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②
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字遂卿﹐一作穗卿﹐号别士﹑碎佛。浙江杭州人。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吏地知识和自然知识。
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曾官礼部主事﹑泗州知州﹐充两江总督文案。入民国﹐一度退居﹐後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平图书馆馆长﹐早年﹐曾与梁启超﹑谭嗣同在一起研讨“新学”。又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和政治思想﹐对戊戌变法起了推动作用。变法失败後﹐思想消沉﹐在政治上靠近洋务派。民国初﹐曾参与发起“孔教公会”。
他用进化论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所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颇有影响。胡适读过该书之后,“深佩夏先生之功力见地”(胡适日记1930年8月14日)。鲁迅评价说:“我们不必看他另外的论文,只要看他所编的两本《中国历史教科书》,就知道他看中国人有怎样地清楚”。(《谈所谓“大内档案”》,收于《而已集》)。今人评价为“20世纪新式中国通史的第一部成名作”(《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作者:王家范 )。
夏曾佑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之一。光绪二十二﹑三年(1896~1897)间﹐他写过一些“挦扯新名词以自表异”(《饮冰室诗话》)的“新诗”﹐杂用佛﹑孔﹑耶三教经典语和科学名词﹐尝试以旧体诗的形式表现“新学”的内容﹐虽然幼稚﹐却是一种探索的努力。其诗今存200 馀首。早年作品表现了对时局艰危的哀伤与懮虑﹐如《浩吾襄孙饯别海上酒楼》其十四﹑《哭谭复生》和《出都和青来》其二等﹐後者说:“八百馀年王会地﹐垂杨无语为谁春﹖”此後所作大都渗透著往事如梦﹑前途茫然的消极情绪﹐反映了一个时代落伍者的心境﹐如《己亥除夕》其二﹑《箱根重晤任公》﹑《上海赠麦孺博》等。曾佑写诗不规唐模宋﹐能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夏曾佑的诗﹐除散见於当时报刊外。有《夏别士先生诗稿》(传抄本)﹐原为夏氏外甥朱义康录其遗诗所成﹐共100馀题﹑200馀首。《饮冰室诗话》引述的夏曾佑诸诗﹐与《诗稿》所收文字略有出入。梁启超所举七绝“冰期世界太清凉”﹐由《诗稿》得知系《杂诗》26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