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②

  吴中诗冠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后记:
  “吴中四才子”中,、、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徐祯卿以诗歌名满士林。清人编选《明诗别裁集》,四才子诗,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征明两人,文征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诗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他为前七子之一,声誉仅次于李(梦阳)、何(景明)。《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一语中的地指出徐祯卿诗歌的基本特征——“情深”。他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中原习气未深,江左流风犹存,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较前七子其余各家诗作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他长于七言近体,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情韵隽永。
  徐祯卿所撰诗话《》,颇多精辟警策见解,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此备加推崇,就连以反复古自命的钱谦益,也对徐祯卿这篇诗论大加赞赏:“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甚至直接将“谈艺录”用作自己的著作之名。徐祯卿作为“吴中诗人之冠”(《明史》卷286),是当之无愧的。
  徐祯卿名作之——《偶见》
  深山曲路见桃花,
  马上匆匆日又斜。
  可奈王鞭留不住,
  又衔春恨到天涯。
  徐祯卿名作之《在武昌作》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为您推荐

姚鼐②

  姚鼐(1731——1815.12.30),字姬传,清代桐城人。一字梦谷(gu第三声),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一世祖居麻溪,其五世祖姚旭明景泰年间迁居桐城城里。鼐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表现出非凡的天资..

吴文英②

一、南宋词人  简介   吴文英(约1200-约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

阮元②

  阮元(1764~1849)   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人,生于高宗二十九年甲申(一七六四年),卒于宣宗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一八四九年),得年八十六岁。少年即笃志,廿五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成,入任,1790年授翰林院编修..

孔尚任②

韩翃②

  【简介】   【著名诗作】简介  (?-785?)诗人。字君平,(今属河南)人。十三年(754)。肃宗宝应元年为淄青幕府从事。后闲居十年。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一诗,任驾部郎中..

金克木②

   金克木(1912~2000 )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文学家,学者.中学一年级就失学,若论学历不过小学毕业。1935年到做图书管理员,自学多国语言,开始翻译和写作。1938年任香港《》国际新闻编辑。1939..

杜审言②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