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②

  Howard Goldblatt
  中文名是葛浩文,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出生于1939年,19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
  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
  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等二十多位名家的四十多部作品。
  葛浩文年轻时不爱读书,成天贪玩,喝酒、跳舞,“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做过”。他在南加州长滩一所不怎么样的公立学院念书,可能是学校里最差的学生,差点毕不了业。日后让他觉得可笑的是,他这个差生基本上每门课都蒙混过关,惟独一门“亚洲历史”一点也学不下去。第一堂课,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这位未来的汉学家就想:“学什么中文?!我连英文都还没学好呢!”
  毕业后,身无一技,找不到事做,只好当兵。那是1961年,越南局势日趋紧张,谁都明白在这个时候参军有多愚蠢。22岁的愣小伙子进了海军学校,绝大多数同伍被都派到太平洋舰队的驱逐舰上,他却给派到台湾当了一名通讯官。台湾是个什么地方,在哪里,他毫无概念。
  在台湾服役,清闲得很,“什么正经鸟事儿都没干”。但他终于被调到日本,上了一艘驱逐舰。下一个目的地,无疑是越南。
  越南经历可以说是葛浩文的成人礼。他猛醒过来,不能就这么断送了年轻的生命,于是申请返回台湾。葛浩文讲起这个决定了他一生的选择时,借用莫言小说题目开玩笑说,留恋台湾是因为当地女人的“丰乳肥臀”留住了他。
  这回他“学乖了”,不再吊儿郎当。一到台北,就请了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人学中文,“葛浩文”就是这个老师起的名字。
  葛浩文发现自己颇有学习语言的天分。在台北呆到退伍,没有马上回国,而是进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继续用功,直到得知父亲患了癌症,才结束在台湾的“留学”生涯。
  回国后,他又一次面临就业困惑。有一天,遇到一个大学时的老师,问他:你会什么?他沮丧地回答:什么都不会。老师说:那你总会点什么吧。葛浩文便说:会中文算不算?这位识才的老师当即建议他读研究生,以中国研究为专业。
  申请了25所学校,只有一家录取——旧金山州立大学。葛浩文在那里首次接触到萧军、萧红的名字。他听导师说起,东北有个“二萧”,两人的爱情故事很曲折。他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看过觉得不错。这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
  硕士毕业,教了一年书,他认识到自己“除了中文什么都不会”,决定攻读博士。这一回,好几个学校都要他,他挑选了印第安纳大学,指导教授是柳亚子的公子柳无忌。在印第安纳,葛浩文钻研中国古典小说、元杂剧及鲁迅和左翼作家的作品,既读英译本,也读原文。
  写博士论文时,柳无忌让他报选题。葛浩文先报了朱自清散文,柳摇头;报田汉的戏剧,也摇头;最终他想起“二萧”来,告诉柳无忌,其父柳亚子跟萧红相熟。柳无忌一听,来了兴趣,催葛浩文“赶快写”。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2日报道:“这可能是世界上我唯一做得好的事,”美国教授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采访时谦虚地评介自己对翻译中国文学的热忱。
  “我喜欢读中文,我喜欢写英文。我热爱这个事业的挑战性、模棱两可性和不确定性,”
  “我热爱创造性和忠实于原著之间的冲突,以及最终难免的妥协。时不时地,我会遇到一本令人无比激动的著作,我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翻译它的工作中。换句话说,我译故我在。天呐!”

为您推荐

钱稻孙②

  钱稻孙(1887年-1966年),中国浙江吴兴人,翻译家、作家、教育工作者,译有《万叶集选》、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剧本、井原西鹤的小说、日本民族音乐学家林谦三的《东亚乐器考》、导演的电影剧本《罗生门》等书。   1900..

耿济之②

  耿济之(1898—1947) 翻译家。原名匡,字孟鲨。上海人。1917年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馆。1919年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和《》月刊,宣传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俄专毕业后进北洋政府外交..

蔡毅②

1、语言学家(图)  祖籍,1927年出生于,幼年时的启蒙及少年时的教育也在北京。但蔡老的求学生涯并非一路坦途,而是颇富传奇色彩。蔡老因家境贫困未读完高二便辍学。1946年初,经地下党组织的介绍穿过封锁线到达解放区。先在..

罗稷南②

黄衣青②

  【生平介绍】   黄衣青,原名黄懿青,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童话作家,1914年出生于城关会仙巷芝兰室的教育世家,自幼受其父熏陶,酷爱中国古典文学。   1925年毕业于县立师范中学,1931年考入教育系,参加了当时进步组织..

叶启芳②

  (1896—1975)生平简介  著名翻译家和新闻学教授。广东三水人。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1925年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政治教官,主讲经济学,后调回广州任武装团体训练班政治部副主任。1929年到上海.应商务印书馆之约,..

傅惟慈②

  傅惟慈,。文学翻译家。曾用名傅韦。人。1923年生于。傅惟慈先后在辅仁大学、浙江大学(战时内迁贵州遵义)、北京大学攻读西方语言、文学。1950年在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从事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50年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