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君
北京电影学院 1982级表演系演员。男,(原名赵军),山东济南人。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主演影片《雷场相思树》,获得1987年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第三届学会奖。出演影片《血色清晨》,获得1991年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第七届学会奖。出演《看车人的七月》获2003年第23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主要电影作品:《狂》、
《血色清晨》
《雷场相思树》
《索伦河谷的枪声》
《大捷》
《吴二哥请神》
《看车人的七月》
电视剧作品: 《北洋水师》
《死水微澜》
《大清药王》
《人间正道》
《南行记》
《白银谷》
《金粉世家》
《都市外乡人》
《曹操与蔡文姬》
《戈壁母亲》
《都市外乡人》
《第2面》
《活着真好》
《沉星档案》
《冲出绝境》
《铁鹰行动》
《电影厂的招待所等》
《隐姓埋名》
《大镇反》
和屠居华 孙周 孙松 王鸿海 苏舟 王小列 邵兵 娜仁花 王兴东
穆德远 苗圃 吴天明 马精武 夏钢 刘孜 肖雄 李少红 刘信义 等一大批优秀演员为校友。
赵君在很多电视剧,电影中都出演反面角色,但在《最后的骑兵》中 扮演骑兵连长常问天,
“坏事”做尽此番“革面”裴艳
经常在影视剧中演坏人的赵君终于在《最后的骑兵》中做了一次好人,赵君说,在一个悲壮的故事里,塑造一个自己中意的军人形象,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
记者:你在剧中饰演男一号常问天,这个角色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赵君:感觉剧本写得还可以,我主要是对常问天这个人物感兴趣。他比较朴实,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军人形象,服从、奉献,有军人的那种劲,起码说是我想象中的军人形象。
记者:说起演军人形象,会让人想起你刚刚出道时出演的影片《雷场相思树》,后来你演现代军人不太多。当然,去年你在《江山》中演的也是一个军人,但那是解放初期的军人,和现代军人还是不太一样。
赵君:从《雷场相思树》后,我基本没有拍军事题材作品,主要是演了一些坏人,因为找我拍军事题材的人也少。要说常问天和当年《雷场相思树》中的那个战士,是不一样的,那个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不一样,年代也不一样。这个是在大山里的军人,他对军队有特殊的感情,而我在《雷场相思树》中演的还是一个后进战士。当然,作为军人来说有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当祖国需要你献身的时候都会去服从,时代背景不一样,身份也不一样。
记者:演这样一个角色,对你来说有没有难度?
赵君:难度不能说没有,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演完《江山》后,我又演了个坏人。其实,我觉得我的骨子里有军人的一些东西,我的父亲就是军人,所以我向往塑造一些军人形象。这次编剧给我提供了一个空间,感觉非常好,他不是用大道理,不是胡侃,包括对爱情的态度等等,总之确实像大山里出来的军人。
记者:《最后的骑兵》大部分的镜头是在大西北的无人区拍摄的,拍戏时应该很艰苦?
赵君:确实很苦,碰到了地震,有季节的变化,是我这几年拍戏中比较苦的戏,但非常值得。我认为必须用真情去塑造角色,才能打动观众,要是玩票可能就不能很准确地塑造角色,即使是演坏人,也得用真实的感情去塑造,即用他的情感、他的思维去处理。
戏外:当然,戏外的赵君肯定是个好人,不仅朴实平和,而且喜爱运动。他在电影学院参加了一支篮球队,四五年间每逢星期三、星期六就去打打篮球,和管虎、张建栋、孙松、张丰毅等老朋友一块儿出出汗,等着哪天打得太好了,没准要上调国家队去呢。赵君戏称自己这支球队是电影学院“老年队”,他职司组织后卫,挺满意自己的水平,大话不说,“反正能抓住球”。
附:赵君的粉丝论坛:赵君中文网http://zhaojun.5d6d.com/
赵君的粉丝QQ群号码:4687157(加入时请注明是赵君的FANS)
2、赵君
翻译家,作家。副译审,男,,1945年12月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笔名赵邃儒、钟 颖等。1967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专业。原任职于辽河油田勘控开发研究院。中国作家协会辽宁省分会会员,辽宁省翻译学会理事,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主要业绩:在从事本职工作中曾先后20余次获省部级、司局级、县团级科技进步奖。用日文写作《私和藤本先生》。1982年获NHK放送协会日中关系正常化十周年优秀作品奖;《我·妻子·家》199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译《电脑时代的理性》199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女人这样不美丽》、《为了培养美丽的爱情》、《交际风景中的女性》三书2001年1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与人合泽《透光之树》2001年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合计已逾百万字。至今已有作品、译文300余篇45万字左右发表在国风(包括港、台、澳)逾百种报刊上。现正在完成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预约的约百万字的《完美男性系列丛书》的多部书稿。3.赵君
【姓名】:赵君【年代】:现代
【家乡】:江苏·宜兴
【类别】: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艺师
【人物简介】:
赵 君,青年陶艺家,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69年生于陶都宜兴,1988年从艺,经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进修班深造,十多年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方.圆筋纹各有色,尤其方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近年来又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师徐汉棠在传统上的指点,作品多次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