他父母亲的祖国挪威,多数时间都是去享受海岸边的峡湾。他自传体的作品,《男孩:我的童年往事》(Boy: Tales of Childhood)就主要是讲述那段童年时光。
  在完成学业后,他用了3个月在纽芬兰与一个称为公学探险组织(Public Schools' Exploring Society)的队伍远足。在1934年7月,他加入了壳牌公司(Shell Petroleum)。经过2年在英国的训练后,他被调到坦葛尼喀(今属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他与其它两位雇员前往那里,居住在达累斯萨拉姆外围地区的高级房屋,有着一个厨师和私家仆人。在工作上,他得横越坦葛尼喀提供石油给顾客,他曾在途中遭到树眼镜蛇、狮子和其它野生动物的袭击。
  1、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1939年的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逼近的时候,有一个计划要将在达累斯萨拉姆的数百个德国人包围。达尔和14个达累斯萨拉姆的英国人,在坦桑尼亚被任命为军官,每人指挥一组英皇非洲步枪队(King's African Rifles)民兵。达尔对此和包围行动感到十分焦虑不安,但他还是完成了这命令。
  之后,在1939年11月,他加入了皇家空军。在经过达累斯萨拉姆到奈洛比的600公里车程后,他获许与其它20个人进行飞行训练,他们当中有17人后来死于空战。他以DH虎蛾式飞机(De Havilland Tiger Moth)进行了7小时40分钟的单飞实习。在他的飞行过程中,他十分享受鸟瞰那些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他继续往伊拉克巴格达附近皇家空军的海本尼亚空军基地(RAF Habbaniya)进行高级飞行训练。驾驶6个月霍克哈特式双翼飞机(Hawker Harts)后,他成为了一个空军少尉,被分派到皇家空军第80中队,驾驶老式的“斗剑者号”(Gladiator)。达尔在知道自己不会为空战而受训,甚至不会接受驾驶“斗剑者号”的训练时感到十分惊讶。
  在1940年9月19日,达尔被命令驾驶他的“斗剑者号”由埃及的Abu Suweir到阿米利亚补给燃料,而后又到利比亚Fouka第二次补给燃料,再飞往马特鲁港南方30公里的第80中队小型机场。在最后一段航程,他找不到小型机场,而且夜色将近,燃料愈来愈少,他被迫试图降落在沙漠中。不幸地,起落架撞上巨砾,令飞机坠毁,他的头骨挫伤,鼻子陷到脸颊之中,两眼受伤。他勉力把自己拖出那燃烧着的飞机残骸。后来,他在第一本出版的作品(后叙)中提及过这一次飞机坠毁的事。皇家空军发现这一次飞机坠毁是因为达尔被通知的飞行地点完全错误,达尔错误地飞往英国与意大利势力范围间的缓冲地带,因而导致这次事件的发生。
  达尔获救并被送往马特鲁港(Mersah Matruh)的急救站。他在那里恢复了知觉,但他的视觉没有同时恢复。之后他被送到了亚历山大港的皇家海军医院。他爱上了那里的一个护士,玛丽'威兰(Mary Welland),也是他8星期后恢复了视力后第一个看到的人。(在他还未能看见的时候只是爱上她的声音。恢复了视力后他决定不再爱她了)医生们说他再也没有机会飞行了,但在1941年2月,他被送往医院的5个月后,他被允许离开,又投入飞行工作。
  在这时候,80中队在靠近希腊雅典的Elevsis,配备好霍克型的飓风式战机在希腊之战中与英国远征军并肩作战。他在1941年4月驾驶另一种战机代替飓风式战机飞越地中海,他只有少许操作指南和7小时的练习时间。在这个战争的阶段皇家空军只有18架战斗机在希腊,14架霍克型的飓风式战机和4架布伦海姆轰炸机。
  4月15日,他在高昔斯(Chalcis)进行了他的第一次空战,与四架正在攻击船只的轰炸机对战,并操纵他的飓风式战机打下一架容克88型俯冲轰炸机。在4月16日的另一场空战中,他打下了另一架容克88型俯冲轰炸机。在4月20日达尔与空军中队长及他的朋友戴维'库克(David Coke)继续参与雅典之战,打下一些敌机。
  在德国仍在对雅典进行压制时,达尔奉命撤回埃及。
  80中队重新被召集到巴勒斯坦的海法(Haifa)。有四个星期,达尔每天都得进行飞行任务,在6月8日他打下了敌方的侦察型波泰63型战斗机;6月15日,打下了敌方的容克88型俯冲轰炸机,但之后他开始头痛,而且在飞机急速转向或变速的时候,产生短暂失明或昏眩的症状,他因此退役回到英国。这时他的军阶是空军上尉。
  1942年,他在被调往华盛顿后开始写作。他第一本出版的作品是Shot Down Over Libya,描述他「斗剑者号」的坠毁事件,在1942年8月1日发表于《星期六晚报》(Saturday Evening Post)。福雷斯特(C.S. Forester)原先是希望达尔能先写一点皇家空军的趣事,他再加以润饰使其更具故事性。不过当福雷斯特读了达尔给他的故事后,他决定内文不需再经任何修改。原本的标题是 A Piece of Cake,后来的标题更具戏剧效果,但忽略了飞机坠毁与敌方行动毫无关系的事实。
  在战争期间,福雷斯特在英国信息服务(British Information Service)工作,并为同盟国撰写宣传文宣,主要在于宣传美国人的消耗。这让达尔加入了间谍活动,隶属于英国安全协调处(British Security Coordination),他的上司就是以勇敢闻名的加拿大间谍头子威廉'史蒂芬逊(William Stephenson,或称Intrepid)。在战争期间,达尔提供华盛顿的情报给史蒂芬逊。当达尔回到英国,由于大使馆官员怀疑他对国家的忠诚,令他受到不合理的对待,达尔回忆道:“那些大男孩把我一脚踢出(情报单位)。”(大男孩此指年轻或经验不足的官员)。史蒂芬逊之后晋升了他的官职,并把他送回华盛顿的工作岗位。战后,达尔写了一些关于神秘组织的历史,他和史蒂芬逊即使在战争结束数十年后仍然维持着朋友关系。
  战争完结时,达尔是皇家空军的中校。他5次空战胜利的记录经由战后调查证实,轴心国的记录也可以与此互相对照证实。
  2、后期的生活
  ①家庭
  达尔曾与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的美国女演员派翠西亚'纳阿尔(Patricia Neal)共度了30年的婚姻生活(1953年-1983年)。他们有5个孩子:奥莉维亚(Olivia,7岁时死于麻疹)、泰莎(Tessa)、西奥(Theo)、欧菲莉亚(Ophelia)和露西(Lucy)。
  当西奥4个月大的时候,坐的婴儿车被出租车撞到,导致他的脑袋受到重伤,得了脑水肿,眼睛也几乎瞎掉。罗尔德为此与几位专家共同研究出了WDT(Wade-Dahl-Till),一种可以使症状减轻的医疗品。西奥因而康复,之后顺利长大成人。
  1965年,派翠西亚'纳阿尔在怀着第五个孩子露西时,曾三度中风。罗尔德试了各种方法让她慢慢地康复过来,中风一年后,纳阿尔又能重新行走、说话了,他们在1983年离婚。他其后娶了芙莉希蒂'克罗斯兰(Felicity Crosland),这场婚姻就一直延续至罗尔德逝世为止。
  欧菲莉亚'达尔与医生保罗'法默(Paul Farmer)共同建立了健康伙伴(Partners in Health),一间旨在为那些贫困的小区提供医疗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她同时也是该组织的负责人。露西'达尔,是洛杉矶的一个剧作家。泰莎的女儿苏菲'达尔(Sophie Dahl,罗尔德作品吹梦巨人中的伙伴的灵感来源)是一位知名的模特儿与作家。她描述外祖父为“非常特别的人—非常强壮、总是处于主导地位……他不像米佛姊妹的父亲在屋子中大声叫喊,取而代之的是确凿而有把握的形式。”
  ②反犹太主义
  达尔宣称他是反犹太主义者,为此他在以色列遭受到联合抵制。
  1983年夏,他在《文学评论》写了一篇书评,批评通利'克里夫顿(Tony Clifton)发表在《新闻周刊》的《God Cried》——一本具高度争议性、描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图画书。达尔的批评指出在1982年6月的黎巴嫩战争时,“我们都开始恨以色列人”。这本书容易使读者采取极端的反犹太立场。根据传记作者杰瑞米'特雷格罗恩(Jeremy Treglown)的说法,达尔起初写了“我们都开始恨犹太人”,但《文学评论》的编辑基连'格林威(Gillian Greenwood)把达尔写的“犹太人”改为“以色列人”。根据此版本的译文,达尔顺理声称:“我不是反犹太主义者。我是反犹太复国主义者。”据称,达尔认为由于发表这些反犹太的言论,使自己不能成为一直很想当上的爵士。根据在2003年披露的政府文件所示,达尔曾经在1986年拒绝接受不列颠帝国官佐勋章,理由可能正是因为他太想要获得爵士头衔。
  根据至少两位传记作家的说法,在达尔为自己的批评作辩护时,他告诉一位记者:“犹太人有一种特性,他们挑起仇恨……我的意思是,无论在任何地方反对任何东西,总是会有个原因;即使是像希特勒般可鄙的人也不是没有原因地选择他们的。”但是根据特雷格罗恩的说法,达尔仍旧与犹太人朋友私下保持友谊。
  在晚年,达尔偶尔试图淡化一些对于反犹太主义的指责,在作品《单飞》(Going Solo)中,有一些插曲同情地描写了德国犹太人的流亡者;主张也与之前不同,宣称他反对的是不公正,而不是犹太人。他从不曾从他对于以色列强硬的立场退缩,但是在1990年,离他逝世不远之前他告诉英国独立报:“我无疑地是反以色列的,且我逐渐成为反犹太主义。”
  ③逝世与遗产
  1990年11月23日,罗尔德'达尔于自宅死于一种罕见的疾病,白血病前期并发症(myelodysplastic anaemia),享年74岁。遗体葬于其所属教区的墓地。据他的孙女表示,家人为他举办了一场北欧海盗式的丧礼。陪葬物有snooker游戏、红葡萄酒、巧克力糖、HB铅笔和电锯。为了纪念他,于靠近艾尔斯伯里的白金汉郡郡立博物馆内设立了罗尔德'达尔儿童画廊。
  2002年,一个韦尔斯首府加的夫的地标,Oval Basin plaza,将名称更改为“罗尔德'达尔广场”(Roald Dahl Plass)。 “Plass”即挪威语中的广场,这也是对于作家挪威籍的认同。也有许多呼声要求在公众场合为他竖立永久性的雕像。
  达尔对神经学、血液学和文学的慈善捐赠在他过世后,持续由其未亡人藉由“罗尔德'达尔基金会”来给予赞助。在2005年6月,“罗尔德'达尔博物馆与故事中心”为了纪念罗尔德'达尔在文学上的贡献于Great Missenden开幕。
  二、写作
  藉由福雷斯特所激发的灵感,达尔出版了第一本作品 Shot Down Over Libya (后改名为A Piece of Cake),描述关于他在战争时期的历险故事。这篇故事被《星期六晚报》以900元买下,这带领他走向成为作家的道路上。耸动的书名其实与事实并不符合:达尔不是被射伤,而是在缺乏燃料的迫降时撞击地面而受伤。
  他的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是《小顽皮》(The Gremlins),内容讲述一种出现在RAF传统民俗中顽皮的小动物。华特'迪斯尼曾有意将其改编为电影,但终就没有成功,书于1943年出版。达尔继续创作一些20世纪儿童喜爱的故事,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玛迪达》和《怪桃历险记》。
  他在创作可怕而恐怖的成人短篇故事方面亦十分成功,往往都有黑暗的幽默意识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很多本来发表在美国杂志,就像妇女居家杂志(Ladies Home Journal)、哈泼杂志(Harper's)、花花公子和纽约客,达尔之后将这些文章收录于文选集中发表,作品获得了全球性的赞赏。达尔写过超于60个短篇故事,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目,但只有一部分在他死后出版成书(见罗尔德'达尔短篇故事列表)。他的故事亦给他带来了三个爱伦'坡奖:在1954年,Someone Like You;1959年,故事The Landlady;1980年,以Skin电影为基础写作的的短篇故事Tales of the Unexpected 。
  他较著名的成人小说,吸烟者(The Smoker),或称Man from the South,拍摄成影集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并改编成1995年电影Four Rooms中昆廷'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的部分。他的短篇故事集Tales of the Unexpected 成功地改编为同名的电视影集。短篇故事中有一部分经猜测是出自于他虚构的叔叔奥斯沃的日记,这些故事中的主角,一位富有的绅士。
  在达尔相较之下比较没那么成功的1960年代,他开始写电影剧本。其中两部由伊恩'弗莱明(Ian Fleming)改编为小说:詹姆士'庞德(James Bond)的You Only Live Twice和Chitty Chitty Bang Bang。他也改编自己的作品,如《威利旺卡与巧克力工厂》(Willy Wonka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与妻子芙莉希蒂合着的Memories with Food at Gipsy House于过世后在1991年出版,书内穿插着食谱—家人与达尔共同回想与沉思出的、以喜爱吃的食物为主的食谱,如巧克力、洋葱和红葡萄酒。
  他的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的插图都是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画的。
  达尔的儿童文学作品常常从一个小孩的观点记述,通常会包括成人反派角色—憎恨并虐待小孩的人,至少有一”好的”大人来减轻反派角色带来的影响(据一份或许遭到滥用的参考文献,达尔常将其在寄宿学校的经验融入作品中)。内容大多包含黑色幽默、古怪的情节和可怕的暴力。《女巫》与《玛迪达》即套用了这个公式。《吹梦巨人》遵守并加以推广这个公式:“好巨人”(the BFG或Big Friendly Giant)代表那些“好的”大人的原型,而其它巨人代表着“坏的”大人。这公式也出现在一部分达尔的剧本中,如Chitty Chitty Bang Bang。阶级意识的主题,如以是否带面罩决定身份地位,也出现在一些作品中如《狐狸爸爸万岁》(Fantastic Mr Fox)和《咱们是世界最佳搭档》(Danny, the Champion of the World)。在达尔书中的另一特色是,肥胖的角色通常会是儿童,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古鲁(Augustus Gloop)、《女巫》的布鲁诺'詹金斯(Bruno Jenkins)和《玛迪达》的布鲁士'波格托(Bruce Bogtrotter),不过这也有例外:有一位“巨大”的要角Aunt Sponge出现在《怪桃历险记》。
  达尔的母亲常常给他和他的姊妹们说故事,说关于传说中的巨人和其它虚构的挪威的东西,因此有一些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吹梦巨人》等都会出现这些巨人等虚构之物。
  三、作品列表
  1、儿童文学作品
  ①儿童故事
  1943年:捣乱小精灵(The Gremlins)
  1961年:詹姆斯与大仙桃(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1964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1966年:魔法手指(The Magic Finger)
  1970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
  1973年: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Charlie and the Great Glass Elevator),《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续集。
  1975年:世界冠军丹尼(Danny the Champion of the World)
  1977年: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 and Six More
  1978年:大大大大的鳄鱼(The Enormous Crocodile)
  1980年:蠢特夫妇(The Twits)
  1981年:小乔治的神奇魔药(George's Marvelous Medicine)
  1982年:好心眼儿巨人(The BFG)
  1983年:女巫(The Witches)
  1985年:长颈鹿、小鹈儿和我(The Giraffe and the Pelly and Me)
  1988年:玛蒂尔达(Matilda),或译《小魔女》
  1989年:喂咕呜爱情咒(Esio Trot)
  1991年:The Minpins
  1991年:The Vicar of Nibbleswicke
  ②儿童诗歌
  1982年:Revolting Rhymes
  1983年:Dirty Beasts
  1989年:Rhyme Stew
  2、成人小说
  ①长篇小说
  1948年:Sometime Never: A Fable for Supermen
  1979年:超完美情夫(My Uncle Oswald)
  ②短篇小说集
  1946年:Over To You: Ten Stories of Flyers and Flying
  1953年:Someone Like You
  1960年:Kiss Kiss
  1969年:Twenty-Nine Kisses from Roald Dahl
  1979年:达尔惊奇小说选一:南美怪客(Tales of the Unexpected)
  1974年:Switch Bitch ISBN 0 1400 4179 6
  1980年:达尔惊奇小说选二:开罗艳遇(More Tales of the Unexpected)
  1978年:罗尔德'达尔精选集(The Best of Roald Dahl)
  1983年:罗尔德'达尔的鬼故事(Roald Dahl's Book of Ghost Stories)
  1989年:啊,美妙神秘的生命(Ah, Sweet Mystery of Life: The Country Stories of Roald Dahl)
  1991年:达尔短篇故事集(The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of Dahl)
  1986年:Two Fables
  1997年:The Great Automatic Grammatizator
  2000年:The Mildenhall Treasure
  2006年:Roald Dahl: Collected Stories
  3、非小说类
  1984年:好小子—我的童年故事(Boy – Tales of Childhood)至16岁的生平数据,尤其在20世纪初在英国的学习生涯。
  1986年:单飞(Going Solo)自传的续编,记述了他在贝壳石油公司和在坦尚尼亚战前的工作。
  1986年:Measles, a Dangerous Illness
  1991年:Memories with Food at Gipsy House
  1991年:Roald Dahl's Guide to Railway Safety
  1993年:My Year
  1993年:The Roald Dahl Ominibus
  4、剧本
  1955年:The Honeys 创作于百老汇长亩剧场。
  5、电影剧本
  1967年:You Only Live Twice
  1968年:Chitty Chitty Bang Bang
  1971年:The Night Digger
  1971年:威利。旺卡与巧克力工厂(Willy Wonka ' the Chocolate Factory)

为您推荐

素素②

  姓 名: 素素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55年4月2日   民 族:   现为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大连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连日报高级编辑。   已出版的散文..

陈映真②

  陈映真(1937年10月6日— )为台湾作家,原名陈永善,笔名许南村,台北县莺歌镇人。。   陈映真生于苗栗县竹南镇中港,笔名“陈映真”原是陈映真早逝的孪生小哥的名字。陈于1957年成功高中毕业后考取淡江英专(即今)英语系,1..

李觏②

  李觏(1009~1059) 思想家、诗人。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南城在盱江边,李觏在此地创建盱江书院,故世称盱江先生。他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仁宗皇祐初(10..

姚莹②

王永生②

1.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0-1991   民 族:   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上海中国语言文学系。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

白木②

  白木,男,原名蒋学军,1983年出生于湖南新田。曾游历全国,96写诗至今。   镜子中的雪景   在寂静无声的镜子前   我总想藏住自己的无声无息   它不说话   我也不回答   把阳光从户外牵扯进来   你越无声,..

唐颖②

【1上海电影制片厂编辑】  唐颖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55   民 族: 汉族   生平   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市中文系。历任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中文教师,上海市青年社交杂志社编辑,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