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是中国汉族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又杜佑的《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后,用于隋唐燕乐中的印度乐,至宋代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后失传。
中文名称:箜篌
外文名称:konghou
别名:坎侯、空侯
分类: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
使用方式:竹片拨奏或击奏
为您推荐
崔君芝,是当代中国首位箜篌演奏家,北京人,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197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修钢琴、二胡,兼习竖琴、马头琴、古琴、古筝和琵琶。钢琴师从洪达林教授,二胡师从王国潼大师,竖琴师从魏晓曼、甘培雪、左荫..
近年来,中国作曲家为箜篌创作和改编了许多乐曲,包含独奏曲、重奏曲、协奏曲等。
独奏曲有:《高山流水》(李焕之)、《湘妃竹》(崔君芝)、《渔舟唱晚》(曹正、崔君芝)、《月儿高》(瞿春泉、崔君芝)、《阳关三叠》(杨通八、刘文金)、..
演奏时,采取坐姿,将共鸣箱置于胸前,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也可左手弹弦、右手按弦。可在双排弦上运用大幅度(小三度音程)揉、滑、压、颤技巧,具有独到之处,还可演奏泛音、摇指、轮指及各种音色变化的各种手法,并可在泛音旋..
转调箜篌是一种新型的弹拨弦鸣乐器。1981年4月,雁柱转调箜篌被正式列入沈阳音乐学院的科研项目,张琨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转调机械结构,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
中文名:转调箜篌
乐器分类:..
1981年4月,雁柱转调箜篌被正式列入沈阳音乐学院的科研项目,张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完成了转调机械结构的设计,由院办工厂承担试制任务,民乐系还派了三年级学生赵广运参加了琴体制作、油漆和装配工作。
1982年12月首先..
诗句原文 李凭箜篌引
[唐]
丝桐张高秋2,空山凝云颓不流3。
江娥啼竹素女愁4,李凭弹箜篌5。
昆山玉碎凤凰叫6,泣露香兰笑7。
十二门前融冷光8,二十三丝动紫皇9。
炼石补天处10,石破天惊逗秋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