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发展阶段

二人台

根据资料记载,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坐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六个阶段。

打坐腔

二人台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在冬闲季节,人们围坐演唱,尽欢而散。此为'打坐腔',最早产生于唐家会、河会,时间是清道光前,着名艺人张三堂等。由于歌手们演唱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加以表情动作,打坐腔逐渐发展成'打玩艺儿'。

打玩艺儿

其名源于'社火玩艺',是河曲民间春节文娱活动形式的的总称。

搅风雪

光绪九年,唐家会三官社组织'道情班'和'玩艺班'穿插演出,人称'风搅雪'。

打软包

'打软包'就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每班不过十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裹,故称'打软包'。

业余剧团

解放后,二人台获得了新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河曲县已有三十个业余剧团。

1953年秋季,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九位同志到河曲采访,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河曲从此有了'民歌海洋'、'二人台之乡'的美誉。

专业剧团

1956年秋,河曲县政府批准成立了河曲二人台剧团。

1964年3月,二人台剧团转为忻县地区文工团,全团人员调往忻县。

文革十年,二人台剧团受到批判,在舞台上绝迹,许多名演员被迫改行。

1980年,单位独立,'二人台剧团'有演职人员30余人,先后赴太原、晋中、呼市、包头及邻近省、县演出,颇受欢迎。

为您推荐

刺绣的发展历史

  通过考察研究,刺绣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伴随着它出现的还有一些古典玉器、陶器等等。这就证明刺绣在远古时代已经被人们所创造。其实刺绣出现的时间可能会更早,小时候都应该都听过远古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由此可以发..

清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概貌

  (一)乱弹   泛指清康熙末年到道光末年的一百多年间各类新兴的地方声腔剧种,在音乐上创造了以板式变化为主(即板腔体)的“乱弹”形式。板腔体的使用,成为新兴戏曲与古老戏曲的一个分水岭。有两种音乐结构体式:曲牌体及..

明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概貌

  (一)海盐腔   元代已产生的南戏声腔。在明正德年间,流行至浙江海盐,与当地戏曲、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变成南戏新声腔,称海盐腔,其剧本多数文人创作,音乐风格文静、优雅,伴奏用锣、鼓、拍板等打击乐,不用管弦。后来昆山腔兴..

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展望

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意义

  所谓“多层面发展”,泛指多种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所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的形势。当我们用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眼光去重新审视当今云南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时,我们会发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云南各民族群众对舞蹈的..

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可行性

  云南民族舞蹈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形成异彩闪烁的多样性的风格传统。音乐舞蹈在云南各民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构成着名滇文化的一个光彩夺目的组成部分。云..

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现状

  马克思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或地区舞蹈艺术的发展总是随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因此,云南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云南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