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奥贝·祁克果②
生平
祁克果生于哥本哈根一个富裕家庭,在众兄弟姊妹中最年幼。祁克果的父亲早年是一个乡下农民,后来白手兴家成为城中暴发户,并与富豪之女结婚,挤身哥本哈根的上流社会。后来其妻去世,祁克果之父另娶家中女雇为妻,并在老年得幼子索伦·祁克果。
祁克果的父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所有丹麦人一出生就自动成为路德会信徒),本身受正式教育不多,但勤于自学。他性格忧郁,且深信自己因早年不虔敬的行为而受到神的咒诅(而且祁克果大部分兄长、姊姊活不过三十四岁──那是耶稣被钉十架的年龄),对祁克果管教──特别是宗教教育──非常严厉。祁克果深受父亲影响。另一方面,祁克果自少生活富裕,但体弱多病,且跟兄长相处不融洽。种种因素造成祁克果忧郁的性格。
1830年,祁克果开始学习心理学及哲学,并于翌年开始准备攻读神学学位。但于1834年他的宗教信仰陷入低潮,生活变得糜烂,直至1838年才恢复过来。1840年他完成学位考试、同年向维珍妮·奥逊(Regine Olsen)求婚,并于1841年取得在其他学系等同博士的哲学硕士学位。
1841年,祁克果觉得到自己不可能摆脱忧郁,更不可能有美满婚姻,于是最终决定跟维珍妮解除婚约。这对他日后创作生涯影响深远。及后他成为活跃作家,以不同笔名出版多部不同文学、哲学作品。他一生大力批评丹麦教会及反对当时得令的黑格尔哲学,并致力反思神学。
1855年祁克果于哥本哈根一家医院逝世,至临终时仍不肯接受丹麦教会的圣餐,也不肯让教会参与其丧礼。
哲学思想
祁克果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其哲学的中心思想基本上可以说是“如何去做一个基督徒”。他对当时社会上的小信风气深恶痛绝,多番撰文攻击。
他认为人们并不能透过客观性获得真理,而真理只能透过主观性呈现,所以他反对传统哲学将真理当成客观知识那样地追求。他亦反对教条主义(包括反对基督教的教条主义),故不愿将自己的思想写成哲学理论,而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并以多个不同笔名出版作品。
存在的层次
祁克果将人的存在描述成三个不同层次:感性、理性和宗教性。感性的人或是享乐主义者、或是热衷于生活体验的人,他们主观而具创造力,对世界没承担、没责任,觉得人世间充满可能。理性的人则是现实的,对世界充满承担和责任,清楚明白人世间的道德、伦理规条。因此,有别于感性的人,理性的人知道这世界处处设限,充满著不可能。面对不可能,理性的人就只有放弃,并永远为失去的东西而悲伤。这个时候,人只有靠著“信心的一跃”进入宗教性,相信在无限的神中凡事俱可能;尽管理性上非常明白事情的不可能性,但正正只有信仰荒谬,人才能重获希望。
在《恐惧与战栗》中,祁克果思考旧约中“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听从神的指示杀子作燔祭的故事。他认为如果亚伯拉罕不在乎自己的儿子生死、没有道德伦理以至亲情的心理挣扎,或者认为听命于神而杀子是一种道德规条,他的所作所为就毫无意义。亚伯拉罕的行动的价值在于他从理性跃进宗教性,信仰神的大能、信仰荒谬,相信凡事可能、奇迹会出现(结果神在最后关头遣天使阻止亚伯拉罕杀死儿子)。祁克果认为,不通过理性的话,是不会有信仰的。
绝望的阶段
在《致死的疾病》,祁克果认为绝望是不接受自己不想要的自我、最终“失去自我”,认为这也就是基督教所讲的原罪。绝望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绝望、也不一定感到痛苦。最低层次的绝望在无知的人,一心只知世俗物事;这类人没有自我意识,不认识自我的永恒性,更不知道自己陷于绝望。另一些人意识到自己为渴望得到某些世俗物事而绝望,但仍没有自我永恒性的意识。另一些人开始意识到自我、永恒性,也意识到自己为世俗物事而绝望的软弱,为此他们也就不愿接受这个自己,结果陷入另一种绝望。再进一步,一些人决定接受软弱,听天由命,承认自己的永恒性。进而,他们要愿意接受当前的这个自己。他们可能选择靠著“信心的一跃”重获希望,脱离绝望;可是他们也可能选择视绝望为最终真理,将自己置于永恒的绝望中。
于是,人在不同存在层次也就有不同的绝望。感情的人为世俗物事而绝望,理性的人也就为拒绝自我或选择视绝望为最终真理而绝望。信仰是脱离绝望的唯一方式,选择信仰也就是实现自我的唯一法门。
祁克果与存在主义
很多人认为祁克果是存在主义的先驱。无疑,后来20世纪的存在主义者如沙特、卡缪等深受祁克果哲学的影响,但如果存在主义的定义包括否定人的本质与灵魂存在,那么祁克果本身就不大可能是存在主义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