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石简介

它石,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的互击体鸣乐器。维吾尔族语意为石头,发音短促而清脆,根据其发出的声音称为“恰克恰克”。采用天然石块而成,多为扁长型或长圆形,石质坚硬,不易断裂。用于民间曲艺和歌舞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

中文名:它石

别称:恰克恰克

乐器分类:互击体鸣乐器

所属民族:新疆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

流行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构造

它石采用天然石块而成,石块为扁长形或长圆形,中段稍细,一般长12厘米~14厘米、宽4厘米~6厘米、厚1厘米~1.2厘米,四块为一副。以四周光滑、无棱角的鹅卵石为佳,石质坚硬,不易断裂。

2、演奏方法

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持两块,掌心朝上,分别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夹住,两手同时并用。靠手指开合、晃动,使石块互相拍击作响,可以奏出比较花簇的节奏来,发音短促而清脆。用于民间曲艺和歌舞伴奏,凡弹唱表演中情绪高昂的段落或集体舞蹈中的热烈场面,都要用它石加强节奏。曲艺中多由表演者自击自唱,舞蹈中多由男舞者兼奏。

3、收藏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来自维吾尔族民间的它石一副,长14厘米、宽3.8厘米、厚1.2厘米,系我国着名民族音乐学家简其华先生1959年赴新疆采风时由南疆带回。

为您推荐

扎令简介

流行于藏地日喀则和北部牧区的气鸣乐器,形似埙。 中文名称:扎令 应用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乐器分类:气鸣乐器 使用民族:藏族 1、乐器简介扎令,是藏族边棱气鸣乐器,又称德林、扎布令、列丝。与汉族地区的埙同属一类..

铓筒简介

铓筒,是彝、傣、满、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傣语称“哈亚”。汉语称“桶子”、“大铜角”。管体铜制,上小、下大、底空,由上、下两节组成。上节为吹管,管体细而长,顶端固定号嘴;下节为共鸣筒,呈钟形或喇叭形。流行于云南省楚雄..

布巴简介

布巴,藏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又称“工东”,汉族称“大头号”、“布布号”。其外形与铓筒近似,流行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当卡寺和四川省丹巴县巴底乡黑经寺等藏传佛教寺院中,用于藏传佛教寺院诵经音乐、加若音乐和羌姆表..

朝尔简介

玄琴简介

玄琴,是朝鲜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玄鹤琴。玄琴起源于卧箜篌,是高句丽的主要弹弦乐器之一。历史悠久,形制独特,状似古筝,又像古琴,不同的是用拨子弹奏。曾流行于吉林、辽宁等省朝鲜族聚居地区。 中文名:玄琴 别名:玄鹤琴 分类..

板凳简介

板凳,苗族互击体鸣乐器,既是苗族村寨家家必备的生活用品,又成了苗族节日舞蹈的舞具。演奏时,左右手各执一凳,互相碰击而发音,音色清脆响亮。无固定音高。多用于节日、喜庆等场合的民间舞蹈板凳舞、板凳铜鼓舞伴奏。流行于贵..

阔朔克简介

阔朔克,互击体鸣乐器,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汉族称“木构”或“乐构”,从餐具木杓子演化而成,全身用杏木挖削制作。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一带。 中文名:阔朔克 别称:木构、乐构 乐器分类:互击体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