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
二人台,又称'二人班',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而得名'二人台'。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玩艺儿',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山西省雁北地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地区。
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山西省忻州地区。
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小曲。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
二人台正戏的表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俗称'火爆曲子'或'带鞭戏',以抒情性的歌舞取胜,歌舞都是由慢转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种是以唱为主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这类戏表演比较接近生活。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原始曲调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晋北民歌、陕北民歌、蒙古族民歌、冀北民歌等演变而来;牌曲基本上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二人台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一直深受流传地广大群众的喜爱。2006年,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