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景翰②
阎景翰先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也是“礼泉阎家”的“家长”。有一群子侄活跃于教坛文坛,除阎纲客居京城,名闻全国,其余都是西大、师大教授。先生属龙,1928年农历二月初日生人,他16岁开始发表习作,其作品清新、隽永、生活质感强。解放后,先生一边教书,一边从事散文写作,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礼泉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本县小说、散文创作自新中国建立初就相当活跃。阎景翰1956年发表的小说《豆腐坊里》获青年业余创作评比优秀奖;《井》,1959年被编入陕西建国十周年文学献礼集《短篇小说选》,作者被国家推荐参加莫斯科国际青年联欢节,50、60年代发表的散文《迎春花》、《小鸡、石牛和老道》等均被录入多种选本。”
陕西师大老校长郭琦向以惜才著称,对阎景翰的才华厚爱有加,甚至拒绝了时任省作协主席胡采的调人要求。陕西文坛少了一位重量级作家固然可惜,但先生的为人师表,依然闪射出璀璨的人性之光。在长期从事高等院校基础写作和文学创作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中,他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先后主编了多部供高校使用的写作教材,其中《写作艺术大辞典》被誉为写作学的基本建设工程,于1990年获中国写作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先生忠于职守,长期以教书育人为主业,至65岁离休,才真正坐在家里做了一个作家。先生的勤奋让人感动,已先后出版《童年漫忆》、《侯雁北散文》、《蓦然回首》三本散文集。先生写散文时惯用笔名侯雁北源于1949年,取《吕氏春秋》中“候雁北、草萌动”意。先生的艺术修养,得力于深厚的国学根底和渊博的人文知识。先生在散文写作上的建树最突出的,则是对民族语言的深入体味和使用。这种让文字达到返璞归真、不工而工的功力,可与孙犁、汪曾祺相提并论,在当代中国文坛并不多见。而作为前辈作家,先生在文学圈内人缘与口碑极好。陕西文坛不少有实力的中青年作家,都是先生书房的常客。我初次造访时,知先生早年曾与我外祖父吕俊先生共过事,这层关系让我备感亲切。“先生居处少尘埃,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树蔷薇红胜火,出墙招我看花来。”与长者交,与高手交,我相信自己不会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