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黄山情
刘海粟画黄山,有一个以黄山为师到以黄山为友的变化过程。六上黄山之后,刘海粟刻了一方印:'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他解释说:'从师到友,反映了一个飞跃。'③又说:'这不但说明我画黄山的过程,而且也说明黄山在我艺术道路中的重要。我和黄山从师生关系,变成密友关系,我对黄山的感情越来越深了。'④在'黄山是我师'阶段,对黄山只是钟爱和崇敬,而对它的体验和认识尚很浮浅,还不能表现出它的真面目和真精神,艺术上还未进入自由境界。到了'我是黄山友'阶段,情形就不同了,这时对黄山不只是钟爱和崇敬,而是像对密友一般,相亲相知,充分认识和理解了它的真面目与真精神,对它的艺术表现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真正自由的境界。前一阶段,相当于石涛'搜尽奇峰画黄山'阶段,力求'入黄山',重在描绘黄山的奇美绝秀,天工造化。而后一阶段,相当于石涛'不似之似画黄山'⑤阶段,力求'入黄山又出黄山',重在表现黄山的真精神与我的真性情。刘海粟说:'入黄山而又出黄山,在我的黄山画中,有自己的影子。'⑥真正入黄山不易,而入黄山后又出黄山更难。'入黄山又出黄山',这是黄山画艺术的至上境界。要达到此境界,非有师友黄山且献身艺术的博大情怀不行。
对黄山从师到友的变化,是画家艺术境界的升华,也是画家人生境界的完善。这种升华了的艺术丰富和净化了人生,而这种完善了的人生又滋润和美化了艺术。刘海粟晚年的黄山画达到了崇高、博大、自由的艺术境界,其奥妙在此。刘海粟在回忆十上黄山的经历时谈到:80岁的感情与70岁不一样,自然和60岁更不一样。60岁以前,自觉行动还能随心,后事还可书画家随意,对黄山的探望,犹如一般的走亲访友,相见时道声:'别来无恙!'告别时随手一挥:'再会!'并不经心,也不萦心,觉得反正常来常往,无所谓。但到70岁以后就不同了,人毕竟老了,人到古稀,来日无多,片时寸阴,自当珍惜。所以70岁后到黄山,静看、细看、默看的时间长了,从中也自然领略到黄山的无穷意味,并且僻处冷坞,可看的地方也多了,一草一木都感到格外亲切,令人留恋。他曾用题赠沈祖安的诗句来形容他晚年对黄山的感情:'与君别后常牵挂,相见何妨共夕阳。'他还打算请人刻一方闲章:'相见何妨共夕阳',专用在黄山画上。1981年8月,刘海粟八上黄山,这时他已经86岁高龄又经历了十年最艰难的生活,对人生、对生活、对自然和对景物的观察力与联想力格外丰富。因此,面对黄山真有沧海桑田之感,对黄山之情老而弥深,也弥坚。1988年夏天,刘海粟十上黄山,因情作画,因画题诗,充分表现了他酷爱自然又超越自然,热爱人生又超脱人生,钟爱艺术又不囿于艺术的老骥伏枥、博大深沉、刚健有为的情怀。他这样抒怀:'年方九十何尝老,劫历百年亦自豪。贾勇绝顶今十上,黄山白发看争高。''光怪陆离真似梦,泉声云浪梦如真。仙锦妙景心中画,十上黄山象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