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方法

描摹

执笔姿式:五指执笔法,首先用拇指与中指紧夹住,手掌中的空闲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用无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笔后面,身体挺直,手臂要离桌子有合适的一段距离。

常用方法: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描红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临写

习书者对照书法原帖,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

临写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许多爱好书法的人迟迟未能迈入书法圣殿的大门,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临写方法。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五千年来的书法家无数,他们虽然留下了相当多的书法佳作,但是却没有留下写字的科学方法,例如为什么临写的像?为什么临写的不像?来自大连的小学教师刘向东提出了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撰写了《汉字临写大揭秘》一书,从而解决了汉字临写的根本难题。这一方法不但适合于汉字的临写,也适合于世界上一切文字的临写。《汉字临写大揭秘》一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背临

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

创作

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及表现风格,写出来的新作品。

书写姿势

学习书法姿势正确与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学书法的青少年,正值身体发育时期,养成不正确的姿势不仅难于改正,影响书法的进步,而且会影响骨骼以及眼睛的健康。所以学习书法姿势一定要正,即头正、身正、手正。书法的姿势大概有以下几种:

坐势

凡写三寸以内的字,都可以坐书。坐书的桌椅高矮要适中。头要正,可稍前俯,但不宜左右歪斜。臀部要做正,腰脊要直,胸要挺,不要伏在案子上,胸前离桌边一般要保持在3-5寸的距离。两腿要自然张开,脚要放平,左手按纸(纸亦应放正)。笔的位置,以距鼻6寸左右为宜。有人主张写字时笔杆对准鼻尖,这样太机械、拘谨,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必如此死板,只要做到笔杆位于鼻之左右,所写之字居于两目视线正中即可。

立书

写三寸以上的大字,应站起来悬臂书写,才能使得上力,便于照顾全貌。站时要两脚踏实,右脚稍跨出,略成丁字步,右半身稍向前伸,腰稍前倾,左手扶案按纸,或向后展。前人主张把下半身的力量集中到腰,用腰部之力推动肩,用肩带动上肢,通过上肢和腕把力送到笔尖,即所谓'力发乎腰,其根在脚'。这可以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跪书

写二尺以上大字,可以跪地或伏地书写,这样易于总领字的结构。方法是左膝跪地,右膝弯曲支持身体,左手伸直扶地。此法身体过于屈曲,不易得力,有条件最好备一矮案书写。

无论坐书、立书,写时眼与纸之间均保持适当距离,应随书写字的大小而变。书写小字宜近,大字宜远。通常写中楷、大楷,宜在一市尺左右,写小字应稍小于这个距离。写一尺以上大字,应有二尺以上距离,否则难于照顾笔画与整体结构的关系。

米字格

'米'字格的用法历来在书法学习者和爱好者中有分歧和争议。启功先生主编的一九八六年出版的《书法概论》中第48页对'米'字格的说明就有误差。今天把启功对我所讲和实践的经验详细成文,为后来者在练习书法结构时少走弯路。


米字格

启功先生所讲的'米'字格是书法结构的一个重要的规律,也是对书法艺术的重大贡献,它不同于描红模子上打的'米'字或'井'字的格子。描红模子上的格子是为初学者安排笔划的位置作参考的。'米'字格的结构规律是指写米字时,认为∠1要小于∠3,∠2要小于∠4,∠5要小于∠7,∠6要小于∠8。也就是说米字上半部的两点要稍立一点儿,下半部的撇和捺要稍平一点儿,这个字才显得好看。

最常见的错误理解是把米字的两点和一撇一捺都写在描红格子上的45度角的斜格上,认为这样才标准。这同所谓的写字要横平竖直一样是要不得的,这样写出来的字没有美感。

汉字中有很多字都可以用到'米'字格的规律。

第一类是上半部有两点一竖的字,如:光、尚、当、肖。

第二类是下半部有一撇一捺中点一竖的字,如:木、东等等。违反了'米'字格规律去写这些字,效果一看便知。

双钩

双钩书法之'五指法'(双苞)双钩,也叫'双苞',是执笔的一种方法。唐代书法家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说:'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指,其要实指虚掌,钩压平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以。'其方法是,大指向外压着,食、中两指向内钩着,无名指向外揭着,小指帖在无名指下面,帮同送着,五指都派好了用场。'五指法'也属'双钩'的一种。双钩书法的起源和简介所谓'双钩书法',是指以笔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此法源于唐代,当时,由于没有印刷技术,人们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就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空心字,然后再填上黑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后来这种摹写方式成为了人们学习书法的一种方法,并发展成为我国璀璨的书法艺术宝'双钩'乃书法术语也。法书摹勒上石,沿其笔画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之为'双钩'。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称:'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宋代大诗人陆放翁曾有'妙墨双钩帖'之佳句称颂'双钩'之神韵。

为您推荐

书法意蕴的表达――如鱼得水,耕云种月

  (一)吴昌硕的梅花是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   吴昌硕的绘画是写的艺术。他画梅,每不说画而说“扫”,如说“但凭篆籀扫”。可见,“冰肌铁骨绝世姿”的梅花,正是一笔一笔“扫”出来的。“扫”的笔触与画的笔触早已融为了..

陶瓷书法艺术效果与成就

  (1)陶瓷书法装饰陶瓷,丰富了陶瓷装饰内容与形式,结束了仅仅依靠陶瓷图案纹饰或陶瓷绘画装饰陶瓷的历史。(2)陶瓷书法向陶瓷装饰引入了书法艺术,使书法艺术得以在陶瓷上展现它的艺术风采,这就宣传、继承、发扬了书法的艺术..

陶瓷书法传播传统文化思想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底蕴和张力。一方面,书法以汉字结构为最高的造型依据,另一方面,书法以文学内容为框架,通过“书意”对文学内容的“诗意”表达,本身就是文词与书意事例的二度创作。传统书法的诞生、传承和..

陶瓷书法传承中华文明

中国书法艺术的结构美

  书法艺术的结构美是指毛笔字的结构体现出现实中各种事物形体结构美的问题。尽管古代的象形文字如今早已不存在,但其是中华民族汉字发展、形成的必经阶段,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仍然具有造型的意义。平正、匀称..

中国书法艺术的章法美

  书法的章法是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段落与篇幅之间的结构问题。其所体现的是书法章法的相互对称,相互照应,好像一首旋律悠扬,动人心弦的乐曲。章法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体势上的起承转合,虚实方面的相辅相成,错落有..

书法艺术的线条美

  线条是书法构成的主要元素与基础,是书法形成的重要媒介.亦是作者传情达意,流露情感气质的载体。汉代的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与里程碑,其中以汉隶所体现的解放线路最为典型。线条可以说是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