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经典光辉璀璨。然而,在现代电子传媒影响下,这一曾经为大众带来无数欢乐和想象的艺术形式,渐渐失去了其当初的'大众性'而缩小为部分戏迷和戏剧爱好者的小众趣味。除1970-1980年代那个特殊的文化短缺时代之外,现代大众传媒没有能够实现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多数年轻人的艺术选择中,往往很难见到京剧艺术的欣赏选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创造性地传承、创新传统艺术,使优秀的艺术经典能够继续被广大观众所接受,便成为我们这一代传媒人、艺术人的共同使命。
随着国家启动的京剧电影工程,京剧的现代媒介转化获得了第一批成果。特别是由滕俊杰导演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不仅拍摄了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京剧经典'霸王别姬',而且有尚长荣与史依弘两位当代京剧名家主演,采用先进的3D声画技术制作,强强携手、强强推动,共同完成了一部具有强烈现场感和声画感染力的京剧电影作品。该作品不仅在国内的试映得到了京剧爱好者认可,而且还引起了众多普通观众的兴趣,他们都期待能够在电子声画体验中,去感受中国经典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一3D电影的尝试,对于扩大京剧的观众规模,培养京剧艺术爱好者,传播京剧艺术和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为传统艺术插上了现代传媒的翅膀,其传播的广度将得到生动体现。3D版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借助于现代传播手段,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海外也产生了反响。该片去年5月受邀在美国洛杉矶的杜比剧院(即每年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奥斯卡剧院)进行了海外首映。好莱坞的首映,重现了当年梅兰芳先生主演的京剧在美国演出的盛况,向国际上展示了中国京剧电影化探索的努力,也通过电子视听的手段让更多的外国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京剧独特的魅力和唱腔的优美,真切感受到东方文化和东方艺术独特的时空观和美学观。京剧文化的魅力作为世界文化多元的一部分,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兴趣,其集唱、白、形体、武术和杂技于一体的艺术呈现手段,与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一种混搭创新的后现代性的魅力。
苏州评弹
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基本采用了梅兰芳先生演出的剧本,但在节奏上更加紧凑、情绪上更加集中。特别是由于采用了3D技术,在场面调度上也刻意加强了纵深设计和纵向运动,创造了更加逼真的身临其境的效果。影片中还特别设置了将观众吸引进大银幕的运动画面,在战斗场面中兵器抛出屏幕等设计体现了3D的纵深刺激感;层次饱满的声音效果将演员唱腔中所包含的情感呈现的更加细腻和丰富。而且,由于镜头改变了剧场观众与舞台之间的固定关系,画面中景别的变化则更是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尚长荣先生主演的霸王,英雄豪气中带有一丝悲壮悲悯,镜头中尚长荣先生的一皱眉、一瞪眼、一回眸,流露出的那种无可奈何的仰天长叹、那种虎落平阳的英雄末路、那种怜香惜玉的大丈夫柔情,更是体现了电影对舞台剧艺术的补充。正如尚长荣先生所总结,拍这部电影的经历改变了他与自己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扮演虞姬的史依弘也觉得自己与角色更加接近了,她更加确认自己在真正意义上进入这部电影中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角色。这说明,京剧表演在影像镜头面前,仍然有丰富的表现潜力可以挖掘。
3D特殊的美学效果,打破了京剧的舞台空间,使表演区更加逼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强化了京剧艺术的现场感和体验性。一些动作化镜头创造出了鲜明的视听冲击力。京剧转化为电影,不仅是媒介形式的改变,同时还是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变。在这方面,《霸王别姬》还有许多可以继续探索的空间。
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不是京剧艺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转化的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个在技术运用、美学转型方面都迈上了一个高高台阶的起步。如果说,在我们过去对《霸王别姬》的记忆中,只有唱段和身段,那么我们今天就还会有人物面部的表情细节和人物动作的情绪细节以及3D营造的空间感。现代电子科技,不仅将传承传统的京剧艺术,而且它的尝试所引起的反馈,很可能还会影响到京剧艺术自身适应新的时代、新的观众、新的需求的变革。当年一位传播学大家麦克卢汉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媒介即信息。从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中,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京剧被新的媒介所传播,更是从传播中看到了传统京剧吐故纳新、拥抱未来的充满希望的丰富信息。
评剧《月清》准备冲击梅花奖
沈阳评剧院的现代评剧《月清》继去年获得中国评剧节金奖、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之后,现在正准备冲击梅花奖。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月清》导演李维鲁和主演吴丹阳。
故事:小人物大情怀
《月清》是由沈阳评剧院倾力打造,国家一级导演李维鲁执导,国家一级演员、花派弟子吴丹阳领衔主演的现代评剧。李维鲁告诉记者,《月清》的唱腔既保持了传统评剧的韵味,也有现代音乐之美。
《月清》取材于发生在北方偏远小山村的真人真事,围绕一起蓄意的车祸展开,主人公月清的丈夫身患绝症,为了骗取赔偿金,以生命为代价,制造了一场车祸,'肇事者'喜顺倾家荡产进行赔偿。两年后,月清无意间发现丈夫留下的遗书,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月清向喜顺赔罪,喜顺的谅解和纯朴,让月清对其产生爱情,最后,两个'冤家'结成百年之好。全剧围绕善与恶、诚信与欺骗的抉择,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农村的新风尚。
手法:用人物精神世界作为故事走向
李维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评剧《月清》从原来叙事题材为主转变成强调人物的戏剧性,用人物精神世界作为故事走向,在整个排演过程中大量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这也区别于之前评剧的表现手法。第二点,在音乐空间上,把舞台结构、空间结构与音乐精神世界融为一体。第三点是强调戏曲本质的空灵。对于《月清》的主题,李维鲁说:'付出的人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看过《月清》的观众会看到月清和喜顺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在表演方面,李维鲁认为不应脱离生活的本质,只有人的内心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李维鲁说:'故事里更多的是人文主义体现,主人公精神世界的自我搏斗,月清扮演者吴丹阳把这些都表现出来了。'
反响:观众感动落泪
对主演吴丹阳来说,塑造现代女性是新尝试。她说:'刚接这个角色时很惶恐,后来在导演的帮助下,渐渐对角色有了理解,也找到表演技巧。'为了演好月清,吴丹阳首先在人物造型上突破,从穿着打扮到内心情感抒发,都要回归月清这个乡村小人物身上。其次,在唱腔和表演上也力求真实自然。
有观众看过《月清》后泪流满面地说:'故事情节悲喜交加,跌宕起伏。我的眼泪还没擦干,又被逗乐了,真是一场好戏。'还有观众表示,《月清》无论是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还是演员的表演,都让人禁不住叫好。更重要的是,它向社会有力地传送了正能量。李维鲁说:'《月清》演出10多场,收到很多观众的中肯建议,非常开心,因为这表明观众真正沉浸在故事中。'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