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周 战国哲学家
原文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②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③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tú)④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水岸边钓鱼,楚王派了两位大官先去表达心意,(他们对庄子)说:“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庄子拿着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楚王派人用丝绸盖着它装进竹箱供在庙堂里。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尸骨来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爬行在污泥中呢?”
两位大官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烂泥里爬。”
庄子说:“请回去吧!我要拖着尾巴爬行在污泥中。”
注释
①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濮水,水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②使:派。
③曳:拖。
④涂(tú):泥。
5.往矣:走吧!
6.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装在竹器里
7.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8.顾:回头看
9.曳:拖
10 涂:泥
11.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意义: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文学手法
《庄子钓于濮水》主要运用设喻说理的手法。庄子把自己比作“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的龟”,以阐明追求自由的思想,不愿意与朝廷的人同流合污拒绝了楚国的委托。作者想象奇特,比喻形象生动,极具表现力,文中虽无一句直接说理,却能让读者顿悟所喻之意蕴。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时期宋国蒙(今蒙城县,又说今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是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和。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他说过这样一句话'道之真以治身',就是说,道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用来养身的.在这篇文章中,集中体现了庄子这一思想:庄子拒绝到楚国做高官,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也不愿让高官厚禄来束缚自己,让凡俗政务使自己身心疲惫,这种处世行为与庄子顺乎自然修身养性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
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
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
现存33篇。《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
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