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训②

  纳训先生1911年出生在云南省通海县纳家营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纳训是他的号,名光政,字槛恒,经名穆罕默德·努尔。童年在纳家营清真寺接受经书并授的教育,九岁时随同堂兄纳光文赴昆明永宁清真寺同样接受经书并授的教育,后入昆明明德中学学习,1935年由其母校保送到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留学深造。
  纳训先生自幼勤奋好学,其学习成绩优良,年年都是名列前茅。同时相当注重道德修养,从幼年开始,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就深深扎在他幼小的心灵。
  纳训先生在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深造期间除勤奋攻读必修课程以外,还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选定文学为主攻目标,并立志翻译《一千零一夜》全书。目的有两个:一是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二是给中国学习阿拉伯文的学生预备课外读物。同时也有选择地把一些中国的古今名著译成阿拉伯文。在埃及报刊上发表,如唐代柳宗元的古文《捕蛇者说》﹑鲁迅先生的小说《风筝》﹑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罗峰的《绝命书》﹑曹禺的剧本《雷雨》等。还译述了人物传记《孙中山的生平》,引起了埃及广大读者的兴趣,博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纳训先生勤奋学习之余很关心国家大事。1939年他随中国留埃学生朝觐团赴麦加朝觐,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在麦加积极参加演讲,揭穿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散发宣传材料,让中外朝觐者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本来面目,同仇敌忾,积极抗日。
   1947年回国以后,主持昆明明德中学校务,任校长,教导主任之职,兼任伊斯兰教刊物《清真译报》主编,在这期间,天天坚持洗冷水澡,坚持上早操做柔软体操,十年未看过一次病,衣着朴素大方,为全体师生树立了榜样,给全体师生留下了好印象。1951年调云南民族学院,在教务处工作,任资料组组长之职。1955年调云南省文联从事翻译阿拉伯名著的工作。1960年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所工作。1980年因他有病,眼睛又近视,组织上照顾关心他,让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但他为了完成翻译工作,每天早上坚持到公园里去打拳、散步。常年自己骑自行车上班,锻炼身体。疾病逐步好转,取了眼镜,也可以看书读报。纳训先生毕生呕心沥血,致力于《一千零一夜》的翻译。四十年代初译《天方夜谭》六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五册,该馆通知纳训先生有几百元钱的稿费。当时伪国币贬值,几百元钱还不够买一张公共汽车票,一气之下钱不要了,第六册译稿也未交出.从此曾断了翻译的念头,专心于在明德中学的校务工作。五十年代(一九五四年)纳训先生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翻译工作会议。认识了翻译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一千零一夜》记录着阿拉伯几个世纪的社会变迁,闪耀社阿拉伯伦理、文学的光芒。把阿拉伯的历史传播到东西各国,填补了阿拉伯历史和文学的空白。把这部著作介绍给我国,确实是件坚实的工作。调云南文联后,他又把丢了十多年的译述工作重新理起来。由于旧的译作质量差,无修正基础,于是根据出版社提供的意见,重新译成《一千零一夜》三卷集,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十年动乱期间停止了工作。“四人帮”倒台后,他又获得重操旧业的权利,为求全起见,将三卷选集中的故事按原本的次序另行编排.还其本来面目,共编为六卷。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全部出齐。1997年北京第一次印刷出版10000册,230多万字。在出版印刷之前,纳训先生一丝不苟,极其负责,还将译文重新做了第三次校正,由此可见,他是怎样的为人。《一千零一夜》六卷本的印刷出版,这是中国唯一的直接译自阿拉伯原文的全译本。它对沟通学术、交流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纳训先生为了把阿拉伯古典文学名著译好,他反复推敲,其译文既注意保存原作风貌,语言上又考虑到中文的表达习惯,书中大量穿插的诗句,译文韵尾浓郁,译笔流畅,顺理成章,生动亲切,娓娓动听,令人爱不释手,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此外单行本还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上海芭蕾舞剧编为芭蕾舞剧登台公演。为了满足广大少年儿童的需要,纳训先生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之约。1956年还翻译了埃及童话作家——卡密尔·铿辽编写的《一千零一夜》故事选,初版印数亦在11万册以上。
  1970年家乡地震。他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回家乡,不怕千辛万苦,挨家挨户深入到受灾户看望老弱病残,还送上一些礼品,深受全村男女老幼的爱戴和尊敬。
  纳训先生倾注了四十多年的心血,显现了他高贵的事业心,正如他在1983年写给《云南画报》首都来函中所说:“翻译工作肩负着沟通学术、交流文化的使命,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也是为人民服务。”他总是把对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全部倾注到扎扎实实的翻译工作中,尽管他的译作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但他一直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从来不愿意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贡献。
  纳训先生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着想,呕心沥血的工作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1989年12月27日纳训先生病故,终年78岁。纳训先生的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艰苦朴素的一生,尊师重道的一生,尊老爱幼的一生,平易近人的一生,谦虚谨慎的一生,默默奉献的一生。现在,纳训先生虽已去世多年,每当提起纳训先生,人人都伸出大拇指说:“北京老爸”真不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为您推荐

黄福海②

  黄福海,1964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外语系,师从莎学专家陆谷孙教授学习英国文学。从事诗歌创作,曾任复旦诗社理事,获历届复旦诗会创作及朗诵奖。1984年4月在首届国际莎士比亚节中,以英文出演《威尼斯..

刘尊棋②

  刘尊棋(1911~1993)   中国新闻家。原籍湖北鄂州,1911年6月5日生于浙江宁波,1993年9月5日卒于北京。1928年入燕京大学学习。1930年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会理事。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1949年,先后担任苏联塔..

李重民②

李重民  翻译家,作家,上海某出版社编辑翻译  金融小说《》出版   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吉本芭娜娜小说《甘露》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随笔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社科类图书《》上海远东出版..

陈永易②

张威廉②

  笔 名: 微庐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02   民 族: 汉族   浙江吴兴人。民盟成员。1923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德国文学系。历任陆军大学德语教师,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

陈寿彭②

  (1855-?),字逸如,是近代史上著名外交家、翻译家之弟。侯官(现属市)人氏,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生。1885年4月作为第三届学生被派留英三年,到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两年并在英公司遇尼外耳及金士哥利书士院学习一年,专业水师海..

柳无垢②

  柳无垢(1914~1963)女。江苏吴江人。柳亚子次女。民国16年(1927年)9月随父亲流亡日本。民国17年9月重返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游行、演讲、贴标语、办壁报等活动,宣传抗日,还参加了上海中学生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