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象乾②

  魏象乾,汉族,生卒年月及籍贯均不详,1739年中进士,专事汉译满(即清文)。历史书上并无关于他的记载,可以说他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1932年,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刘半农无意中在一家旧书店发现了他的名为“ 繙清说”的翻译理论论文,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文章仅1600字,系内府刻本,共6页,字字珠玑,寓意深刻。刘半农如获至宝,挥毫作跋云:“翻译方术古人鲜有讲论,魏氏生雍乾之世,而持说乃多与今世译人不谋而合,是固译界一重要史料也。”
  魏象乾认为翻译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其间变化多端,大中寓小,小中见大。译者应完全忠实于原文,深入原文创造的意境,在读懂之后传其神韵。他提倡“直译”,反对任意增词减字或颠倒词序,反对任意发挥。“繙清说”中有言:
  窃惟翻译之道,至显而寓至微,至约寓至博,信乎千变万化,神秘莫测也。惟其变化无穷,遂有出入失正之弊,学者不可不审焉。
  夫所谓“正”者,了其意,完其辞,顺其气,传其神,不增不减,不颠不倒,不恃取意,而清文精练,适当其可也。
  魏象乾只是反对“任意”增减,但对原文中含蓄的意思,他认为译时可酌情增词使之明晰;对原文重叠的词藻,译时可减词使之简练。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颠倒词序,采取意译的手法。关于这种原则,他在“繙清说”一文中写道:
  间有增减、颠倒与取意者,岂无故而然欤?盖增者,以汉文之本有含蓄也,非增之,其意不达;减者,以汉文之本有重复也,非减之,其辞不练。若夫颠倒与取意也,非颠倒则扞格不通,非取意则语气不解。此以清文之体,有不得不然者,然后从而变之,岂恃此以见长哉?
  意译是有限度的,必须是在直译法不可实 施的情况下采用的权宜之计。有的译人则肆意推行意译,严重歪曲原文的含义,使读者难见其真面容。奉此法者,或卖弄文辞,或不懂原义,乱行穿凿之事。魏象乾在“繙清说”中批评道:
  乃或有清文稍优者,务尚新奇,好行穿凿:以对字为拘,动曰取意;以顺行为拙,辄云调换。每用老话为元音,罔顾汉文之当否;更因辞穷而增减,反谓清文之精工,殊不知愈显其长,而愈形其短;愈求其工,而愈失其正矣!然学人犹有倾心于此者,盖以彼之清文惑人,而己之入门早误也。初学者可不知所宗乎?
  国内译坛上早已有“质”(直译)与“文”(意译)之讨论,但都不及“繙清说”议论得如此全面和深入。该文不仅展现翻译全貌,提出了宏观的认识,并细论翻译技巧,直抒胸臆,阐释了翻译的本质,不可谓不精辟。论文抨击了当时的“乱译”之风,对后世也有警诫作用。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最为精辟的一 篇翻译理论论文。

为您推荐

许天虹②

  许天虹(1907-1958)   浙江海盐人。原名许郁勋,笔名许天虹(见1928《语丝》周刊),天虹(见1933《文学》、《国闻周报》)、白石(见1929《国闻周报》、1940永安《现代文艺》)。翻译家。早年曾任职上海劳动大学编辑馆。译有《幻..

唐宋八大家②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和宋代的苏轼、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曾拜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名称的起源 ..

陈理昂②

  陈理昂,1922年生人,人。   1941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翻译、晋冀鲁豫解放区外事处翻译,新华社国际新闻部苏联东欧组组长、驻布拉格分社副社长、总社翻译部副主任、参..

方孝孺②

方苞②

个人简介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是散文的创始人,与、合成桐城三祖。官至礼部右侍郎。苞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高祖方大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曾任太仆寺少卿..

黄裳②

1.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  黄裳(1919—),原名容鼎昌,回族;笔名黄裳、勉仲、赵会仪,当代、高级。1919年6月15 日出生,曾在南开中学和就读。   1943年至1946年间,黄裳先后就读校园、出任美军翻译,奔波于成都、重庆、昆明、印..

阿兰②

伟大的前锋:阿兰希勒  阿兰·希勒(AlanShearer)身高6英尺/183cm体重170磅/78kg出生日1970-8-13出生地纽卡斯尔,英格兰(Newcastle)位置前锋(CF)国籍英国球衣号9国家队比赛出场63国家比赛进球数30俱乐部进球数(英超-纽卡)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