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滔②

  黄滔(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黄滔故居蕃衍出的后裔,有进士94人,其中状元2人即后唐天成丁亥(927年)科状元、端明殿掌院学士潘湖翁黄仁颖(福建省方志委主编《福建历代状元》有载,黄滔次孙,黄珦次子、黄仁愿之弟)居晋江潘湖;黄公度宋绍兴八年(1138)状元、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居莆田东里;榜眼宰相1人即宋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木待问榜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官至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宰相)黄洽居福州候官(今属福清与闽候交界处)东里;尚书1人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黄绾居浙江紫霄山樊川江北东里;历代解元出身的14人。
  黄滔出身贫寒,志向远大。他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东峰书堂(今广化寺旁)苦学,唐咸通十三年(872)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由于无人引荐屡试不第,直到唐乾宁二年(895)才考中进士。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一年后,宦官刘季述作乱,黄滔避乱回闽。
  唐天复元年(901)起,黄滔应主持闽政的王审知征聘并得到重用,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历时八年。他长期辅佐王审知治理闽地,使这一方土地成为唐季乱世间较为安定的区域。其时北方战乱,中原名士李洵、韩偓等人纷纷来闽依附王审知,黄滔应命与文士以礼相待、和诗论文,使闽地文风大振,他还把闽人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枯近300年间写下的诗作辑录为《泉山秀句集》三十卷,这是福建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可惜散佚于乱世。黄滔晚年离福州回莆定居。
  黄滔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前人评价其文章“赡蔚有典则,策扶教化”(洪迈《黄御史集》序),唐天复二年 (902),王审知修筑福州城,在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像镇守城池,命黄滔撰《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碑文长达 2 000多字,骈散间行,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堪称碑记中的珍品。洪迈称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南宋诗人杨万里则言:“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御史公之诗尤奇”。所谓“有贞元、长庆风概”,是指黄滔的诗风与白居易、刘禹锡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中唐诗风相近。所谓“御史公之诗尤奇”,指的是黄滔的诗与时人相比出类拔萃。《全唐诗》收黄滔诗3卷近200首。黄滔的辞赋也很有名,前人称其赋“雄新隽永”,誉为“一时绝调”。
  黄滔祠堂的荣耀不仅仅属于黄滔,也属于他的子孙。据统计,黄滔故居蕃衍出的后裔,仅仅留在故乡的子孙,就有进士94人,其中包括状元1人,解元出身的14人。品树虽然消失了,但东里黄氏一族仍然蓬勃兴旺。黄滔的后裔不仅人丁兴旺,而且科甲蝉联,世代簪缨,成为闽中最为显赫的文化大族。这种现象,用明代国立大学校长李时勉的话是,神僧之言,既是又不是,黄氏祖先有德,故神僧有所示;黄氏的子孙秉承祖德,故能繁荣昌盛。
  在东里黄氏94名进士中,第一个进士自然就是它的创始人黄滔。公元840年,黄滔出生于涵江黄巷延福里居,父亲黄山周是一介布衣,家境比较贫困。尽管如此,作为书香门第出身的黄(山周)还是让儿子自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公元860年,年已弱冠的黄滔只身一人离开家乡涵江黄巷,与陈蔚、黄楷、欧阳碣三人,来到30多里外的南山东峰书堂苦读。东峰书堂位于县城西北2里许处地的灵岩寺旁。当黄滔来到这里时,东峰书堂还没有被称为东峰书堂,只不过是黄滔等4个有志青年结伴在此读书而已。根据县志记载,东峰书堂的创办者就是黄滔本人。黄仲昭的《八闽通志》载,黄滔在进士及第后,“归寻旧山,刻铭贞石以记”.
  唐宋时代的读书人上山结庐或寄住寺院苦读,几乎是一种风尚。黄滔四人选中南山作为读书之处,按他后来自己的说法是:“慕三贤之懿”,与看中此山之灵秀。三贤指欧阳詹、林藻、林蕴三人。唐大历年间,晋江潘湖学子欧阳詹,少有文名,因羡慕林藻、林蕴两兄弟的学识为人,北上莆田,与林氏两兄弟在南山结庐读书,创办“灵岩精舍”书院。后来,林蕴在贞元四年明经及第。贞元七年,林藻与自荐状元的尹枢文同榜进士及第;藻、蕴的父亲林披共有九个儿子,每个儿子都任过刺史,世称“九牧林家”。妈祖林默娘,即系林披、林蕴的后裔。藻、蕴均有文集流传于世。林披因慕欧阳詹之贤,以女儿林萍妻之。
  欧阳詹在贞元八年,与韩愈、李观、崔群、冯宿等人同科联第,时称天下之选。其中,欧阳詹第二名,韩愈第三名。欧阳詹进士及第后,被授予国子监“四门助教”,是闽人任馆职第一人,黄滔在泉州时应开元寺方丈之请撰《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后,特地到晋江潘湖欧阳詹故里探望其庶孙黄仁颖,随地应潘湖欧厝吉州推官欧阳郴之请,撰欧阳詹故宅联曰:“温陵第一人,甲第破天荒”,后世称其为“欧阳四门”,有《欧阳行周集》10卷行于世,诗文赋俱佳。欧阳詹虽终身仅为助教,但曾率国子监的学子,联名举荐韩愈为博士。欧阳詹不仅孝友谦儒,而且多愁善感,在进士及第后,游历太原的时候曾经与一个妓女相爱,并相约待回长安后再来接她。欧阳詹在离开太原前往长安的途中,相思难耐,写了《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赠送太原妓。诗曰:“驱马渐觉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去意既未甘,居情谅多辛。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流萍与系瓠,早晚期相亲。”
  欧阳詹回到长安后,由于朝廷长期没有分配工作,生活贫困。等到情况有所好转后,派人前往太原接应情人时,已过了相约之期。太原妓眼见欧阳詹离开后,未能如约前来,相思成病,于是剪下自己的头发,赋诗云:“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她把诗和发髻托付给侍女后就病逝了。当欧阳詹看到发髻与诗后,睹物思情,百感交加,悲恸而病,不久即逝。欧阳詹笃于与林藻兄弟的友谊,临终前要求将自己葬于灵岩精舍之旁。韩愈痛感欧阳詹英年早逝,写了《欧阳生哀辞》悼念自己的好友。欧阳詹的次子欧阳荫,从晋江迁居莆田,祭扫欧阳詹的坟墓。黄滔的学友欧阳碣,应为欧阳荫的后裔。
  黄滔时代的家乡土话,正是当时标准的中州古音,也即流行的普通话。多少年之后,我的家乡本地话仍然保存了这种古音古韵,以至于我一听到莆仙戏咿咿呀呀的唱曲,总是满身心的唐风宋韵。如今卷舌头的普通话已经无法吟唱出千年之前的音韵,有识之士常常呼吁,要读唐诗宋词,首先就应当学会闽南或莆田话。黄滔时代的读书,并不是如今的默读,而是朗读,是吟唱,是背诵。遇到精彩的段落,手则舞之,足则蹈之。读书之余,黄滔或徘徊于灵岩精舍与欧阳四门之墓,追慕先贤;或流连于灵岩寺前、寺后、寺中,与禅师或膝谈或默坐相对,黄滔在泉郡城南潘湖探望仲孙黄仁颖(后唐登状元)时,曾撰欧阳詹故宅联颂曰:“温陵第一人,甲第破天荒”。大儒与高僧交往是唐宋时尚,名气最大的当然是两百年后的东坡与佛印。黄滔与佛结缘的成果体现在后来他的著作《莆山灵岩寺碑铭》等八篇全省各大寺院碑记中。
  按照黄滔的记载,故乡的第一座寺院灵岩寺,来源于故乡的第一个书院——湖山书院。莆田县志记载,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郑露三兄弟(根据郑金陵《南湖三先生生活年代考》,郑露生于唐开元二十八年,黄滔记载的“荥阳郑生,系郑露的先祖,而非郑露本人。本文采用县志记载。)从邻县永福,移居南山,开办湖山书院。郑露祖籍荥阳,与黄滔的祖籍固始,都属于今天的河南。这使得即便在今天,我对河南人仍然保持着一份应有的敬意。郑露三兄弟开办的第一个书院,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结束了读书只能依靠门弟传承的历史,开了以书堂作为培养人才的风气,为我故乡文明的普及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称为“开莆来学”的南湖三先生。
  郑露来到黄虎故乡时,正是处于南朝梁陈之际。此时,佛学东渐,儒者郑露是邑内第一个皈依佛门的俗家弟子。皈依的过程,根据黄滔的记载是:“既而秋一夕,风月清朗,俄有神人鹤发麻衣,丈余其状,现于堂曰:诚易兹为佛宇,善莫之大。生拜而诺,瞬而失。旋以堂居僧佛像,献其居为金仙院,即陈永定二年庚申也”。这个记载多少有点模仿性质。模仿者当然不是黄滔,而是郑露。郑露的梦与东汉明帝的梦似乎太相似了。汉明帝梦来了个白马寺,郑露则梦出了金仙院。无独有偶,根据黄滔在《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中叙述,百多年后开元寺的前身莲花道场,也是来自儒者黄守恭的施舍。垂拱二年(686),黄守恭看到家里的桑树上吐出了白莲花,就将房屋舍为莲花道场。后来,莲花道场升格为兴教寺,再为龙兴寺,最后成为开元寺。宗教传播总是以神迹为开路先锋,神州大地,每兴建一座寺院,都会伴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合理的推断应当是,当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后,至迟在四世纪时,随着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八大姓入闽,传入了福建;公元六世纪时,传入莆田;梁陈之际,故乡已经有了云游僧人传道,郑露决定皈依佛门后,想将刚开张一年儒家书院改为释门道场,无法说明理由,只好以南柯一梦圆说。
  金仙院在隋朝的时候,升格为金仙寺。唐景云二年,唐睿宗李旦诏金仙寺高僧志彦入大内,讲解《四分律》。李旦在听完这位律宗大律师的讲解后,深感满意,授予志彦“聪明”称号。聪明律师志彦随缘谈起在隋唐之际,金仙寺内曾有无际禅师,因修持《妙法莲花经》,感动寺前顽石涌出泉水,无际圆寂之后,泉水越变越清的往事。李旦逐敇封改寺名为“灵岩寺”,并命当时的书法大家柳公权题写寺名。 
  佛教从河南传到我故乡时,用了整整五百年;从进入福建境内,到达我家门口时,用了整整两百年。关山险阻,信息传播是如此地艰难,这是今天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郑露将儒家的传道场所书院,改成了佛家的寺院,反映当时儒释二道此消彼长的时代现象。这个现象理所当然地反映到了我的先祖家族内部,黄滔黄璞兄弟成为一代大儒,留名青史;而他们的堂叔黄宗法(文矩、妙应、涅盘)、黄宗精(本寂)兄弟,则为一代高僧,留名禅林。
  黄滔在山上读书,一读就是十年。十年前,黄滔曾在书堂庭院中栽种的两株龙眼树,如今早已郁郁葱葱,枝盛叶茂,每当夏季来临,树上总要结出累累果实。黄滔觉得十年寒窗也已经到了结出果实的时候了,动员学友效法欧阳詹等三位先贤,联袂进京赶考。然而,黄滔的提议不仅遭到陈蔚、欧阳碣的反对,就连自己的从弟黄楷也坚决反对。唐咸通十二年(公元871),黄滔只好单身一人背负行囊,随着前往朝廷执行上计任务的计吏,奔赴长安求取功名。
  陈蔚等三人坚持反对求取功名的理由,黄滔的第十八世裔孙黄仲昭在《八闽通志》中,作了以下说明:“唐以通榜取人,末流滋敝,咸通、乾符之际,公卿贵游相为汲引,而怀才抱艺者遐遗草泽,是以三子率不西迈,惟滔独随计吏奋迹举场。”
  考举制度创制于隋朝,唐朝沿之。唐太宗对考举制度的评价是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先秦时代,政权基本掌握在贵族公卿手中,政权交替的基本形式是世袭。汉魏之际,天下一统,除了皇帝可以世袭外,政权开始向知识分子开放。汉魏晋三代采用选举制,选举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权,即所谓察举“孝廉”。孝当然是孝子,廉为廉吏(吏多半为太学生毕业)。选举名为乡选里举,但由于名额限制(如东汉时代,大郡每年只能推报1名),向中央推报谁,权力自然掌握在郡县长官之手。选举制在汉代,特别是西汉,曾为国家选拔人才,填补贵族留下的权力真空,起到重要作用。但每一项制度实施久了,都会产生流弊。被郡县长官举荐的人才,到了举荐人故乡担任长官之后,免不了又反过来举荐自己恩师的后人,或者族亲。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新的阶级——豪门望族,并垄断了国家权力。到了晋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已经蔚然成为风气。
  隋文帝杨坚针对这种弊端,改选举为科举,分科取士。所谓分科,主要是进士与明经两科,两科之分别在于进士重辞章,而明经注重考经义。由于辞章的独创性,以及进士及第录取名额较少,时人重进士而轻明经。黄滔的从兄黄璞就在明经及第以后,又参加进士考试。
  读书人只要出身清白,向地方政府报个名字,得到推荐,就可以入京应试,所谓“怀牒自列”。牒者,公文也,即地方政府出具的介绍信。由于录取权力操于中央,推荐名额不限,地方政府总是乐于出具证明。凡被推荐参加中央考试的学子,统称为进士,考试合格者,授予进士及第。唐沿隋制,每年科举一次,选拔人才。考试采用公卷通榜之制。所谓公卷,就是考生把平时所做的诗文送交中央大儒们审阅。此辈先进,看了后生的作业后,发布舆论“揄扬品第”。所谓通榜,则是在考试时试卷不糊名,根据答卷内容,结合平时社会与政府先辈的公论,来选拔知名人士,不专凭一日之长短。有的主考官谦逊,因不了解考生的学术公评,自己不定榜,而请他人来定榜次,甚至请考生自定榜次。唐德宗贞元七年(791),礼部侍郎杜黄裳第一次担任主考,让考生自定榜次,70多岁的考生尹枢文欣然从命,定出进士及第者林藻等30人,并自拟为榜首状元。参考的500多名士子无人不服,轰动朝野,一时传为佳话。
  从选才的角度看,此种做法较之宋代以后采用试卷糊名,仅凭一日之功论长短,更能筛选出真才实学的人才。但公卷通榜制到了黄滔生活的晚唐时,已经弊病丛生。公卿与贵游相互勾结,中央大儒们看重的不再是人品与文章,而是乡党之间的互利互惠。身处晚唐时代的陈蔚等三人,看清了朝廷考试制度的腐败,留守青山,与灵岩寺的钟声为伴,后不知所终。
  黄滔经过1年多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长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读书人必修的两门课程。万卷书在于积累知识,万里路用于体察风土人情长见识。漫长的长征,既是一次身体的磨练,也是心智的陶冶,个中滋味,是如今我们生活在飞机火车年代的人,难以体味的。黄滔来到长安的那年,正好是闰八月,面对即将来临的初次应试,他心情忐忑不安,写了《闰八月》诗:“无人不爱今年闰,月看中秋两度圆。惟巩雨师风伯意,至时还夺上楼天。”大概是因为太紧张了,第一次考试,黄滔初场即落第。落第后,他写了《下第》诗:“昨夜孤灯下,阑干泣数行。辞家从早岁,落第在初场……”但这次落第不过只是他屡试不第的开始。从此以后,黄滔历经名场24年,经过了20场考试(中间因河东兵变、黄巢攻破长安等,朝廷停考4年),场场落第。
  面对多次落第,黄滔既愤慨又感伤:“一年年课数千言,口祝心祠挈出门。孤进难时谁肯荐,主司通处不须论……”。心灰意冷的黄滔想到了退居山林:“老居江上村,孤寂欲何言”,“若有水田过十亩,早应归去狄江村”。 到了后来,他几乎患上了黄榜恐惧症:“愁闻南院看期到,恐被东墙旧恨侵。”
  在长安流浪的黄滔,迫于形势,免不了需要苟苟营营,每年向权贵递送数千言的诗赋,但孤寒一介,没有强有力的援手,自然难与公卿子弟相比。唐开元之后,原本与朝廷政权人物关系较疏的山东士族,为求仕进,大量参加科举。到了唐朝中后期,士族一直在科举系统占有很大的势力,除了社会地位最高的山东士族,还包括原与隋唐政权关系较密的关陇集团。这些旧家与在科举中成为新宦的士族,扼住了书生们通向龙门之道。据史料载,北方举子进京考试,高中率约为10%,而南方举子的比率是1%,悬殊达10倍。身处与中央隔绝的福建士子,科举之路就更为艰辛。对此现象,黄滔后来总结为:“豪贵塞龙门之路,平人艺士十攻九败。”
  虽然福建在神龙二年(706),就产生了自己的第一个进士薛令之,但一直到了86年后的贞元七年才有了第二个进士林藻。起步既晚,中央的考举利益集团又已形成,福建士子在长安难免就有“草泽单寒”,“宇内迹单,天涯亲老”的孤寒感慨了。即使到了黄滔流落京城,专事考举的年代,福建士子的孤寒状况并没有改善。公元877年,当黄滔的同乡陈峤考取进士时,对于福建读书人还是“振光辉于甲乙,开道路于孤平”。当时陈峤已经63岁了,考了几十场。与黄滔同时在长安专职考举的还有欧阳詹的孙子欧阳澥,黄滔的表叔陈黯,以及同乡徐寅、林宽、陈樵等人。欧阳澥、陈黯、林宽、陈樵等人少的考了17场,多的考了20场,最后都无功而返。黄滔在送别这些共同沦落在天涯的老乡加朋友时,写了一首又一首伤感的诗歌。
  然而,退而独善其身,不过是儒者不得意时的想法。达则兼善天下,才是读书人应有的抱负。黄滔在心灰意冷的同时,功名之心并未稍减,“十年除夜在孤馆,万里一身求大名”是他无奈的感叹,也是真实的想法。甚至当黄巢大军攻破长安,僖宗流亡四川,朝廷停考时,他还感到遗憾:“大朝多事还停举,故国经荒未有家。”
  尽管考举道路不畅,黄滔还是善于调节身心。每当考试落第,他总要离开长安,放逐江湖,到各地游览,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最常去的是吴越之地。黄滔喜爱三吴烟水,百越山川:“吴中烟水越中山,莫把渔樵谩自宽。归泛扁舟可容易,五湖高士是抛官”。黄滔在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写了大量的诗歌,既有名篇,也不乏名句。名篇如《过商山》:“燕雁一来后,人人尽到关。如何冲腊雪,独自过商山。赢马高坡下,哀猿绝壁间。此心无处说,鬓向少年斑”;又如《雁》:“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来期。江城日暮见飞处,旅馆月明闻过时。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等。名句如:“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鸟带夕阳投远树,人冲腊雪往边沙”;“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余灯依古壁,片月下沧州”等等。
  黄滔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仅被收入《全唐诗》的就有208首,是唐末五代与韦庄、罗隐、杜荀鹤并列的著名诗人。洪迈对黄滔的诗文推崇备至,认为唐代:“文盛于韩柳皇甫,而其衰也为孙樵为刘蜕为沈颜。诗盛于李杜刘白,而其衰也为郑谷为罗隐为杜荀鹤。御史生最晚,而独不其然,其文赡蔚有典,则策扶教化。其诗清醇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正元、长庆风概”。御史即指黄滔,正元疑为刊印之误,应为贞元。贞元、长庆之风的代表人物,正是刘禹锡与白居易。将黄滔之诗置于晚唐著名诗人郑谷、罗隐、杜荀鹤之上,与刘白并驾齐驱,可见洪迈对黄滔评价之高。洪迈对黄滔的赋同样予以极高的评价:“雄新隽永,使人读之废卷太息,如身生是时,目摄其故。为文若是,其亦可贵”。洪迈官做得大,以端明殿大学士致仕,学识更是过人,《容斋笔记》傅洽经史,文备众体,古今世事几乎无所不知,领袖在世之时,终身爱不释手,直到逝世前13天,还让工作人员找来阅读;《夷坚志》谈神论鬼,天上地下尽搜其中,陆游称之“岂惟堪史补,端足擅文豪”。以洪迈的身份与学识,给予黄滔这种评价,是极有份量的。
  与陆游等人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则感慨说,自己在中都(临安)为官时,研读过唐人诗集200多家,自谓对唐诗见解不贫,但当自己“归耕南溪之上,永丰明府莆阳黄君沃又遗以祖御史公文集,其诗尤奇。盖余在中都时未见也”。黄沃为状元黄公度的儿子、御史黄滔的云孙,时任永丰县知县。杨万里对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考举:“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故其工后无及焉”;黄滔之诗是“挟其深博之学,雄隽之文,檃栝其伟辞以为诗”。
  然而,尽管黄滔的诗文赋具有很高的成就,但历史并未给予他应有的地位。洪迈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黄滔“得官未几而朱梁移国,因归闽不复西,故不克大章显于世”。黄滔太早脱离了政治与舆论中心的首都,回到远离中心的福建。这是黄滔文学成就未取得应有的历史地位的主要原因。洪迈所揭示的这种现象如今依然存在,在文学艺术领域,影响总是决定地位,不仅决定当前的地位,而且常常还决定历史地位,在城外放十炮,不如在京城开一枪,甚至放一挂鞭炮。京城,永远具有最高的话语权。
  流落在长安的黄滔不仅写了大量的诗歌,而且常与名士罗隐、韩偓、崔道融等人相互唱和。在浪迹江湖的岁月里,他看到战争的残酷,写下了《书事》一诗,表达自己的心声:“望岁心空切,千夫尽把弓。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没阵风沙黑,烧城水陆红……”黄滔关切民众的悲苦生活,了解民众的需求,下意识地历练自己的才干,为今后回闽辅佐闽王治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883年,黄滔在朝廷多事之秋,停举之年,曾经回到故乡涵江黄巷。不久,他带着妻子陈氏、儿子黄珦,举家迁往30里外的县城东南角城乡结合部——乌石山东麓的前埭(即今之东里)。唐时,这里依山靠海,绿树成荫,境内名山壶山、九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景色十分宜人。
  对于黄滔是否是东里黄氏的创始人,《莆阳黄氏通书》记载着两种说法。主流说法认为是黄滔本人。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创始人实为黄滔的父亲黄山周,只不过后来黄滔的名气大了,演化成了黄滔。后一种说法很难站得住脚。理由有两条:一是黄山周的坟墓与涵江黄巷黄氏祖坟葬在一起,为当时风景秀丽的九峰,而黄滔的坟墓就在东里附近;作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始祖,叶落归根的根就是在子孙即将繁衍生长的地方,既便于保佑子孙,又便于子孙祭祀;黄虎之墓在我的故乡石庭,黄岸之墓在他的开创地涵江黄巷,都说明了这个道理。二是东里黄氏乃诗礼传家的簪缨之族,子孙不乏理学名臣,绝不会因为儿子的名气大了,就将老子开天辟地的功劳算到儿子头上,做出有违孝道之事。
  至于黄滔何时迁徙到东里,一直无人深入考究。流行的说法,此事发生在公元879年。那年,黄巢率大军凿开仙霞岭700里山道,从浙江进入福建。不久,大军沿着福泉漳古道向广东进发,途经涵江黄巷时,发生了一件在故乡传为千古美谈的事。当时大约是黄昏,大军一路举着火把前进,路经黄璞家门时,黄巢下令:“此儒者之家,灭炬而过”。全军肃然,勒兵灭炬而过。佳话传千古,但黄巢为何有此有违于正常的行为?传统的解释(《新唐书》)是黄巢军中流行“逢儒则辱”的忌讳。这种说法显然忘记了“冲天大将军”虽然武装贩卖私盐多年,直至与朝廷发生大规模冲突,但他同时又是一位多年考取进士不第的儒者。“我花开后百花杀”,并不是一介武夫所能吟唱出来的。
  根据记载,黄滔的从兄黄璞乐善好施,先后周济邻里士民200多家;舍田租500石、水田50亩,建上生寺(后再舍275亩田资建)。由此推见,黄璞的家境相当不错,在黄巢眼里属于标准的土豪一类人物,是被专政的对象。黄巢灭炬的原因,惟一能够解释的理由,是黄巢早闻黄璞的贤名。黄璞的父亲黄昌龄为大理寺评事,类似于如今的最高法院法官。地位虽然没有美国的最高法院法官高,但考虑到当时大理寺评事人数很少,其地位与影响也一定比如今中国的最高法院法官高出许多。黄璞自号雾居子,著有《雾居子集》,其中《闽川名士传》是福建的第一部人物传。黄璞生有8个儿子,公元890年黄璞进士及第后,被授予崇文馆校书郎,后来4个儿子也担任了著作郎、秘书省正字一类的馆职,被后世称为“一门五学士”。
  黄璞自少就有贤名,到了公元879年,中年的黄璞早已成为福建名重一时的大儒。在福州住扎过两个多月的黄巢不能不闻知黄璞的贤名。于是,一支令大唐王朝土崩瓦解的虎狼之师,在黄滔的故乡黄璞的门前,吹灭火把,悄悄然地穿行而过。
  流行的说法认为这一年,由于朝廷停考,黄滔回到了故乡。当黄巢大军过后不久,黄滔就搬迁东里。持这种说法的人,引用黄滔《与从兄黄璞诗》为证:“纵徵终不起,相与避烟尘。等到中兴日,同看上国春。新诗说人尽,旧宅落花颜。移觅深山住,啼猿作四邻。”
  但黄滔在《别友人》等多首诗词中,表达了类似“十年漂泊在京华”的意思。由此推断,公元879年,虽然朝廷停考,但黄滔并未回到故乡。公元881年,“龟洋二真身菩萨”之一的慧忠和尚圆寂,葬于东塔。公元883年,黄滔为龟洋灵感禅院刚刚竣工不久的东塔撰写《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据此可知,黄滔是年在家。至于“相与避烟尘”,并不一定指黄巢进军福建。公元881年,王绪已带领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率领另一批河南人,进军福建,攻城略地,狼烟四起,马蹄声急。直到11年后福州被攻陷,王潮兄弟统治福建全境为止。黄滔搬迁东里的时间,也不会迟于公元884年。因为那年黄滔启程前往四川,当他再次回到故里时,已经是进士及第之后,福建全境也已在观察使王潮、副使王审知的有效统治之下,既结束了“从徵终不起”的落魄,也不需要“相与避烟尘”。
  公元883至884年的某一天,黄滔搬迁到东里新居。在新居的生活期间,他经常前往看望老友林希刘。青年之时,黄滔曾常与林希刘诗歌唱和,相交莫逆。如今,斯人已逝,阴阳两界,黄滔常在孤坟之前坐石忘月,任凭心事涛涛,悲嗟唏嘘。黄滔后来在《乌石村——即林希刘》诗中,记录了这段往事:“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廻登览一悲嗟。故人殁后城头月,新鸟啼来陇上花。卖剑钱销知绝俗,闻蝉诗苦即思家。谢公古郡青山在,三尺孤坟扑海沙。”
  黄滔搬迁乌石山麓定居,除了因为自己的贫困与心高气傲之外,想与好友林希刘相邻做伴,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黄滔此举与欧阳詹身后墓葬南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能改变贫困的现实,黄滔在《秋夕贫居》诗中记载了自己落魄的情形:“听歌桂席阑,下马槐烟里。豪门腐粱肉,穷巷思糠秕。孤灯照独吟,半壁秋花死。迟明亦如晦,鸡唱徒为尔”。 秋天如此,冬天依然。黄滔在那年冬末,又题《贫居冬杪》诗一首:“数塞未求通,吾非学养蒙。穷居岁杪雨,孤坐夜深风。年长惭昭代,才微辱至公。还愁把春酒,双泪污杯中。”
  尽管是还愁把春酒,黄滔还是钟情于春闱大比。公元884年,黄滔启程入川,寻找流亡在蜀的中央政府。唐朝天子与四川实在是太有缘分了。安史之乱,马嵬兵变,玄宗幸蜀;一个半世纪后,黄巢攻破长安,僖宗再度入川。自从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与中央政府已经越离越远。王仙芝、黄巢只不过是贩卖私盐,侵害国家盐铁专营的投机倒把分子,虽然后来发展到了武装对抗,但起事之初,州县长官对星星之火不仅没有及时扑灭,而且怕承担领导责任,干脆隐瞒不报,致使星星之火,呈现出燎原之势。事情闹大后,各地节度使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观望,致朝廷安危于不顾,直到长安城破,皇帝流亡。
  当黄滔路经关中腹地马嵬时,不禁想起百多年前的往事,写了《马嵬三首》:
  “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鸣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陇头呜咽多。”
  “龙脑移香凤辇留,可能千古永悠悠。夜台若使香魂在,应作烟花生陇头。”
  “锦江晴碧剑峰奇,合有千年降圣时。天意从来知幸蜀,不关胎祸自蛾眉。”
  自白香山的《长恨歌》后,唐代诗人多为杨玉环打抱不平。稍后,罗隐也在《帝幸蜀》诗中表达了与黄滔类似的思想:“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者,阿瞒也,唐玄宗之小名。
  黄滔刚入川不久,就传来黄巢兵败被杀的消息。于是,中央流亡政府浩浩荡荡起驾回銮。不久,因宦官与节度使交恶,地方军阀逼迫长安,惊魂未定的僖宗,再次逃离长安,朝廷继续停考。公元886年,朝廷恢复考试,录取进士及第9人,黄滔再次落第。此后,朝廷年年放榜,黄滔年年榜上无名。而在此期间,黄滔的好友与亲戚陈峤、韩偓、黄璞、陈乘、徐寅等人,陆续进士及第。
  乾宁二年(895),是黄滔命运转折的年份。56岁的黄滔终于在南院黄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在25名进士中,他名列第十。当日,黄滔喜不自胜 ,写下《放榜日》七律一首,表达自己的心情:“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郄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当夜,琼林大宴,黄滔又赋诗赠人,表达了自己“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的辛酸,与“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的喜悦。
  然而,正当黄滔沉醉在“一枝仙桂已攀援”喜悦之中时,主考官崔凝被落第的举子们指控营私舞弊,录取的25名进士,除了黄滔与程晏为孤寒者外,他人均为权贵请托。一时朝议纷纷,唐昭宗宣布考试无效,下诏重试,亲自阅卷,并更换户部侍郎陆扆为主考官。重试的结果是重新录取15名进士,原状元张贻宪等人落榜,原名列第8名的赵观文被擢为状元,黄滔仍然进士及第。下第的10人中,4人因文笔粗劣,被昭宗宣布永远不准参加科举,6人允许今后再试。一生自负、命运坎坷的黄滔,终于一举成名天下知了,他像所有的新科进士一样,第一件事就是回乡省亲。
  黄滔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前往南山东峰书堂寻找陈蔚、黄楷、欧阳碣三位学友,准备一倾心声。然而,当黄滔兴冲冲地来到林密泉清的南山时,但见书堂犹存,学友不知所终,只有书堂门前“苍苔四叠”,庭中“嘉树双亚”。睹物思人,黄滔独自在书堂前后慢慢徘徊,抚今追昔,难以言表。这里曾有朗朗书声,有短唱长吟,有酒后长歌;有坐石忘月,也有挑灯夜读;有追慕先贤的忘情,也有相互激荡的励志。一切仿佛就在昨日,然而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堂前厚厚的苍苔,与庭中迎风婆娑的龙眼树,似乎在向他诉说着什么。黄滔怀着惆怅的心情,来到了邻近的灵岩寺,找到旧时相识的老僧,打听老友们的下落。
  黄滔这份惆怅的心情,后来在《莆山灵岩寺碑铭》中,得到了充分的抒发。回到老家的黄滔,有时住在涵江黄巷延福里居,有时则在东里的延福新居,他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曾经一同流落于长安的旧朋老友。荔枝煮酒,龙眼烧茶,诗歌唱和。古人高风,数典不敢忘祖,原祖黄岸从福州黄巷移居涵江后,称自己的居住地为黄巷延福里居;来孙黄滔迁居东里后,仍以延福新居自号。
  此时,黄滔故乡涵江黄巷不仅成为莆田全县,也是泉州全郡的文化中心。黄滔黄璞兄弟双双进士及第,从兄黄蟾以博学宏词科及第,与黄璞一样,成为崇文馆校书郎,人称黄璞黄蟾兄弟为大小校书。黄璞的8个儿子个个英姿勃发,学富五车,待时而发。黄滔的两位从叔黄宗法、黄宗精兄弟,学佛有成,成为一代高僧大德。黄宗法异迹道行,出则两虎相随,言之成谶,是为七闽僧俗同钦的大和尚,世称伏虎禅师。黄宗精则师从洞山良价,承五位君臣之法,创画圆相破知见之风,开宗立派,誉满禅界。
  次年,黄滔北上等待朝廷分配工作。然而,当这位考了24年,历经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晔三个朝代的新科进士来到长安时,昭宗皇帝已经被李茂贞挟持在华州。唐朝政权内毁于宦官,外败于节度使。唐朝地方政府沿用汉代建制,最初实行州县两级制。唐朝的州相当于汉代的郡。后来,中央政府为了加强领导,将全国分成十个道,分别派出观察使,监督地方政府。在边疆地区,中央派出的观察使为了便宜行事,持有皇帝授予的“节”(全权支配的印信),可以全权调度、指挥军队,管理财政,甚至有用人大权,持节的观察使就被称为节度使。这种带有巡视监察性质的观察使后来常住地方,逐渐演变成了更高一级的地方政府。边区节度使成了数州甚至数十州地方军政方面的最高领导,这些拥有军事行政财政甚至人事大权的藩镇反过来对抗中央、制约中央。安史之乱,即是节度使制度失败的标志。安史之乱平息后,各地节度使更是拥兵自重,相互观望,以至王仙芝、黄巢倡乱,唐室土崩瓦解。流亡在四川的中央政府,只好在策反黄巢部将朱温的同时,起用早先数次向中央政府挑衅的沙陀人李克用。黄巢败亡后,朱温、李克用、李茂贞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三个节度使。
  宦官参政起始于玄宗晚年的高力士,到贞元期间,宦官兼任禁军首长(神策军中尉)成为定制,以至于宦官具有拥立皇帝的权力。亡国皇帝僖宗、昭宗,即为宦官所立。僖宗即位时,只有12岁,政令多出于被他称为“阿父”的宦官田令孜。史载,僖宗生性聪明,围棋、斗鸡、音乐、剑槊、法算,几乎无不精妙。更为自负的是,他的打马球技艺,自夸为天下第一。亡国皇帝多为聪明之人,后来者有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然而,李煜有诗词传世,赵佶遗有瘦金体与花鸟画,而李儇的马球技艺,随着他的27岁生命一同被埋入黄沙。
  昭宗即位后,试图从解决宦官与节度使问题入手,恢复中央权威。他先是限制宦官势力,不惜逼走了拥立自己为帝的宦官头子杨复恭,杀掉兼任神策军中尉的宦官李顺节。随之,昭宗即着手解决节度使问题。第一个被选中的对象,是剿灭黄巢的最大功臣李克用。他不顾朝廷大臣们的反对,发动了对李克用的讨伐战争。但战事进行不久,便以朝廷军队失败而告终。昭宗最后只得以后宫美女来平息李克用的怒气。这次讨伐战争的失败,使中央威信扫地,昭宗孤立。宦官与节度使内外勾结,共同对付大唐皇帝。
  客观地说,昭宗尽管是个亡国皇帝,却不失为晚唐时代的好皇帝。在对李克用用兵失败后,昭宗面对崔凝主持的考举舞弊一案,亲自主持复试,为孤寒俊士开路,擢赵观文、黄滔等15人进士及第,将主考官崔凝由刑部尚书贬为合州刺史。昭宗在处理这个案件的时候,还发表了一份长长的圣旨,告诫朝野不要“假我公器,成彼私荣”。昭宗有心作为,却无力回天。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刚刚结束不久,节度使李茂贞就指使宦官杀掉宰相崔绍纬,并移师长安,昭宗只好出逃,准备投靠李克用。但昭宗刚逃出长安不远,就被李茂贞的盟友韩建挟持,幽禁在华州达3年之久。朱温不甘心皇帝落入李茂贞之手,遂挥师占据洛阳,逼近华州,准备劫夺皇帝。李茂贞宁可让皇帝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入朱温之手,无奈之下,决定释放昭宗。
  公元899年,刚刚恢复自由,从华州回到长安的昭宗皇帝,立即为黄滔等人安排职位。黄滔被授予“四门博士”,此时,他已在长安整整等待了3年。唐朝博士乃是国子监祭酒的属官。国子监内设有7个不同的馆,如太学馆、国子馆、四门馆等,类似于今天大学内的学院。各馆设有博士、助教、直讲若干人。博士类似于教授,考虑到当时整个国子监仅有数十名博士,博士的地位与影响力,远远高于今天的院士。四门馆的生员有两类:一类是朝廷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爵之子,另一类是被推荐为俊士的庶人。
  黄滔被分配到国子监四门馆担任博士,一定是怀着喜出望外的心情。多少年前,一直被他追慕的先贤欧阳詹进士及第后,只不过被授予助教;韩愈的博士还是欧阳詹率众弟子苦争而来。然而,尽管黄滔喜出望外,但在唐末崇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时代,手中没有兵权的皇帝都不过是节度使们手中的玩偶,四门馆博士又能够有什么作为?
  为黄滔等人分配工作,大约是昭宗皇帝出于自己自由意志所做的最后一件事。这件事后不久,昭宗落入宦官刘季述之手,刘季述将他关押在宫内少阳院,用熔化的铁水浇灌在铁锁上,以防逃跑,饭食则从墙脚的小洞里送进去。公元901年,刚刚被解救出少阳院的昭宗,又一次落入李茂贞之手。这次,李茂贞将皇帝挟持往自己的老巢凤翔,朱温率军在后紧追不舍,将凤翔围困达一年多。凤翔城内断粮,不仅易子相食,而且人肉公然上市,每斤百钱。昭宗在被关押的院内,每天用小磨磨豆麦喝粥减肥,进行瘦身运动,弄得头昏眼花。公元903年初,李茂贞终于无法坚守,只好以献出昭宗为条件,换取朱温解围。朱温得到皇帝后,果然解围而去。昭宗在朱温军成了汉献帝,不仅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加封梁王,而且还赐他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当然,这些所谓“任命”、“加封”与“赐”,不过是昭宗在朱全忠让人拟好的诏书上,按个印子而已。然而,朱温毕竟不是曹操,甚至连司马昭也不如,他没有耐心重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老戏。1年之后,尽管天下还是诸侯并立,朱温仍然密令部将杀害昭宗李晔,立李柷为帝。公元907年,朱温又杀哀帝李柷,迫不及待地登上皇帝位,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历史进入了最黑暗的五代十国时代。
  公元901年,“四门博士”黄滔眼见皇帝被节度使李茂贞再次挟持,困于凤翔,自己在长安无法施展抱负,在同乡进士、京兆尹参军翁承赞的推荐下,回到福建,投奔了驻节在福州的武威军节度使王审知。王审知对黄滔深为赏识,奏请朝廷授黄滔为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推官者,佐官也,大约是幕僚一类的官员。此前,黄滔的好友陈峤已依附于王审知;稍后,徐寅也从大梁归来相佐。
  关于徐寅从大梁归闽,还有一段趣事。徐寅进士及第后,被授予秘书省正字,他曾作《人生几何赋》、《斩蛇剑赋》等,一时竟为相传。唐亡之后,徐寅到大梁游历,被朱温辟为幕僚。一日,徐寅酒后触怒这位后梁太祖,恐遭不测,写了《游大梁赋》讨好朱温。赋中有句:“千金汉将,感精魂以神交;一眼胡奴,望英风而胆落”。千金汉将指韩信,韩信曾以千金酬报漂母一饭之恩;一眼胡奴自然是指朱温的头号敌手李克用,沙陀人李克用在战争中失去一只眼睛。朱温曾经多次吹嘘,在梦中得到韩信授予兵法,如今看到徐寅马屁拍得到位,十分高兴,当即赐予徐寅绢500匹。徐寅领赏后,马上离开大梁回老家,投奔王审知。10年后,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了世仇后梁,建立后唐政权。李存勖记恨一眼胡奴之句,欲让闽王诛杀徐寅。好在王审知悉心庇护,徐寅得以隐归故里,天天到延寿溪钓鱼为乐。徐寅在钓鱼之余,著书立说,有《钓矶集》、《探龙集》等行于世。然而,一生喜欢热闹的徐寅,对自己的隐居生活并不满意。他有诗自叹道:“赋就神都振大名,斩蛇功与乐天争。如今延寿溪边住,终日无人问一声。”
  黄滔回闽之后,悉心辅佐王审知治闽。他面对这位励精图治的光州固始老乡,毫不保留地施展了自己的抱负。提倡节约官府开支、减赋税、轻徭役;重商务、开港路(主要是泉州港,这为泉州在宋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打下了坚实基础)、兴旺海上贸易;建学校、育人才,发展地方文化。王审知一一采纳了黄滔的建议。当朱温篡唐后,割据各地的军阀纷纷称王。黄滔审时度势,以一个老练的政治家眼光,建议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为闭门天子”。王审知在唐朝覆亡、群龙无首,各地节度使都以过把皇帝瘾为时尚的情况下,经受住诱惑,接受了黄滔的建议,奉后梁、后唐为正朔,使福建在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情况下,能够独享太平,30年免受兵祸。朱温为拉拢王审知,也逐步为他加官进爵,公元909年,拜王审知为中书令(宰相)、福州大都督;次年,又加封王审知为闽王。对于黄滔的匡正之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御史集》评价说:“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守臣节,滔匡正之力为多。”
  黄滔的匡正之功,致使七闽大地一时成为乐土,北方名士李洵、韩偓、崔道融、赵观文、王涤等人,纷纷来闽避乱。黄滔礼遇这些流亡名士,名士们逐“悉主于滔”。黄滔在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同时,不失诗人本色。在此期间,他将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佑290年间福建诗人写下的诗歌,编集成《泉山秀句》30卷。这是福建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稍前,黄滔的从兄黄璞编写了福建的第一部人物传《闽川名士传》。600年后,黄滔的第十八世裔孙黄仲昭编写了福建第一部地方志《八闽通志》。
  除了《泉山秀句》,黄滔还有文集4卷被后世收入《全唐文》,诗歌208首被收入《全唐诗》,另有《东家篇略》10卷刊行于世。他的作品包括诗、赋、文和文学评论等。由于他的文学成就,被当时的士人推为福建诗坛盟主,被后世誉为“闽中文章初祖”。
  黄滔一生的功绩,后人以对联总结为:“雄藩息烽火,名士集南州,规正论功,闽海一时称乐土。延福世书香,甲族开东里,文章初祖,莆阳千载仰高贤。”
  当黄滔回到福建的那年,他两位出家为僧的从叔先后圆寂。公元898年,黄涅盘圆寂于自己创建的囊山慈寿寺,王审知奏知朝廷,赐谥:“妙应禅师”。公元901年,本寂禅师坐化于江西抚州曹山,敇谥为:“元证禅师”。本寂与良价所创的禅悟之法,被后世称为“曹洞宗”,为禅宗之下的五宗之一。本寂被称为“曹山本寂”,与其师“洞山良价”并闻于世。
  公元911年,黄滔年老退休回家。那年,他来到囊山慈寿寺凭吊从叔黄妙应,写下《游囊山》诗一首:“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是年,黄虎故乡的创始人——黄滔,病逝于东里家中,终年72岁,葬于离家约两里许的乌石山腰。黄滔生有独子黄珦,官大理寺评事;孙子五个,其中仲孙黄仁颖为后唐天成丁亥科状元,且均有官职。往事越千年,当年猿啼作四邻的乌石山,如今早已成了人声喧嚣的闹市,黄滔的墓葬地成了莆田哲理中学的大门口,墓前的石碑早已化为乌有。上个世纪末,莆田文学院的几位先生不忍文章初祖的坟墓化为废墟,在原址上建了一个黄滔公园。所谓公园,占地不过二、三十平方米,园中只有一个水泥肖像,与两块介绍性石碑而已。
  黄滔逝后,他的从叔黄妙应的遗谶,一一落地,化为现实。《福建通志·高僧传》载:“妙应言事多异,尝曰:生吾前非圣人,生吾后非圣人。吾去世六十年后,当有无边身菩萨来治此国。偈曰:‘小月走烁烁,千村及万落;处处凤高巢,家家种葵藿。’又曰:‘乌石山前,官职绵绵。’时莆治在游洋,而指都巡检廨示人曰:‘此地他日有鼓角声’。又曰……人皆未遽解也……” 黄妙应的谶语时人未解,但事后却一一应验。妙应灭寂62年后,赵匡胤一统江山,结束了五代十国的黑暗局面,开创了历史上民众生活最为富裕的朝代。宋太平兴国元年(976),黄滔读书处的灵岩寺,经过7年修缮竣工,割据漳、泉两州的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表请宋廷为寺赐额,初即皇帝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取义“广弘法化,普度众生”之意,将灵岩寺改名为广化寺,沿用至今。公元978年,陈洪进向宋太宗奉表称臣,漳泉两州纳入大宋版图。公元979年,宋析泉州莆田、仙游两县及福州之永福、福清一部分置兴化县,以太平军领之。次年,改太平军为兴化军,仍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四年后,兴化军治从游洋迁往莆田县,设在都巡检廨处。如今,千年之前的军治之处仍然耸立着一座古老建筑——古谯楼。但鼓角之声已为盛平之乐所替代。宋代地方政府分为三级,最高一级是路,最低的是县,中间一级的根据情况不同,有府、州、军、监四种称呼。此时,福建计有福、建、漳、泉、汀、南剑6州,以及邵武、兴化2军,号称八闽大地。宋明两代,居住于乌石山前的黄、林、陈、方、宋、刘、王、郑、李九大姓,一如黄妙应的预言,果然官职绵绵,簪缨不绝。黄氏家族更是科甲鼎盛,公卿相望。其为状元者有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为宰相者有宋代黄洽、明代南明黄鸣俊。
  附录一:黄珦——唐御史黄滔子,字玉卿行巽十六唐懿宗咸通庚寅年二月初五日生五代後晋出帝开运甲辰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郑氏欧氏传庐陵乌门刺桐裏横沟子五仁愿仁颖仁宪仁愈仁干。据《台湾军城黄氏祖谱》载黄滔有五孙:
  仁愿珦公长子字福禄号吉庵行离廿一官江西上犹县令唐昭宗乾宁丙辰年正月十六日生南唐恭帝庚申年十二月初五日卒配王延钧之女居莆阳太湖子二俊仪。
  仁颖珦公次子字福祐号潘湖翁行离廿二庶出後唐丁亥科状元累官至端明殿内阁掌院学士唐昭宗光化庚申年三月十五日生南唐恭帝壬戌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唐进士四门助教欧阳詹曾孙女唐开成丁巳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孙女欧阳澥长女欧阳郴妹欧阳氏子三长讳偃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赘于舅父欧阳郴家次讳伛举明经季讳佢举乡荐俱泉州乡贡进士著有黄状元集五卷孙三观旦晔。
  仁宪珦公季子字福迪号莆斋行离廿四官益州犀埔县令配林蕴孙女居莆禧子四信仿伸伓佺。
  仁干珦公四子字幼连号刺桐逸人行离廿六官太常院奉礼郎配郑氏居黄巷裏後街子四倜仙俶傥。
  仁愈珦公五子字幼迪号宁斋行离廿八官石州平夷令裔居莆阳石庭配林氏子二倔价
  黄滔曾孙:偃(922-1000潘湖翁状元仁颖二世嫡孙,欧阳詹5代嗣孙,仁颖子。南唐泉州乡贡进士,因年幼家贫无力攻书赘于潘湖欧厝郴舅家为养子,随母姓,南唐庚戌年泉州乡贡进士,累官至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黄伛、黄佢。
  附录二《兴化府志》黄虎传:
  黄虎(石庭黄氏始祖)的故乡在莆田英塘街道东里。黄虎童年的时候,小城还没有后世那么大,东里恰恰处于县城根下。大约是在黄虎出生前后,以他从叔黄四如等人作为发起人,为东里的创始人黄滔重建祠堂。宋代的祠堂,在蒙古人入侵的时候,已经毁于兵火。祠堂东侧有豫章三株,苍翠可爱,因三树呈品字形,逐名品树。祠堂的前面有三个池塘,从乌石山流下的清泉萦回注入池塘,长年流泽不穷。池塘因方而小,宛如大印,称为印池。祠堂周围散落着聚族而居的黄氏子孙,品树与印池成了东里黄氏的标志。据传,昔有神僧路过此处,在树下歇息,看到境内谷城、紫帽两山供列于品树东西,壶山、九华两山峙立于前后,叹曰:“此佳处也。”并为谶语云:“品树连荫日,子孙千万亿。” 这三株樟树,在往后的百年之间,荟郁荫樾,盘根错节,远而生之,宛若丛林一般。洪武二十二年,兴化府城拓展,黄虎的故乡被划入城内,品树在旧城改造中遭到砍伐。黄氏子孙对品树一往情深,想方设法想让传家之宝用其他形式,在子孙的脑海里刻下烙印。第一个代表人物是黄滔的十六世孙黄寿生。黄寿生在永乐六年的应天乡试中,获得举人第一名(解元);永乐九年登进士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翰林检讨。黄寿生童年之时,常流连于品树之下,在京为官之后,每有乡愁涌上心头,品树的形象总是更加清晰,难以释怀,逐命进士顾本逊,根据自己的回忆,绘了一幅《品树连荫图》,以便“时览观以洩其思,以遗吾之后人”。黄寿生在观看揣摩叹息之余,还为这幅画题记。黄寿生去世之后,他的翰林同事、《永乐大典》编修,时任国子祭酒的李时勉,根据图画与题记,撰写了《品树连荫图碑记》。明朝天顺年间,黄滔的十八世裔孙黄仲昭对祠堂进行扩建,将石刻《品树连荫图碑记》嵌入大门内。这次祠堂扩建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为祠堂题大门匾额,兴化知府岳正送来亲笔所书的 “文章初祖”匾额。

为您推荐

马俊②

  马俊   马俊,男,江苏镇江人,1974年4月生于江西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艺专业,青年陶艺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高级陶瓷美术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中国景德镇陶瓷收藏协会付会长、中国景德镇艺术..

欧阳斌②

湖南省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  欧阳斌,男,汉族,1954年12月生,湖南耒阳人。1973年参加工作,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毕业于湖南省邵阳师专中文系,历史学博士。历任湖南省邵阳纺织厂工人,湖南日报社记者,长沙县委副书记,邵..

李洞②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作品   赠唐山人   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   千年松..

钱珝②

李珣②

  李珣   李珣(生卒年月不详)字德润,五代人。少有诗名,尤工词,是“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先祖是人,其父随入。他生长于(今三台)。少年时代即有诗名,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50余首,载《花间集》及《樽前集》中。其妹舜..

厉鹗②

  厉鹗(1692~1752)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浙江杭州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诗多游览名山大川之作,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清淡娴雅,幽新隽妙,尤长于五言诗。代表作有《..

柯勒律治②

  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Birth: Oct. 21, 1772   Death: Jul. 25, 1834   诗人,评论家,哲学家。出生于Ottery圣玛丽在英国德文郡,治是最年轻的10个子女约翰科尔里奇,部长,和他的妻子安鲍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