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夫特②

简介

  江奈生·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又译为约拿旦·斯威夫特,乔纳森·斯威夫特。
  18世纪著名的讽刺作家和,出生于的,父母都是英国人。斯威夫特早年生活贫苦,因父亲早亡,他很早就寄居在伯父家中。他从小就喜爱学习历史诗歌,14岁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686、1692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1688年,回到英国,在吞浦尔爵士家中作私人秘书,并开始接触当时的政治,养成了分析事物的才能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此间还曾任英国国教会教士以及乡村牧师等。1710年到1714年为托利党内阁大臣主编《考察报》,托利党人失势后,他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作圣帕特尼克大教堂的副主教。斯威夫特以大量政论和讽刺诗等抨击地主豪绅和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而他的讽刺小说则影响更为深广,所以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斯威夫特分别作于1696年与1697年的两部早期讽刺作品《桶的故事》(The Tale of a Tub)和《书的战争》(The Battle of the Books)就是其讽刺才华的最初展现。《桶的故事》表面上讲的是三兄弟背弃了亡父遗嘱的故事,实质上则是对宗教论争的尖刻模仿,讽刺了那些自命为正宗者的道貌岸然,揭露了他们对教义阳奉阴违的事实。该书一直以来都被英国者们用作攻击教会的重要武器。《书的战争》则将矛头直指当时贫乏的学术、浅薄的文学批评和各种社会恶习,对当时学究式的烦琐考证和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的提出批评,还提出了文艺与科学应当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在英国当了几年政论家后,斯威夫特的影响达到了顶点。这时,爱尔兰人民在英国政府专制统治之下的痛苦生活得到了他同情。于是,斯威夫特站在爱尔兰人的立场上,猛烈地攻击英国政府,为爱尔兰人民争取早日独立和自由摇旗呐喊,还赢得了“伟大的爱尔兰的爱国者”的称号。
  从于1720 年开始,斯威夫特写了一系列文章和讽刺诗,攻击英国的殖民政策,成为受爱尔兰人民拥戴的爱国志士。在《关于普遍使用爱尔兰纺织品、用具、制品的建议》(A Proposal for the Universal Use of Irish Manufacture,1720 )假托布商之口,抗议英国国王特许一个英国商人伍特在爱尔兰铸造贬值铜币,呼吁全国一致拒用,指出爱尔兰人民应享有与英国人同等的自由权利。《一个温和的建议》(A Modest Proposal,1729 )是斯威夫特这时期小册子中最辛辣也最著名的作品。面对爱尔兰普遍的贫困,有人建议准许法国来募兵,有人建议移民到澳大利亚为仆,愤怒的斯威夫特则以“反语”建议把儿童养肥,作为富贵人家的美味佳肴,人皮可加工为手套、皮鞋,发、骨也有销路,唯有此法才能解救贫穷的爱尔兰。作者始终以一本正经的态度提议,正是这种表面的平静让读者倍感现实的冷酷残忍,激起心中的愤慨。斯威夫特一生写了不少诗,在《悼斯威夫特博士之死》(Verses on the Death of Dr.Swift,1739 )诗中,他表现出为爱尔兰自由而努力的自豪心情。
  斯威夫特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寓言小说《》(Travels into Several Remote Nations of The World by Lemuel Gulliver,1726)。该书的创作大约开始于1720 年,出版于1726 年,包括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英国医生格列佛的航海飘流旅行记录。作者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极尽讽刺之能事,对英国的君主政体、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会风尚进行了揭露。
  作为典型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故事总是有所指的:小人国会因鞋跟高低、吃蛋先敲哪端而分裂、演化出两党之争;大人国的居民尽管身材高大,却丝毫不像人类那样穷兵黩武;飞岛对其领地的统治就像英格兰对爱尔兰一样让人看不过眼;相比之下,倒是慧骃国里的马儿颇具理性和各种美德。

创作时期

  一,早期(1667—1710年)
  斯威夫特早年生活贫苦,寄居伯父家中。14岁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他对这些科目都不感兴趣,却喜爱历史和诗歌,所以在校学习成绩不好。他毕业时,学院当局“特别通融”,才取得学位。1688年政变后,他回到英国,依靠亲戚情面才能够在吞浦尔爵士家中作私人秘书。吞浦尔是一位退休的大臣和外交家,住在发恩汉附近的穆尔庄园,栽花种树,著书立说,过着闲适的贵族阶级的生活。斯威夫特由于自己没有社会地位,时常感到苦恼和屈辱。1649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奇尔路特作了不到两年的穷牧师,又回到了穆尔庄园,直到1699年吞浦尔逝世。
  斯威夫特在早年就接触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开始养成分析事物的才能和敏锐的观察力。对于一位讽刺作家来说,这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他在穆尔庄面读了不少的古典名著。但是他也受到吞浦尔“崇古非今”倾向的影响。他在这时期写了《书的战争》和《桶的故事》两部作品,它们是在1697—1698年间写的,但直到1704年才发表。《书的战争》写作过程是这样的:古今作品孰优孰劣问题在17世纪末年的英国学术界引起过一场争论。1692年吞浦尔发表一篇叫作《论古今学术》的论文,他推崇古代作品《》和《发拉利斯书简》,认为远非近代作品所能企及。威廉·渥顿著文驳斥吞浦尔的主张,他认为时代进步,今人作品胜古人,况且吞浦尔所推崇的《发拉利斯书简》系后人所伪托。当时学者查理·包义耳和理查·本特立分别加入古今学派展开论战。斯威夫特受了吞浦尔的影响,倾向于古学,才写了《书的战争》。吞浦尔崇古非今是18世纪英国假古典派拟古反动文学主张的先声,事实上这种倾向代表当时封建贵族保守的要求,企图标榜古人作品和新文学相对抗。《书的战争》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写成的,就内容而言并没有进步意义;但是斯威夫特在这部作品中初次显示了他的讽刺才能,他对当时学究式的繁琐考证和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予以尖锐的批评。他借用了在《》中的关于蜘蛛和蜜蜂的比方,提出文艺和科学应该为人类服务,它们应该像蜜蜂一样为人类带来蜜和光,而不应该是一面肮脏无益的蛛网。和《书的战争》同时发表的《桶的故事》却是一部意义深远的杰出的讽刺作品。斯威夫特这次把矛头指向教会,同时对于当时贫乏的学术、浅蒲的文学批评和社会恶习也予以抨击。他通过三兄弟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天主教会、英国国教和喀尔文教派(英国清教徒)。他讽刺这些教派都自认为是基督教的正宗,遵照《》的指示行事,事实上却阳奉阴违。虽然斯威夫特本人是英国国教的牧师,他却能大胆地批评基督教徒的虚伪和无耻。《桶的故事》是英国启蒙主义者批语教会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斯威夫特第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二,中期(1710—1714年)
  吞浦尔爵士逝世后,斯威夫特回到了爱尔兰,担任都柏林附近拉腊柯尔地区的牧师。他为了教会事务时常到伦敦去,1710—1713年间在伦敦住了两年半。他在伦敦期间卷入了党派的斗争,很受托利党首领的器重。1710年托利党人上台执政后,他担任了该党报考《考察报》的主编。托利党人为大土地所有者,战争对于他们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他们为了迎合英国人民厌恶战争的心理,猛烈攻击辉格党人的好战政策。斯威夫特写了许多揭露辉格党人的贪婪和反对战争的小册子,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是《同盟国和前任内阁在发动和进行这次战争的行为》(1711)。辉格党人在18世纪初叶执掌内阁政权,推行反人民的战争政策。英国和、同盟对进行长期的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却给资产阶级带来巨额利润。斯威夫特的小册子唤起英国人民反对战争,坚决要求统治集团和法国缔结和约,对反对战争的英国舆论起了重大影响。斯威夫特当时所写的政论虽然是为托利党人服务的,但他反对几个国家统治阶级争夺权益的战争,却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他这一段政治经验使他对英国统治集团的贪污腐化和资产阶级的丑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714年托利党人失势后,他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作圣派得立克教党作教长,终其一生。
  三,晚期(1714—1745年)
  1714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他对爱尔兰人民的苦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积极地号召爱尔兰人民为自由独立而斗争。1720年他发表了《普遍使用爱尔兰的工业产品的建议》,主张爱尔兰人民发展自己的工业,拒绝使用英国货,以抵制英国殖民者的残酷剥削。1723年英王的情妇肯德尔公爵夫人获得了在爱尔兰铸造半便士铜币的特许状,又把它卖给了英国商人威廉·伍德,赚了一万英镑。伍德只要用价值六万英镑的铜就可以铸造价值十万零八百英镑的半便士铜币,可获暴利四万英镑。这对于贫困的爱尔兰人民是严重的威胁。斯威夫特就化名垂皮尔发表了几封公开信。他号召爱尔兰人民坚持斗争,一致拒绝使用半便士铜币。为什么伍德敢于以暴利剥削爱尔兰人民呢?他说那是因为伍德是一个英国人,又有要人朋友。英国当局在爱尔兰人民的群起抵抗的压力下,被迫减少发行额四万英镑来缓和局势,并派出一位大臣到爱尔兰来镇压。凶狠的英国统治者是不肯轻易让步的,据说反动的英国首相渥皮坡尔曾经发誓要把半便士铜币塞下爱尔兰人民的咽喉。斯威夫特对爱尔兰人民说:“……你们要知道根据上帝的、自然的、各国的和你们本国的法律,你们是也应该是和你们的英国弟兄一样的自由人民。”爱尔兰人民在斯威夫特的领导和鼓舞下终于取得了胜利,英国当局被迫收回成命。但是《垂皮尔书简》却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它发出了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雄伟的呼声。斯威夫特在这一事件后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爱戴,成为爱尔兰人民的英雄。1726年他最后一次访问英国归来,都柏林人民为他鸣钟举火,并组织仪仗队把他送回寓所。
  斯威夫特在晚期的作品中,斥责了英国统治集团的腐朽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就在这个时期,斯威夫特完成了他的不朽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1726)。此后他还写了许多满怀忧愤的讽刺作品。最著名的一个小册子叫《一个使爱尔兰的穷孩子不致成为他们父母的负担的平凡的建议》(1729)。斯威夫特用“反语法”提出了一个“公平、全家而可行的建议”,指出爱尔兰人民已经贫困到什么地步,对残酷剥削爱尔兰人民的英国统治者提出了有力的控诉。
  斯威夫特晚景凄凉。他年轻就就患脑病,晚年耳聋头痛日益加剧,最后几年精神失常,时常昏睡。这位杰出的讽刺作家于1745年10月19日逝世。

《格列佛游记》介绍

  作者:(英)斯威夫特
  成书时间:1726年
  特色之处:旨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宗教势力的幻想游记体讽刺小说
  [故事梗概]
  第一卷:叙述了格列佛遇海难后在小人国的奇遇。外科医生格列佛,从小就相信航海冒险交好运。1699年他受聘于“羚羊号”,远航南太平洋。途中遇风暴,船触礁沉没,他只身脱险,上岸便沉睡在草地上。醒来发现自己被紧缚在草地上。这里是小人国利力普特,这里的人只有6英尺长。他想挣扎,小人们便用箭猛射,他只好做了俘虏,被马拉到京城献给国王。该国挑选官员是以在悬空的绳子上跳舞的技术好坏来决定的,很多人不惜摔断脖颈,拼死一博。该国两党之争,是由于鞋跟的高低不同而引起的。该国与邻国不来夫斯古的战争是因吃鸡蛋因该先打破大头还是小头而引起的。利力普特国王一心想灭掉不来夫斯古,便派格列夫去把敌国的舰队全掠过来。但格列夫不愿意,便潜水逃到不来斯古,修好小船便启航回家。
  第二卷:描述了格列佛又遭遇了海难后,在巨人国的经历。在家过了一些日子,格列佛又乘船再次出海。船遇风暴,漂到巨人国,他被一农民当作玩具给小女儿玩。为了赚钱,这个农民把他带到镇上去表演,累得他奄奄一息,眼看无利可图便把他卖给皇后。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的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军队、法庭、财政和近百年的历史。但在国王的诘问下,反而显得英国的制度并不高明。格列佛思乡心切,托故来到海边,睡在小箱子里。箱子被鹰错当了乌龟刁了起来,掉进了大海。他被一艘船救起,几经周折与艰辛回到了英国。
  第三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航海途中遇到海盗袭击后,在小岛的经历。回家后不久,格列佛又出海了,在海上遭贼船劫持,他被单独放在小帆船上,漂流到小岛上。一天,他发现空中有一个飞岛。飞岛上的人把他吊了上去。那人相貌古怪,衣饰奇异,整天沉思默想,担心天体突变地球爆炸。全国缺吃少穿,土地荒芜。离开飞岛,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总督能召唤鬼魂,格列佛因而见到了等古代帝王将相。在于古人的交谈中,格列佛发现史书上的许多记载不符史实,甚至颠倒是非。而后,他又经日本回国。这一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斯威夫特的复古倾向。
  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智马国(慧骃国)的经历。四个月后,格列佛受聘与船长再次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放逐到智马国,在这里他遇到形状象人的动物的攻击,幸亏一匹智马救了他。智马是一匹有理性的马,是该国的主人。格列佛决定定居智马国。无奈,主人决定消灭“耶胡”(),格列佛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而幸免,但须离境。他回到英国,看破红尘,终身以马为友。在斯威夫特笔下,丑恶人性的表现不胜枚举:背信弃义、无知浅薄、为非作歹、懒散腐败……这一切的症结皆在于人类道德的堕落。由于这种描写,很多人(包括名作家和等)认为斯威夫特“厌恨人类”。但是另一方面,却把他称为“英国的”——因为,像拉伯雷的作品一样,《格列佛游记》与民间文学有着深刻的血缘关系,其恣肆的笔触和狂欢化的想象其实是高扬生命旋律的。可以说,斯威夫特以其特殊方式折射着他所存身的社会的两面性:既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更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他通过对慧骃的描绘,就是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的人性和道德的追求。
  也许因为今天的地球人大都生活在所谓“”中,斯威夫特的讽刺和寓言两百多年后读来仍尖锐淋漓、字字见“血”。在yahoo的幽灵极有反讽意味地成了计算机网络“明星”的年月里,人们不能也不应忘却斯威夫特的怀疑和绝望。
  [主题思想]
  小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
  小说的第二卷则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小说的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代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历史家等,以及英国对于爱尔兰的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揭露。
  小说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段以获得官爵的可耻行为等。
  综观小说的全部情节,《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它的批判锋芒,集中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
  作者通过了描写格列佛4次遇险,写出了作者看透了当代的腐败,以讽刺的方法,抨击了当时腐败的社会。
  [文学艺术特点]
  《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尖锐深邃的讽刺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当时的英国是作者抨击和挖苦的对象。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这个缩微的国度里,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不但想战胜而且要奴役对方。小人国的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不惜小丑似地做着可笑的表演。这个小朝廷是当时英国的缩影,连利立浦特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也同当时的英国政局一模一样;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地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从大人国的眼光看来,英国的历史充斥着“贪婪、竞争、残暴、伪善、淫欲、阴险和野心”产生的恶果。作者借国王的话,“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虫最有害的一类”,讽刺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过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讽刺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有关勒皮他岛的描绘则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
  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关于“钱”的那段议论就是如此。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駰(马)国,向他的马主人解释说:“我们那里的耶胡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作者在对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进行无情、辛辣的讽刺、抨击时,有的直言相讥,有的利用异邦人的唇舌,有的隐喻挖苦,有的以兽讥讽人,凡此种种,风趣滑稽,神情皆备。
  情节的幻想性与现实的真实性有机结合,也给小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作者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的描述,使人感觉不到它是虚构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实事。例如,在描述小人与大人、人与物的比例关系时,一概按一与十二之比缩小或放大。小人国里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国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的一块区区手帕,可以给小人国皇宫当地毯;大人国农妇的那块手帕,盖在格列佛身上,就变成一床被单了。在描述飞岛的运行,宫殿的建筑,城镇的结构时,作者还有意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诸方面的知识与数据。这样,就使人物局部细节的真实、和谐、匀称,转化为整个画面、场景的真实、和谐、统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笔朴素而简练。例如文中写到格列佛在小人国抄录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赞颂国王是“举世拥戴”的“万王之王”,“脚踏地心、头顶太阳”,等等。格列佛还在括号里不动声色地解释道:“周界约十二英里”。随着这句解释,那“直抵地球四极”的无边领土陡然缩为周边不过十余里的弹丸之地。这种反差令人捧腹。括号里的话显示出作者朴素又实事求是的叙述风格,他似乎无意对此评论,只是在客观忠实地为我们解释利立浦特的尺度。他曾经声明:“我宁愿用最简单朴素的文笔把平凡的事实叙述出来,因为我写这本书主要是向你报道,而不是供你消遣。”尽管小人国、大人国、慧駰国的情景各异,主人公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说的布局、风格前后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后果都有详尽的交待,复杂纷繁的情节均按时间、空间顺序依次描述,文字简洁生动,故事性强,因而数百年来,《格列佛游记》在欧洲各国雅俗共赏,妇孺皆知。

为您推荐

沫女千②

沫女千简介  沫女千 原名,网名:商皇太子、月高林上、渔夫的眼睛。   出生地:安徽省,,福渡镇人。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1994年来北京上大学,主攻环境艺术。   1998年自主创业,是品牌发起人之一。   2004年—20..

李渔②

  李渔( 1611 ~ 1680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末初著名戏曲家。江苏人,祖籍兰溪。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 “ 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

赵丽华②

  女诗人赵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她们仨》等,曾任《诗选刊》编辑部主任,主编有《中国诗选》等。曾担任全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柔刚诗歌奖”、全国“..

伍尔夫②

许可②

人物姓名  阳光女孩许可:   曾先后被学校授予“未名小天使”“未名艺术新星”“阳光艺术星”等称号,她不但和同学相处得很好,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写作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尤其是她在艺术领域里表现出来的才智更令很多人惊..

石楠②

植物名称  名称:石楠   科名:蔷薇科Rosaceae   别 名:石楠千年红、扇骨木。   拉丁文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科 属 名  蔷薇科、石楠属(一说为金达莱科)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形态特征  常绿小..

时未寒②

  时未寒,四川人,原名王帆。生于70年代,大陆新武侠代表作家之一。   2000年底开始写作,至今已在各类杂志上发表作品近两百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碎空刀》《偷天弓》《换日箭》等。   时未寒文风璀璨华丽,故事凄丽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