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靖华②

  曹靖华(1897年8月11日—1987年9月8日),原名曹联亚,五里川路沟口村人,翻译家、、,教授。1919年在省立第二中学求学时,投身于。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俄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1年底回国,在北京大学旁听,与许钦文、柔石、胡也频等租住北大沙滩附近。1924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7年4月,重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1933年回国,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39年去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主编《苏联文学丛书》。1948年应聘赴北平清华大学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顾问等职。1959年一1964年,任《世界文学》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担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鲁迅博物馆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会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1987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国人民友谊勋章.他的第一部译作是契诃夫的独幕剧《》,经推荐,在杂志《新青年》上发表。此后陆续翻译近30种苏联文学作品。60年代后,还写了许多散文。
  曹靖华与鲁迅
  鲁迅先生是曹靖华的挚友。鲁迅曾撰写《河南卢氏先生教泽碑文》,盛赞其父曹植甫的教育功绩,后收录于《且介亭杂文集》。这是鲁迅先生全部著作中仅有的一篇碑文。
  曹靖华故居
  曹靖华故居,位于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路沟口。其建筑为农村的土木结构庭院。有两道门,十四间房屋,其中房四间,东西厢房个三间,二门外有东西耳房各两间。为纪念曹父而建造的“尊师亭”和“教泽碑”位于五里川中学校园内。“尊师亭”与“教泽碑”与1985年9月4日竣工,9月6日揭幕,1993年被评为三门峡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曹靖华写作风格
  曹靖华的散文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往事漫忆,一类是即景抒情。而往事漫忆类的作品,是其散文创作中分量最重、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散文。尤其对白区文学活动与革命活动的回忆和对鲁迅、瞿秋白等革命先辈的缅怀,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是写得很美的散文。如《素笺寄深情》、《道是平凡却不凡》、《好似春燕第一只》、《无限沧桑话遗简 》、《望断南飞雁》、《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等。其中《望断南飞雁》是代表作。它抒写作者听到鲁迅逝世的消息后,似信非信,疑为“谣言”,而晚报却证实了这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于是“我”在无边的深痛中回忆此前两封先生来信的情景,并叙写翌日清晨课堂举行的特殊追悼会;而当“我”回到家里却收到鲁迅先生亲自付邮的最后一信——先生的绝笔,更使作者陷入巨大的悲恸之中。作者以“望断南飞雁”的茫茫思绪作为经线,以噩耗传来后的深沉悲恸作为纬线,交织成炽热抒情的乐章,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即景抒情类的散文,主要指“云南抒情”、“广西抒情”与“福建抒情”三组抒情散文,是曹靖华歌颂社会主义变革与建设的篇章。作者把这类散文当成游记来写,充满着诗情画意,如《洱海一枝春》中有这样的描写:“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苍山十九峰,自北而南,宛如十九位仙女,比肩而坐,相偎相依,好像对镜理妆,凝视洱海……”类似这样的艺术描写,使曹靖华即景抒情散文具有浓郁的诗意。
  曹靖华十分重视散文的艺术技巧。他说:“古今中外的文艺大师,除在文章内容上用工夫外,没有不兼在艺术技巧上下工夫的。”他的散文虽然不能说全是精晶,但绝大多数散文经过苦心经营、反复打磨,赋予它们以鲜明的艺术亮色。首先,他善于寓大于小、因小见大,往往抓住一些小事、细节,做出意味深长的文章来。写鲁迅,作者总是抓住其举手投足、只言片语,就能深入表现鲁迅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如曹靖华住进鲁迅家的一个房间,先生引他至房间时说:“这是秋白在这里住的房间,他等你等了很久,等不着你来。现在,你来了,他走了……”几句话便把鲁迅的深深遗憾与忆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鲁迅与秋白》)其次,曹靖华有意用一唱三叹、反复吟咏的句子,布设于作品的前后段落之间,构成抒情的脉络并强化抒情的气势。再次,他的散文语言注意锤炼敲打,不仅凝练流畅,而且富于节奏性与音乐性。尤其他善于在叙述描写中,用四字的成语、词组或短语去结构句式,形成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的节奏,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清亮典雅的韵味。
  散文
  《花》
  《春城飞花》
  《飞花集》
  《曹靖华散文选》
  《曹靖华抒情散文选》
  《望断南来雁》
  翻译作品
  《三姐妹》
  《铁流》
  《保卫察里津》
  《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
  《虹》
  《城与年》
  《苏联作家七人集》
  《一月九日》

为您推荐

李赋宁②

  李赋宁(1917.3.24.- 2004.5.10.)生于,祖籍。西方大师,著名家,翻译家。英语系博士生导师。   1917年3月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李仪祉曾留学,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曾主持治理、扬子江,主办导淮和陕西泾惠、洛..

梅绍武②

  梅绍武(1928-2005)著名翻译家,之子。生于1928年1月22日,人。1952年毕业。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历任北京图书馆国际交换组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

戈宝权②

  笔 名: 葆荃、北辰、苏牧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13.2.15-2000.5.15   民 族: 汉族   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1913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十)生于省东台县台城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曾在家乡..

李德明②

冯克利②

  冯克利,男,1955年10月27日生,山东潍坊人, 副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院。 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曾担任过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内公认一流水准的翻译家,自90年代以来对于学术思..

穆木天②

  穆木天(1900-1971),原名,县人,中国、翻译家。象征派诗人的代表人物。1918年毕业于。1926年又毕业于,曾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加,回国曾任、吉林省立大学教授,1931年在上海参加,负责左联诗歌组工作,并参与成立中国诗歌会,后历任..

赵景深②

赵景深  赵景深(1902--1985)曾名旭初,笔名邹啸。戏曲史家、教育家。祖籍四川宜宾,生于浙江兰溪,中学时期就读于南开中学,'五四'运动中参加周恩来领导的宣传队。1919年在南开中学求学时,曾参加周恩来领导的学生运动。19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