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曾汶(1923-),著名翻译家,1945年秋大学毕业,后考入美国华纳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宣传部,翌年升任宣传部经理,开始以麦黛玲为笔名写了大量关于好莱坞影片、影星的评价报道文章,资料均取诸于英美电影杂志。第一个正规译作是电影剧本《左拉传》,1948年刊登在上海大公报大公园副刊,1984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51年华纳公司上海分公司解散,工作无着,自恃有些外文基础,开始搞起翻译来,从此走上了漫长的单干翻译道路,如果从1946年算起,已有整整六十年,以“文革”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
前阶段译书甚滥,小说、戏剧、教育,什么都译,抓在篮里就是菜,一共译了15本书,“文革”期间悉数被红卫兵抄走,以后只陆续找回几本。
后阶段我改弦易辙,专攻经典社会科学著作,共计为商务印书馆译出了包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内的14本专著,商务编审方生称之为“商务译书最多、贡献最大的一位译者”。如《林肯选集》、《杰斐逊选集》、《政治中的人性》等等。70岁时,迷上了儿童文学,我白天译童书,晚上译古典,左右逢源,自得其乐。后阶段一共译了32本书,800万字,加以前阶段15本,150万字,一共47本,950万字。另外我又为解放日报编译了8个连载小说,50万字,加在一起,正好1000万字。
这1000万字,一共拿到多少稿费呢?在前阶段,稿费一般是千字5-11元。当时傅雷先生20多元是特例。1958年为作家出版社译《黑帮》,1962年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译《苏联教育学》,1964年为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斯堪的纳维亚短篇小说集》,都是千字7元,倒是像群众出版社这种地方出版社,因为出惊险小说,印数庞大,稿费高达9元,而且一次可拿几个印数定额,像1956年译的《海底英雄》,薄薄数十页,一次拿了一千多元,在当时可谓是一笔巨款了。
在后阶段,物价上涨,但稿费并没有跟进。如1983年为商务译的《林肯选集》,稿费仍只有千字8元,以后20元、30元、40元、50元逐年上升,直到最近几年,21世纪出版社张秋林先生才率先给其开了千字60元,但距国家规定的最高千字80元仍有一段距离。2006年为商务译的《最高法院与宪法》倒是拿了千字80元,但那是因为对拿再版稿费不抱希望,干脆卖断算了。艰深的社科著作和相对较容易的儿童书一个价,这说明了我国稿酬制度的不合理。
这样,前阶段的稿费收入大概不超过一万元,因为书和稿费清单都没了,只能毛估估;而后阶段则书和清单俱在,总计25万元。这其中当然包含物价差异。25年25万元,一年一万元,一月八百元,正好是半天钟点工的月工资。天哪,“译书最多,贡献最大”的一位译者,收入竟不及一位钟点工,这真是从何说起。
但他的生活不完全依靠稿费,这主要是因为有个好妻子,她是电台知名播音员,工资较高,她一个人的收入足够全家开支,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译书,稿费则作为旅游和高消费品之用。
2006年,先生83岁了,6月份又患了脑梗,在行将告别心爱的翻译工作之际,先生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中国的翻译稿费提高得快一点儿,各位译家译得慢一点儿,精一点儿,大家悠着点儿。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