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②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生于七年(772年),祖籍。父李晤, 历任金坛、乌程(今)、晋陵(今)等县令,携家来,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处。曾为元稹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中,补助教。 后离京至,入节度使李掎。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与元稹、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等要职。与、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会昌六年病逝,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溢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另有《莺莺歌》,保存在《》中。
  悯农
  (一)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二)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宿扬州 唐'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为您推荐

赵丽华诗歌事件②

  赵丽华诗歌事件发端于在2006年8月的一天,有人以女诗人赵丽华名字,建立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粘贴了赵丽华2002年之前的一些短诗作品,包括《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等,还有些掐头去尾或打乱分..

陶渊明②

【生平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人(今九江市)人,末期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

常建②

1、常建  常建(708-765?),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同榜,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

维吉尔②

崔护②

  崔护 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贞元十二年(796)登第(进士及第)。大和三年(829)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

夏完淳②

  (1631-1647)简介  夏完淳,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爱国英雄,汉族。明府华亭县人(现上海市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完淳父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创立。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资聪颖,早慧,5..

蔡琰②

人物简介  蔡琰(原字昭姬(《后汉书、列女传》注引《列女后传》作昭姬),时避讳,改字文姬,圉人,生于公元173年,卒年不详。(据谭正壁《中国文学家大词典》,蔡琰生活的时代约在公元162至239年之间)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的女儿,时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