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武当山宫观道乐是我国秦巴地区优秀民间文化与唐代至明代宫廷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它是集道教诸多派别于一体的产物,它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韵”的音乐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乐混融的风韵,而且各类韵腔与法器牌子俱全,是道乐中重要文化遗产。许多科仪音乐完整保存,并及时传承下来。古老纯真的曲调是其它任何音乐不可替代的。武当山宫观道乐拓宽了民族音乐学科,对民族音乐学科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对中国民族音乐具有补白性,对丰富和完善我国宗教音乐及民族音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历史溯源
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始建五龙祠,自此以后,道教的正一、全真等教派先后来山开宗布道,历代高道名师也相继在此隐居修炼,长期的宗教活动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资料。武当山宫观道乐既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韵"的音乐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乐混融的风韵,而且各类韵腔与法器牌子俱全,是道乐中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遗产。
3、艺术特色
由于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乐具有传统的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它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旋律古雅,内容丰富,有祈愿吉祥的喜庆之乐,还有炼养清修的恬静旋律。听仙乐、悟仙道,可体验一番"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仙境趣味。武当山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于一体。体裁形式可分为"韵腔"和"牌子"两大类。根据演奏场合、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又可将"韵腔"分为"阳调"、"阴调"两类;"牌子"分为"正曲"、"耍曲"、"法器牌子"三类。常见器乐曲牌有【山坡羊】、【梧桐月】、【迎仙客】等,唱诵曲牌有【普供养】、【斗老赞】、【王母赞】等。按其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修道法事、斋醮法事和纪念法事音乐三大类。修道法事音乐乃道士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课,简称"早晚课"或"早晚坛"。斋醮法事音乐,是道教祭祀祈祷的仪式活动音乐,供斋念经超度各类孤魂野鬼或亡人,借以求福免灾。武当山的纪念法事活动主要有三月三、九月九、七月半、开光等。4、传承
自1982年武当山对外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武当山特区工委、管委会采取得力措施,加大了对武当山宫观道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武当山宫观道乐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目前,武当山宫观中的"玄门日诵早晚课"、"祖师表"、"萨祖铁罐施食祭炼科范"等(全套)科仪音乐均得到及时传承,妥善而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武当山宫观道乐古老纯真的曲调是其他任何音乐所不可替代的,它极大地拓宽了民族音乐学科,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