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净是京剧的一种行当,正净的表演特点,一般是以唱工为主。
中文名称:正净
所属分类:净行
别称:大花脸、唱工花脸、铜锤花脸、黑头
1、基本介绍
正净扮相
正净一般是以唱工为主,所以又叫唱工花脸。唱工花脸还有两个专门名称:铜锤和黑头。这两个名称与两个人物有关徐彦昭和包公。京戏《二进宫》里的花脸徐彦昭,徐彦昭是典型的唱工花脸,手里拿一柄铜锤,所以人们就把铜锤作为唱工花脸的代名词了。另外,京剧里的包公戏都以唱工繁重见长,例如《打龙袍》、《赤桑镇》、《铡美案》等戏。而且戏里的包公都勾着黑脸,因此黑头也就成为唱工花脸的代名词了。另外,像《草桥关》里的铫期、《白良关》里的尉迟恭、《牧虎关》里的高旺,还有《大回朝》里的闻太师等,都是以唱工为主的花脸戏,都属于所谓正净的范畴。
2、代表剧目
代表剧目有《铡美案》、《锁五龙》、《铡判官》、《遇皇后·打龙袍》、《坐寨·盗马》和、《姚期》、《大回朝》、《二进宫》等。
为您推荐
河南曲剧史一种汉族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前身为曲艺“河南曲子”,于1926年经地摊、高跷阶段进入戏曲舞台。
中文名称:河南曲剧
别称:河南曲子戏、高台曲
起源时间:1926
流行地区:河南
1、历史沿革早在..
流行于河南东南部。道情戏源于道教乐歌。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鱼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汉族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
它是由豫南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汉族戏曲剧种。
中文名称:豫南花鼓戏
别称:光山花鼓戏
流行地区:河南
1、历史沿革光山花鼓戏是流行于信..
乐腔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有300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北部安阳、内黄、清丰一带,由当地汉族民歌小调发展而在。
中文名称:乐腔
别称:落子腔
流行地区:河南
起源时间:清
1、历史沿革由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
曲沃碗碗腔流行于我省曲沃县一带的戏曲剧种,因其乐器中有小铜碗,配以乐器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得名。
1、简介活泼,曲调动听,班社小,要价低,很受欢迎。民国初年,曲沃碗碗腔进入兴盛期,出现很多班社,主要有“陈小班”“大富班..
宛梆是一个河南省稀有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地区。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故1956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
中文名称:宛梆
流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