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大秧歌历史渊源

秧歌最初是插秧、耘田时所唱之歌,以民间农歌、菱歌为基础,逐渐发展成汉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歌唱和部分器乐演奏趋于消失,仅保留下锣鼓节奏,故又称谓:'秧歌不是歌'。它主要泛指中国汉族地区流传广泛的民间舞蹈)。

秧歌戏的历史久远,南宋有'村田乐'记载,形式名称则出现在明代后。

宋代诗人苏东坡、陆游等关怀农村生活,曾为乡农写过不少诗歌,或说后来秧歌可能吸收了农歌的词句,但从他们的诗词中未见'秧歌'一词,说明当时尚末形成'秧歌'的形式。陆游一首名为《时而》的诗:'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其中的'菱歌'一词,很容易误认为'秧歌'两字。在江南一带,菱歌一词泛指民歌、农歌,陆游的诗中常有此词,如'一声菱歌起何许,洗尽万里功名心'(《泛舟过吉泽》),'潮生钓濑边,月落菱歌里'(《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等。

至清代,秧歌已由插秧歌、菱歌、演唱秧歌,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间歌舞形式盛行各地,文献记载最多。后又向扮演戏曲人物的民间二小戏(一旦一丑)三小戏(生、旦、丑)发展。

在《清代竹枝词》中有这样两句诗:早春戏馆换新腔,半杂秧歌侑客觞。这表明在乾隆时的戏馆中,已有了秧歌腔。但这两句诗仍不能说明戏馆中的'新腔'是有了秧歌戏,还是在戏中'杂'用了秧歌的腔调。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秧歌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山西的繁峙、襄垣,河北的蔚县等地成立了专业秧歌剧团,演员经过正规化的训练,演唱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进入新时期以后,作为民间小戏剧种的秧歌戏不仅面临与大剧种的激烈竞争,而且受到现代流行歌舞的挤压,演出活动越来越少,不少秧歌剧种濒临消亡。

为您推荐

剪纸艺术的文化渊源

  我国的剪纸艺术其早期形态可以追溯至汉代以前。那时,供剪纸用的材料不是纸张,而是金银箔和皮革。汉代后,纸张在民间才逐渐成了更加便宜实用的材料。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剪纸是北朝中后的遗物,迄今已有1500多年。民间剪..

剪纸艺术的渊源

  中国民间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发展,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的一支。民间剪纸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民俗活动为民间剪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舞台。由于封建经济基础未变,民间文化观念没变,民俗节日仍..

《聊斋志异》预叙的艺术渊源

  最早的预叙应该诞生于口耳传递信息的言语交往之中,人们使用预叙的心理渊源大致可以从以下诸方面加以把握:(1)人类渴望掌握自然、社会的神秘编码以掌控自身命运的群体心理,如巫师、卜者等根据事物征兆推断即将发生的事..

白龙花灯的文化渊源追溯

中国简文化的思想渊源

  尚简风尚,我国古已有之。对简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其渊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道家、墨家学说和隋唐时期的禅宗思想。   1.道家奠定了中国简文化的哲学基础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平民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渊源

  事实上,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与平面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渊源,要想加强在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就需要对历史沿革进行分析。   文化,是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祖祖..

公共艺术的渊源

  公共艺术一词的提出,观其字面公共二字凸显眼前,是为大众服务,被大众所理解与认可的,它所反映的是大众的共同意志。而公共艺术设计则是对公共艺术的深层次思考,它所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传达公共社会的主导思想,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