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②

  袁凯 明初诗人。字景文,号海叟。松江华亭(今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好学,曾于家席间赋《白燕》诗,一座为之惊服,都称他为'袁白燕'。元末曾为府吏,明初洪武三年(1370),荐授监察御史,后因受太祖朱元璋憎恶,他佯装疯癫,得归故里,常背戴方巾,倒骑乌犍,盘桓山水间,以避监视。袁凯性诙谐,善戏谑,终免于难。
  袁凯的诗作,言及现实其少,只于个别篇内有隐晦、曲折的表露。其成功之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怀,描述旅人思乡之篇。'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燕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客中夜坐》),远离故土的幽情思绪尽出,情真意切。此类佳品尚有《京师得家书》、《淮西夜坐》等。《客中除夕》中'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则以飘泊异乡的旅人身份来写战乱之苦。袁凯诗古体学魏晋,近体师杜甫,但并不囿于古人,有自己意境。古风《从军行》、《杨白花》等古朴激越,余韵悠然。律诗《采石春望》、《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及七绝《淮东逢张十二信》等,都有杜诗浑厚深沉、真挚含蓄之风,'流出肺腑,卓尔自立'。何景明等推袁凯为明初诗人之冠。 袁著有《海叟集》4卷,附'集外诗'1卷。此集为明弘治间,陆深得旧刻不全本,与何景明、李梦阳更相删定之本。
  京师得家书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明朝的大小官员,从开国元勋到文武百官,从诸侯大臣到地方官吏,从儒生、地主到僧道、屠夫,不分亲疏,不问贵贱,只要朱元璋看不顺眼,引起猜忌,大小事办得不合他意,往往脑袋搬家。脑袋搬家算好的,无数的酷刑均冠绝古今,让人求死不得。
  在这种肃杀恐怖的气氛中,能从朱元璋的虎口里余生的官员,是令人敬佩的幸运儿。御史袁凯就是其中一个。
  明洪武十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又要大开杀戒,叫袁凯把案卷送给皇太子朱标复讯。皇太子主张从轻发落,朱元璋便问袁凯,他和皇太子意见不合,谁的看法正确?
  袁凯是聪明人,两边都不敢得罪,便说:“陛下要杀是守法,东宫(太子)要赦免是慈心。”
  不料朱元璋对袁凯的回答不满意,要杀袁凯。袁凯听说后,假装发疯。朱元璋认为疯子不怕痛,让人用锥子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紧牙关,强忍着不喊痛。
  袁凯为了装得逼真,回家后还用铁链锁住脖子,蓬头垢面,疯言疯语。
  朱元璋派人去召他回朝做官。袁凯事先得到消息,使者到来时,他便蓬头垢面地大声唱歌,又趴在篱笆边装作吃狗屎。朱元璋接获报告,确认袁凯疯了,便不再追究,也不再要袁凯为官。
  “疯鱼”漏网记
  朱元璋喜怒无常,大臣一般都朝不保夕,在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之后尤甚。许多官员每天早朝之前都要与家人做个诀别,安排好后事,因为这一去能不能回得来还是个未知数,倘若回来了,就全家庆祝,居然又活了一天。即使有人不想做官,也照样违背朱的旨意,说他不愿为朝廷出力,最终躲不过一死。在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另辟蹊径,从而成为朱元璋“以猛治国”之下的漏网之鱼。
  袁凯,字景文,松江华亭人,博学多才。洪武四年(1371年)被人举荐当了御史,颇受皇上信任。一次朱元璋又要杀很多人,命袁凯把案卷拿给太子复查。太子一向主张宽和、仁政,这一次对老爷子要杀那么多人依然表示反对。袁凯将太子的意见回奏给朱元璋,没想到朱元璋却给他出了一个要命的难题:“我与太子谁对谁错?”袁凯胆子再大也不敢说谁是谁非呀,不得已只好作答:“陛下执法那是正义的需要,而太子主张不杀也是宽政。”听了这个回答,朱元璋遂以“老猾持两端”恶之。
  袁凯害怕遭到诛杀,佯装疯傻。朱元璋就命人用锥子扎他,他咬牙忍着疼。回到家里后,他又把自己的脖子用铁链拴住,整天疯话连篇。朱元璋仍不相信,命人暗中监视。探子见他在墙边吃狗屎,回报,朱元璋才相信他的确是疯了。其实,袁凯吃的并不是狗屎,他知道朱元璋要派人来监视他,所以事前准备了一些点心,捏成狗粪状的段段撒在墙边。
  袁凯因“疯”辞官,离开了提着脑袋过日子的是非之地,落了个善终。别说袁凯一个小官,皇亲国戚又能怎样?郭德成是宁妃的哥哥,喜欢喝酒。他的两个哥哥都因功爵位至列侯,而他仅仅是个骁骑舍人。因为宁妃的缘故,朱元璋几次想升他的官,郭德成都力辞不受,说他无才无德,当了大官怕误了国家的大事。有一次他陪朱元璋喝酒,朱元璋赏了他不少东西,郭德成跪在地上脱下帽子谢恩,因为头发稀疏,朱元璋就取笑说他“醉疯汉,头都秃成这样了,是不是又喝多了”。郭德成答:“可不是,就是这样我还嫌多呢,真想拔光了才痛快。”他这一说虽然无意,但却犯了朱元璋的忌,因为朱元璋当过和尚。
  郭德成酒醒之后方知闯了大祸,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装疯,把剩下的几根头发拔了个精光,并穿上了僧衣,整日在家念佛。朱元璋知道后对宁妃说:“原以为你哥哥是戏言,没想到真是个疯汉子。”后来党事起,受牵连的人很多,而郭德成以“疯”得免。
  袁凯
  个人简介
  1982年7月毕业于天津市南开大学物理系,2001年结业于吉林大学在职研究生班。
  1982年于沈阳某微电子研究所参加工作:
  1982年~1985年,任离子注入工艺技术员
  1985年~1993年,负责蒸发、溅射工艺技术负责。
  1991年~1994年,从事器件工程师工作,先后承担过若干种NMOS、CMOS电路的研制工作,负责器件的工艺设计、工艺串线及工艺调整。
  1995年~1999年任研究所芯片研制中心工艺线线长,负责工艺线所有器件(包括NMOS、CMOS、TTL器件)的工艺设计,工艺实施、工艺调整及生产管理。高级工程师
  1999年~2001年,任研究所芯片研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001年~2006年任研究所芯片研制中心主任。
  2006年任研究所副总工师。
  2006年任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
  十几年来,先后承接国家及部下达的科研任务有几十项,开展的基础工艺研究项目有:
  肖特基TTL电路多层电极技术研究;
  难熔金属及硅化物技术研究;
  高温定薄膜电阻技术研究;
  VLSI高性能LDDMOSFET工艺研究;
  特种内存多层多晶结构的生成、及腐蚀工艺研究;
  特种内存优质薄层栅氧化特性研究;
  抗辐照工艺技术研究;
  红外焦平面双阈值、双层多晶工艺技术研究;
  现从事研究方向:
  MEMS工艺技术研究;
  光电集成器件技术研究等。

为您推荐

龙潜②

  1、开国少将  龙潜(1913—1995)   省人。父亲龙水开,忠实厚道,终身务农,生有三男二女,龙潜排行第二。一个8口之家,仅有建于清道光年间一栋古香古色的普通民房,两直三间一厅,砖木结构,占地不足100平方米。因家境贫寒,龙潜..

唐庚②

  唐庚(1070~1120) 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人)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

彭斯②

生平及艺术概况  彭斯 Robert Burns(1759~1796)诗人 。1759年1月25日生于苏格兰艾尔郡阿洛韦镇的一个佃农家庭,1796年7月21日卒于邓弗里斯。自幼家境贫寒,未受过正规教育,靠自学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最优秀的诗歌作品产生于..

曾卓②

沈浩波②

  沈浩波,1976-,江苏人。   沈浩波1996年开始诗歌创作,1998年发表《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并因为这篇文章进入诗坛。这篇文章后来成为引发 1999年中国先锋诗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大论争的重要导火索。1999年从..

约翰·邓恩②

  邓恩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为T·S艾略特特别推崇,于其中布罗茨基和这位久远年代的异国诗人 .   年来,学者们对约翰 邓恩 (1572~1631)的兴趣大增,尤其是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对他更是推崇备至。邓恩曾就读于牛津和..

元结②

  元结(719--772) 唐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 猗玗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进士。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任道州刺史。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所作《舂陵行》、《贼退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