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种类

蓝调(Blues)

蓝调音乐的产生是为了抒发演唱者的个人情感,顾名思义,这种音乐听起来十分忧郁(Blue)。这种以歌曲直接陈述内心想法的表现方式,与当时白人社会的音乐截然不同。蓝调音乐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C.Handy,这位1873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蓝调之父',创作了许多知名的蓝调音乐,例如:St.LouisBlues、YellowDogBlues、AuntHagars'Blues、TheMemphisBlues、BealeStreetBlues。

繁音拍子(Ragtime)

是一种采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环主题与变形乐句等法则,结合而成的早期爵士乐,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其发源与圣路易斯与纽奥尔良,而後美国的南方和中西部开始流行,它影响了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独奏与即兴演奏风格。繁音拍子後来发展成结合流行音乐、进行曲、华尔滋与其他流行舞蹈的型式,因此繁音拍子的歌曲、乐器管弦乐队编制的曲目陆续出现,它不但在黑人乐手与乐迷间流行,也被美国白人中产阶级所接受。

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

(NewOrleansTraditionalJazz)这种乐风的组成元素,就如同美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炉那般复杂、多元化,它包括:蓝调、舞曲、进行曲、流行歌曲、赞美诗与碎乐句(Rags)等音乐元素,以对位法(Countpoint)与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等主体性音乐创作为动力元素,结合大量独奏、即兴装饰性演奏与改写旋律核心为要件所展现出来的音乐体系。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队以小型团体为主,演奏主旋律的乐器是:短号、黑笛、萨克斯风与伸缩喇叭;伴奏乐器则有:大号、班卓琴、贝斯(常以拨奏为主)、小提琴、鼓和钢琴。它们经常多部同时进行对位吹奏,制造出一种热闹、欢乐气氛。

ODJB(TheOriginalDixielandJazzBand)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在1917年灌录爵士乐唱片的白人五重奏乐团,它的五位原始成员全部出生在新奥尔良:NickLaRocca(领导人、短号)、LarryShield(竖笛)、EddieEdwards(伸缩喇叭)、TonySbarbarl(鼓)和HenryRags(钢琴)。ODJB在芝加哥逐渐窜起後转到纽约发展,并在当地造成轰动。但是缺乏创造力、只迎合大众口味的乐风,很快的遭到新一辈天才爵士乐手们的挑战,并于20年代中期解散,走进爵士乐的历史。

狄西兰爵士乐

这是1917-1923年间,在新奥尔良与芝加哥等地的爵士好手发展出来的早期爵士乐风,它也是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一个分支。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军队露营之地'Dixie'sLand',因此可想而知它与进行曲等音乐有关。这种风格的取材大都来自蓝调、进行曲,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甚至某乐曲的某一小乐段,都可以拿来加以延伸、推展,这便是即兴演奏的滥觞。有的爵士乐历史学者将'白人'乐手演奏的'NewOrleansTraditionalJazz'称为狄西兰爵士乐;而黑人演奏的'NewOrleansTraditionalJazz'则称为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

摇摆乐(Swing)

最早起源于1930年前后,在1935-1946年间达到巅峰,其中最能代表这个乐风的则是「摇摆乐之王」班尼固德曼所领军的六重奏(BennyGoodmanSextet)。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乐队在美国各主要都市的夜总会、舞厅等场所大受欢迎,许多年轻乐迷都被吸引到此地玩乐,因此需要更多适合跳舞的音乐,来满足蜂拥而至的年轻人与中产阶级。摇摆乐後来随着艾灵顿公爵大乐团的脚步,演变成为歌舞表演的伴奏乐队和演奏会音乐(如:艾灵顿公爵每年定期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摇摆乐因适合於跳舞,每小节有四拍,因此又被称为「四拍子爵士乐」。

比波普(BeboporBop)

以字面上看,咆哮乐是一种吵杂喧闹的爵士乐,它的英文原名Bebop、Bop或Rebop在40年代初期萌芽时都有人使用,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一些乐队吹奏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已无人使用了。咆哮乐是一种反叛性的爵士乐,它不只承袭纽奥尔良爵士乐与摇摆乐的传统音乐元素,并在创作概念上创新、突破和革命。它最重要的特质是在于强调高度变化、富层次感的节奏部,同时,咆哮乐手也发明新的和声,以更自由宽广的空间,发挥音乐上的潜力与创造力。咆哮乐的的代表人物是CharlieParker、DizzyGillespie、TheloniousMonk等人,早期以小型爵士乐团为主流,後来也有大乐团的演出。

酷派爵士乐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间,由小喇叭手迈尔士戴维斯(MilesDavis)所领导的九重奏为Capitol唱片公司灌录的专辑《BirthoftheCool》所代表的乐风,它的诞生使主流爵士乐风,从咆哮乐风的'热',转向另一个反方向酷派乐风的'冷',这是一种180度大逆转的历史性发展。酷派爵士乐代表一种内敛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种轻柔、清凉与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音色不如一般铜管器那样亮丽夺目,取而代之的是柔和优美。若说咆哮乐是代表热情奔放,那么酷派爵士乐就是内敛自省。简而言之,酷派爵士乐是对咆哮乐的反抗与检讨,同时也唤醒美国西岸一些白人乐手的自觉运动,形成一股新兴的爵士乐潮流-西岸酷派爵士乐(WestCoastCoolJazz)。而酷派爵士最着名的作品,即是迈尔士戴维斯五重奏的'KINDOFBLUE'。改良咆哮乐(HardBop)50年代中期,当很多人对平淡无力、让人昏昏欲睡的酷派爵士乐感到疲倦时,一度曾经失势,并趁机卷土重来的爵士势力改良咆哮乐正式诞生。改良咆哮乐是一种激烈紧张、困难演奏的爵士乐风格,它的代表性乐手和团体是:鼓手亚特布莱基(ArtBlakey)领导的五重奏'爵士信差'(TheJazz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Brown'五重奏。也有人把'HardBop'译成'硬式咆哮'。改良咆哮乐有较和谐的音调、较明确易懂的旋律、较少的即兴独奏,并且加入大量的蓝调、教堂圣乐和声,尤其更强调鼓的节奏脉动。50年代後期,改良咆哮乐发展成二个支派:与灵魂、福音音乐(Gospelmusic)结合的'灵魂爵士乐'(Soul-Jazz);而结合节奏蓝调、摇摆乐、灵魂音乐的一派,则成为'方克爵士乐'(Funk)。

自由爵士乐

自由爵士乐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此乐风是以创始人OrnetteColeman在1960年灌录的专辑《FreeJazz》为名,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Taylor和AlbertAyler等人,后期的倡导人则是约翰柯川(JohnColtrane)。自由爵士乐是舍弃在它之前的爵士乐和弦结构,重新建立自己一套松散、自由的集体即兴演奏方式的音乐型态。它不照本宣科,不重覆叠句和变化不定的进行速度,如此展现出的音乐风格常夹杂着人声的哭号、小喇叭或萨克斯风的乐器悲鸣。自由爵士乐在和声,旋律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大胆,自由,随心所欲地发挥。自由爵士乐具有全新的节奏概念,节拍,对称性被统统打乱。自由爵士乐的诞生有其政治上与种族上的背景因素,因为它曾是黑人争取人权与自觉运动的战歌,因此与60年代初期黑人民权运动息息相关。

摇滚爵士乐与融合爵士乐

(Jazz-RockFusion)60年代中期,摇滚乐天王'披头士'受到乐迷的热烈欢迎,并逐渐侵蚀爵士乐的江山。在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新音乐潮流,并挽救日渐走入死胡同的爵士音乐,迈尔士戴维斯(MilesDavis)就以加入摇滚乐作为策略,推出2张结合摇滚乐节奏、电子乐器和爵士乐的成功专辑《InASilentWay》、《BitchesBrew》,为爵士乐开启一个色彩缤纷的崭新大门,透过这扇大门,所有的音乐素材都能被融合在一起。随着MilesDavis所代表的摇滚爵士乐风开启之後,随之而起的就是所谓的'融合乐'(Fusion),直到80年代所有有关此类型风格的爵士乐,被称为摇滚融合爵士乐(Jazz-Rock-Fusion)。

新咆哮乐与后现代咆哮乐

(Neo-BopPost-ModernBop)80年代,除了融合爵士乐与一息尚存的自由爵士乐之外,爵士音乐的发展,似乎已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欲振乏力的爵士乐已经失去它原有的焦点与重心。面对一个每一种音乐型态都被先辈们探涉过的局面,让80年代的爵士乐手们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从经典爵士乐中找寻新的题材和创造灵感。在这一波风潮中,以小喇叭手温顿马沙利斯(WyntonMarsalis)为首的回规传统热潮中:一个以咆哮乐风为基调,有纽奥尔良爵士乐、摇摆乐与灵魂乐色彩,高度强调演奏技巧与典雅旋律的所谓'新古典主义'或'新咆哮乐'被制造出来。新古典主义是80年代爵士乐的主流风格,但还有新的爵士乐风会成为90年代的爵士乐风格,或许就是'后现代咆哮乐'(Post-ModernBop),这就有待事实去验证了。

波萨诺瓦(bossa-nova)

提到波萨诺瓦,又要将爵士发展的里程又提前到'摇摆大乐队'时代,'摇摆大乐队'受到经济萧条而难以生存,实际上成为了'摇摆小乐队'。'摇摆小乐队'结合了诸如加力索(calypso)、曼波(mambo)、索沙(salsa)、恰恰(cha-cha-cha)等拉丁音乐音乐元素催生了'拉丁爵士'。波萨诺瓦改变了'拉丁爵士'中巴西风格的强烈节奏,用轻快自若的节奏与演唱引人入胜。波萨诺瓦的含义中,bossa为才华特殊的含义,nova为葡萄牙语,意为无拘无束。波萨诺瓦可以解释为无拘无束有创意的爵士乐。融合爵士(Fusion):60年代末,全球掀起摇滚浪潮,年轻人都痴迷摇滚乐,摇滚开始侵蚀爵士乐的领域。MilesDavis在其爵士乐中加入了摇滚乐,产生了'融合爵士'。由于融合爵士同时吸收了爵士与摇滚的概念,所以也称做'爵士摇滚'(Jazzrock)。融合爵士早期有2中形态,一种以歌唱为主,器乐部分以管乐来即兴演奏,另一种是以纯乐器作为演奏单位,加入爵士曲风。

方克爵士(JazzFunk)

一种结合现代爵士乐与早期黑人音乐形式,如福音音乐(Gospelmusic)、蓝调等乐风。这种风格以强劲的节奏(stronggroove)为主导。当中的先驱者包括美国人JamesBrown和HerbieHancock。

后波谱(Post-modernBop)

80年代爵士乐的发展又一次开始衰退,爵士乐手开始重新回到过去来吸收创作灵感和找寻创作题材。在此种回归风潮下,WyntonMarsalis创造出以比波谱为基调,有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灵魂乐色彩,高度强调演奏技巧与典雅演奏旋律的乐风,这类风格被定义为'后波谱'。后波谱可以说是比波谱与自由爵士的再度流行。

酸爵士(AcidJazz)

酸爵士于80年代诞生于英国伦敦舞厅,是一种动感而流畅的音乐,形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爵士乐与商业结合,以打开爵士乐市场,让更多的人喜欢爵士乐。酸爵士柔合了60年代到70年代的方克爵士、嘻哈乐、安魂音乐,内容有点迷幻,有点hip-hop。

现代爵士(ModernJazz)

多半是用来形容4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爵士乐风格,但不包括自由爵士在内。

其他

灵魂爵士(soulJazz):

为您推荐

爵士乐艺术特色

爵士乐相较于其它音乐,其自身有很多独特之处: 1)即兴演奏或者是演唱 爵士乐常用乐器 2)运用布鲁斯音阶 3)爵士乐节奏的极其复杂性 4)独有的爵士和弦 5)独特的音色运用 在爵士乐的曲调中,除了从欧洲传统音乐、白人的民..

爵士乐Armstrong

对于富于创造力的天才LouisArmstrong来说,传统无疑就像一道紧箍咒。在1924年后期他接受了纽约最具声望的黑人乐队领袖FletcherHenderson(1897—1952)的邀请,辞别了JosephOliver。FletcherHenderson的乐团在纽约位于百者汇..

爵士乐影响

1.爵士乐对中国音乐形式的影响爵士乐是中国第一支舶来音乐形式。这个起源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上海、大连和重庆。在大街小巷便可以听到乐手演奏爵士乐,更不用说在大上海的夜总会。这个现象上海更为严重,这种慵懒又快乐..

爵士乐果冻卷

爵士乐历史

寻根溯源 19世纪期间,音乐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们表达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从19世纪末开始,爵士乐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乐类型,是一种'混血'的产物。美洲的黑人音乐保存了大量..

爵士乐

爵士乐(Jazz),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美国,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音乐根基来自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爵士乐讲究即兴,以具有摇摆特点的Shuffle节奏为基础,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20世纪前十几..

双簧管主要种类

在历史上,双簧管曾有过多种样式:   抒情双簧管(oboed'amore) 音区介于双簧管与狩猎双簧管之间的次高音双簧乐器,A调,比双簧管低小三度,属移调乐器。巴赫时代用过,后被淘汰。其音色富有特点,在R.施特劳斯的《家庭交响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