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最初是插秧、耘田时所唱之歌,以民间农歌、菱歌为基础,逐渐发展成汉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歌唱和部分器乐演奏趋于消失,仅保留下锣鼓节奏,故又称谓:'秧歌不是歌'。它主要泛指中国汉族地区流传广泛的民间舞蹈)。
秧歌戏的历史久远,南宋有'村田乐'记载,形式名称则出现在明代后。
宋代诗人苏东坡、陆游等关怀农村生活,曾为乡农写过不少诗歌,或说后来秧歌可能吸收了农歌的词句,但从他们的诗词中未见'秧歌'一词,说明当时尚末形成'秧歌'的形式。陆游一首名为《时而》的诗:'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其中的'菱歌'一词,很容易误认为'秧歌'两字。在江南一带,菱歌一词泛指民歌、农歌,陆游的诗中常有此词,如'一声菱歌起何许,洗尽万里功名心'(《泛舟过吉泽》),'潮生钓濑边,月落菱歌里'(《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等。
至清代,秧歌已由插秧歌、菱歌、演唱秧歌,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间歌舞形式盛行各地,文献记载最多。后又向扮演戏曲人物的民间二小戏(一旦一丑)三小戏(生、旦、丑)发展。
在《清代竹枝词》中有这样两句诗:早春戏馆换新腔,半杂秧歌侑客觞。这表明在乾隆时的戏馆中,已有了秧歌腔。但这两句诗仍不能说明戏馆中的'新腔'是有了秧歌戏,还是在戏中'杂'用了秧歌的腔调。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秧歌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山西的繁峙、襄垣,河北的蔚县等地成立了专业秧歌剧团,演员经过正规化的训练,演唱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进入新时期以后,作为民间小戏剧种的秧歌戏不仅面临与大剧种的激烈竞争,而且受到现代流行歌舞的挤压,演出活动越来越少,不少秧歌剧种濒临消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