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以内涵丰富、品种多样着称。不同品种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的乐器给和演奏形式、演奏风格上。大致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汉调音乐等。
(一)锣鼓乐
包括大锣鼓、小锣鼓、笛套锣鼓、苏锣鼓、八音、花灯锣鼓等。'潮州大锣鼓'是以大鼓为中心,多种打击乐相配合,以唢呐为领奏并配以管弦乐的大型合奏式音乐品种。它粗犷雄壮、气势磅礴,音乐格调绮丽清朗,司鼓艺术别具一格,能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和渲染节日喜庆气氛。
潮州大锣鼓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从清锣鼓形式发展起来。过去,在潮州各地都设有锣鼓馆,在每年游神盛会时演奏,乐器只用四面锣、二副大钹,属清锣鼓形式,俗称'四锣二钹'。因奏法过于简单,艺人们增添了唢呐吹奏一些弦诗谱,如《过江龙》、《百家村》等,这样有吹有打,发展成为吹打形式。
据专家介绍,'潮州大锣鼓'植根于潮州,其形成可以追溯至唐宋年代,后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有着'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的美誉。
大锣鼓是以打击乐为主并配以管弦乐的一种合奏形式,以唢呐为旋律主奏乐器的也称'唢呐大锣鼓'。大锣鼓在潮州音乐中最为普及,流传面最广。大锣鼓除大鼓外,锣器较有特色的有钦仔、深波、斗锣;其次有苏锣(形制比马锣大)、亢锣、月锣、大钹、小钹等。由于锣器各具音乐特点,且各有固定音高,演奏丰满协调,并具有简单的和声效果。与管弦乐合奏时,刚柔相济,动静相宜。大锣鼓传统形式分'长行套'与'牌子套'。'长行套'常用于节日喜庆、盛会、游行等大场面;'牌子套'多脱胎于'正字戏'的曲牌锣鼓,原主要用于表现戏剧故事情节,由若干牌子联缀成套。统曲目共有十八套之多,其中分文、武套。文套。文套文静温柔,长于表现悲欢离合,男女之情,如《抛网捕鱼》、《掷钗》等;武套则气魄雄伟、豪放磅礴,适于表现古战场的格斗场面,如《关公过五关》、《薛刚祭坟》等。
为丰富演奏曲目,各锣鼓馆争相聘请正字戏班的乐师传授音乐,于是吸收了戏曲乐队中使用的一些乐器,增添了小唢呐、苏锣、深波和一些常用弦乐器等,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吹、打、拉、弹'俱备的综合性吹打乐队。
吹管乐器有大唢呐、小唢呐、大笛(横笛)、小笛(俗称箫仔)、箫等;打击乐器有的鼓、苏鼓、中鼓、大鼓、苏锣、深波、斗锣、钦子、亢锣、月锣、大钹、小钹,铜钟,云锣等;拉弦乐器有二弦、椰胡、二胡、胡弦等;弹弦乐器有小三弦、大三弦、琵琶、月琴、扬琴等。
潮州大锣鼓的创始人有欧细奴、谢奴仔、吴德润等,其中以欧细奴的贡献最大。欧细奴原是潮安镇合旗鼓亭的吹首,他熟悉正字戏音乐,在他二十四岁被锣鼓馆请去传艺,提供了不少正字戏音乐。在现有的十八大套曲目中,极大部分是正字戏音乐联奏。
小锣鼓是大锣鼓删去斗锣、苏锣等强烈而声浊的打击乐器后派生出来的一种合奏形式,具有轻快、明朗有特色,如《画眉跳架》等。
笛套大锣鼓流行于潮阳市。以大横笛(4-8支)为领奏、辅以笙、箫、管等乐器,具有高亢、清悠、柔婉、古朴之特色。
苏锣鼓以苏锣、苏鼓演奏而得名。原脱胎于'外江戏'的伴乐。此外还有八音、十音、花灯锣鼓等。
(二)笛套古乐
笛套古乐流行于潮阳棉城。南宋末年,宋室宫廷乐宦吴丙(字汝光,原籍江西)随师抵潮,宋亡后,吴丙定居潮阳棉城,宫廷音乐的种子也因此播落于潮阳大地,经过历代乐工们的充实和发展,形成了潮阳笛套音乐古朴典雅的风采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潮阳笛套音乐的品类,可分为笛套音乐和笛套锣鼓。笛套音乐包括笛套古乐(即传统的笛套音乐)和经融合、演变而成的笛套音乐。笛套古乐从曲式结构到旋律进行,都保留了古代宫廷音乐韵味。其风格特点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传统色彩。笛套锣鼓包括笛套小锣鼓、笛套大锣鼓和笛套苏锣鼓,笛套小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小巧玲珑的锣鼓点,笛套大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大鼓、斗锣、大钹等音量恢宏的大型打击乐,笛套苏锣鼓则是指笛套音乐配上苏锣鼓。
就其共性而言,潮阳笛套音乐是属于套曲式的音乐品种。它以笛、管、笙、箫为主要乐器,用大横笛领奏。风格古朴、幽雅,具有宫廷音乐风味。相传宋末或明、清时,由中原传入。每个套曲由若干乐曲联缀而成,如《四大景》由散板、引子、序曲(头板慢8/4拍子)、一景'柳摇金'(头板、二板至三板)、二景'金毛狮'(头板、二板至三板)、三景'闹元宵'(头板、二板至三板)、四景'柳青娘'(头板、二至三板)组成。速度由慢至快,每段也分慢、中、快,章节段落分明,近似唐、宋大曲'散序'、'拍序'、'曲破'的形式。就其个性而言,潮阳笛套音乐从大笛吹奏的方法到奏出的音色有别于其他地方,构成潮阳笛套音乐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潮阳味'。在吹奏方法上,潮阳笛套音乐是传统的(宫廷式)'龙头凤尾指',领奏乐器的大笛(横笛)是28节大锣鼓笛。
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潮州音乐已出现逐渐衰落的状态。历史资料散佚,艺术人才老化等等,无不制约着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有关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保护的力度。
(三)弦诗乐
潮州弦诗乐是民间丝竹乐。'弦诗乐'原指潮州古乐诗谱的演奏,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潮州民间丝弦、吹管、弹拨等乐器独奏、重奏、合奏等演奏形式的总称,是潮州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地域主要是广东省东南的潮、汕地区诸县,但在闽南龙岩、龙溪地区,广东客家五华、大埔、兴宁等地,南部陆丰、海丰诸县以及海外东南亚泰国、越南、马来亚等地均有流传,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弦诗乐以潮州民间丝弦、弹拨乐器演奏古诗谱而得名,是最具群众性的演奏形式。乐器组合可大可小,大者有成十件以上乐器的合奏,小者有三、五件乐器的小组奏。潮州弦诗乐最早是以竹弦、洞箫、月弦三件乐器演奏的丝竹细乐逐步取代古老的古琴,近三百年来改用发声尖高的二弦为主奏乐器。其它拉弦乐器有椰弦、竹弦、二胡(提胡)、大胡弦;弹弦乐器有大三弦、月琴、秦琴、皮琴、葫芦琴、洋琴,吹管乐器有小横笛、大横笛、洞箫、小唢呐、大唢呐;打击乐器有小鼓、中木鱼、小木鱼、木板等。其中小横笛、大横苗、小唢呐、大唢呐亦分别可作主奏乐器,而三弦、琵琶、筝是室内细乐常用的组合形式,亦可分别用于独奏。
弦诗乐一般以板击节。板式节奏灵活多变,传统演奏习惯是由慢到快、层层推进,采用曲速三变的变奏手法,即从头板开始,接二板、拷拍、三板直至高潮急煞告终。同时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还运用约定俗成的单催、双催、双叠催以及其它变体的催奏形式,把乐曲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引人入胜的是往往通过旋律音高的微妙变异,使宫调产生'似转非转'的艺术效果,赋予乐曲以特殊的韵味和情趣。
潮州弦诗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演奏风格,分为'儒家乐'、'棚顶乐'两种。'儒家乐'的演奏者,-种是由上层社会资助豢养的乐队,另一种则是自发性的群众自由集社组织,演奏风格纤细、雅致,重神韵,除自娱外,多用于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棚顶乐'则主要用于戏曲舞台,为喧染剧情服务,亦独立演奏,其风格简朴、粗犷。目前民间流传的弦诗乐,多为'儒家乐'的风格特点。
传统潮州弦诗用古老的二四谱演奏,其演奏特点可根据二四谱的各种调式;轻三六、重三六、轻三重六、反线、活五来进行转换和变奏,达到旋律色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轻三六调式特点旋律多轻快明朗;重三六调式则深沉含蓄;反线与轻三六同,但旋律高四度;活五调式最富有待点,善于表达哀怨或悲愤的情绪。将一首乐曲用不同调式色彩转换变奏时,一般规律为:轻三六乐曲可以转为重三六、轻三重六、反线;重三六乐曲可转为轻三六、轻三重六、反线、活五;活五乐曲可转为重三六、轻三六。
潮州弦诗在演奏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曲速三变'。即每一首弦诗套曲基本上都用头板、拷拍、三板的形式作为其结构或旋律变奏的相对固定的程式。乐曲引子多为散板;头板(或称二板慢)为4/4节拍,是乐曲主体部分,演奏时一般不反复或反复时变化很少;拷拍为1/4节拍,是慢板旋律在节奏、节拍上的变奏,主要特点是多用后半拍,形成垛句式的旋律特点;三板为1/4(或2/4)节拍,亦是慢板旋律在节拍、节奏上的变奏,其特点是用多种'催'的手法把旅律反复变奏多次,速度逐渐加快,在高潮中结素束全曲。
潮州弦诗所奏曲目,传统乐曲多沿用中州古调传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兼蓄了各地民间小调、佛曲、笛套和民间戏曲音乐中的外江调、正字调、粤调等,甚至有时还吸收民间艺人飘洋过海从东南亚各国带回来的民歌、小曲之类。着名的潮州弦诗十大名曲是《昭君怨》、《小桃红》、《寒鸦戏水》、《黄鹂词》、《月儿高》,以上五曲均为重三六乐曲;《大八板》、《平沙落雁》、《风求凰》、《五连环》、《锦上添花》,以上五曲均为轻三六乐曲。其它流行的乐曲还有《柳青娘》、《浪淘沙》、《狮子戏球》、《千家灯》、《粉蝶采花》、《红梅头》、《粉红莲》、《画眉跳架》、《深闺怨》等。
潮州弦诗的着名演奏家有林玉波、张汉斋、苏文贤、林毛根等。
(四)细乐
细乐是以琵琶、筝、小三弦为主的小型合奏,有时也加上洞箫、椰胡或竹弦等乐器,风格细腻柔润。尤其是在琵琶、筝、三弦的合奏中,常产生五声性和声效果,更显得和谐悦耳。传统细乐分硬、软套。硬套如《胡茄十八拍》,软套如《昭君怨》、《小桃花》、《月儿高》等。潮州细乐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洪沛臣先生。他是潮州一名古董商人,音乐素质极高,善琵琶、瑟、笙等多种乐器,他常到国内各地及南洋做生意,也到处以乐会友。自他始,在潮州与筝家郑祝三、三弦名家陈子栗三人以三弦、琵琶、筝合奏。各乐器有各乐器的句逗和奏法,但合起来却非常好听,所以深得其趣,众称'三友'。洪与郑还把他们合奏的首本乐曲《古调劲套》,分别制订琵琶和古筝详订谱,并各自收徒教习,于是在潮州传下来这种三弦、琵琶、古筝的合奏形式,近人把这名为'细乐'。
(五)庙堂音乐
是寺院、善堂做法事时(如颂佛、拜忏等)唱奏的音乐。基本分为'禅和腔'、'香花板'两类。此外尚有'外江板'等其它流派。使用的乐器有法器经鼓、鼓脚钹、双音、引馨等,以唢呐(有的则用大横笛)领奏,并配以其它的弹拨、弦索乐器。曲调玄奇古朴,别具一格。
(六)汉调音乐
汉调是广东汉剧(俗称外江戏)曲调的简称(被称为外江调),清代中后期随着外江戏传入潮汕后至兴梅、大埔等地,汉调自清光、宣以来曾风靡全潮,被雅称为'儒乐'、'国乐'。汉调音乐原属板腔皮簧系统,在潮汕流传过程中,融合了潮乐的变奏手法和旋法加花润饰特点。汉调用的打击乐主要有苏鼓(小鼓)、梆鼓、拍板(俗称过山板)、苏锣、苏钹、小碗锣、小锣,弦索乐主要乐器有外江头弦、三弦、月弦、琵琶、笛子、胡弦等。
(七)潮州外江音乐
潮州外江音乐是指自江苏、浙江、淮河流域一带流传到潮州的音乐。戏剧称'外江戏',音乐称'外江音乐',锣鼓乐称'外江锣鼓或苏锣鼓',佛乐称'外江板佛乐'。外江音乐之传来潮州,不是某一年代、某一历史事件而成其事,应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迁移事件。其起始应在南宋年间。
南宋时杂剧和民间百戏、民间音乐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福建、广东沿海富庶的地方是南宋的大后方,也随着苏杭的发展而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自然要比北宋方便些、频繁些。北宋时产生于温州的南戏,至南宋时盛行于临安等城市,并且向南方传播。据《漳州府志》卷三八载,南宋时,朱熹的门生陈淳(1153-1217)给漳州知府傅伯成的一封信,建议禁止当地农民结集演戏。这封信,除了说明当时南戏空前发展之外,也提供南宋时,南戏从苏杭经福州南下,播及漳潮的有力佐证。
外江戏及外江音乐在潮州于清末民初一直盛行,到20世纪50年代才渐告衰落。
现在,除个别地方还有外江乐存在之外,大多数的外江乐已经溶化在潮州音乐乐种的各种形式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潮州音乐得到蓬勃发展。50年代初成立汕头潮乐改进会和潮州市民间音乐团等组织。1956年潮州音乐曾在北京参加全国音乐周会演,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获得金质奖章。一些音乐家和音乐单位相继来潮汕考察和采风,从潮州音乐中追索隋唐音乐的足迹和遗响。
60年代后出版的潮乐着作有《潮州民间音乐选》、《潮州音乐曲集》等;反映现实生活的器乐曲代表作有《春满渔港》、《欢庆胜利》、《喜送丰收粮》、《一路送粮一路歌》;整理乐曲有《关公过五关》、《双咬鹅》、《追舟》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