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八七年生,四川平武人。青年诗人,也写散文,曾任《天府早报》首位Q主编。目前已在《诗选刊》《语文报大学人文版》《民族文学》《扬子晚报》《成都文艺》等全国各级刊物发表文字约六百篇(首),诗作获奖多次。著有《芙蓉锦江九人诗选》,长诗《出生地》,散文集《青铜面具》《陆式纪》。现为成都某院体育系大二学生。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angrenliu
与好诗相遇
朱巧玲
'二'
当许多优秀的八零后诗人及其文本逐渐浮出水面,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里对于他们的印象是:勤奋、灵感再加上对诗的悟性和思考造就了这一批优秀的年轻诗人。但当羌人六出现在我的阅读视野时,我的这种印象被打破了,他的诗歌犹如一块石头在我波澜不惊的阅读中溅出了水花,并因此让我明白有些人天生就是写诗的,他生来就有一副诗骨。这个出生于1987年的羌族孩子,带着天生的对语言的敏感和对诗歌的触觉闯入了诗歌的阵营,并打破了某种与写作有关的平衡法则。当我第一次在《芙蓉锦江》九人诗选里读到羌人六的诗歌时,内心有一点惊吓,甚至试图去寻找他诗歌的起源。但后来我发现这是徒劳的,因为羌人六的语言敏感度是天生的,也许是和他羌族血统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不可以按照常理出牌,来解读这位天生的诗人。在他一系列的诗歌中,语言质地优良,带着天生的诗歌触觉,不顾影自怜,不颓废失落也不故作激进。应该说这是一块稀世珍贵的玉,静待时间的雕琢,会散发诗歌的异彩。而且在羌人六的诗歌中自然流淌着某种神秘的气息。这种气息令他的诗歌呈现出新鲜和生动的品质,犹如一阵清风吹开笼罩在我们阅读上空的迷雾。诗歌是语言之马。羌人六的诗歌意象跳跃而不突兀,诗歌崎岖而不荒谬,像一粒粒金子,会在岁月的磨砺里发出灿烂的光芒。我真诚地希望这个优秀的小兄弟能在诗歌之路上一直坚持,无论以后的生活如何磨练,岁月如何变迁,都不言放弃。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