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简称上音附中),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专),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文化部共建,以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直属上海音乐学院领导。
1、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人民音乐家贺绿汀教授于1951年创办的少年班;1952年行知艺校音乐组并入少年班;1953年正式建立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1956年,学校随院部更名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同年,又建立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儿童音乐学校(简称上音附小)。1996年,上音附小并入上音附中,实行大、中、小一贯制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
2、专业设置
学制九年:小学三年;中学六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630余人。
学校设置:键盘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音乐理论基础(作曲)、现代乐器与打击乐演奏、声乐等专业方向。
3、办学成果
建校六十四年来,学校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关心和重视下,以培养国家级音乐人才为已任,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重视基础学习、强化专业训练、勤于艺术实践、培养全面人才”。建校以来,我校师生在国内外音乐比赛获奖千余人次。1993年,学校被文化部首次授予“三年中连续四次获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名”的奖匾。2001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2005年--至今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至今连续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和“上海市平安单位”。2015年12月被评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校。涌现出杨立青、樊祖荫、林华、刘诗昆、夏飞云、赵晓生、陆在易、殷承宗、陈燮阳、闵惠芬、张国勇、余隆、薛伟、王健、倪海叶、许忠、秦立巍、黄若、钱舟、郑青、张乐、罗小慈、马晓晖、黄蒙拉、王之炅、宋思衡、孙颖迪、陈佳峰等一批音乐人才和精英。并仍在为祖国音乐院校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
为您推荐
(一)独立学院应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学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和身心发展。对构建独立学院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多隶属于团委管理,向全院师生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艺活动。独立学院的特点决定了艺术团建团时间较短,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成熟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舞台的局限性无法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构架已基本形成,要紧紧围绕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模式、师资培养等整个教学体系进行建设,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标准、建设“双..
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在两期文章中归纳总结了“土”、“洋”两种唱法的分歧给声乐教学工作者带来的诸多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文章深入地从基础训练、教学原则两大方面入手,促进演唱事业的进步,并提到中国声乐..
国产电影的“学院派”主要是指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一种影视风格。“学院派”影视风格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它将新中国电影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影视创作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影视风格具有明确的师承关系。由于国..
1.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淡薄。大多素情况下,艺术类大学生习惯于直观的将利益和回报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喜欢成果回报及时的工作,而不愿意单纯地区承担纯义务性的工作和目的实现过程过于长远的工作。
2.勇于自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