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曲剧简介

河南曲剧史一种汉族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前身为曲艺“河南曲子”,于1926年经地摊、高跷阶段进入戏曲舞台。

中文名称:河南曲剧

别称:河南曲子戏、高台曲

起源时间:1926

流行地区:河南

1、历史沿革

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由高跷曲"玩友"朱万明、马清波、陈书奇、李富生、郑君等组成)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保长,李门祖长,哄过戏)提出一定要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此,台子曲子走上了舞台曲子,叫河南曲子,后又命名河南曲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南曲剧不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还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也建立有专业剧团。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形成的贡献,授予他荣誉奖,临汝县也被誉为河南曲剧的发祥地。至1983年,河南全省共有专业剧团三十三个,除此之外,在湖北、云南、山西、河北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专业的河南曲剧团。

2、角色特点

早期的河南曲剧在表演上继承了高跷曲的歌舞身段和行当分工。

高跷曲一般有五个角色:老婆(老旦)、媳妇(青衣)、姑娘(小旦)、相公(小生)、和尚(丑)。和尚经常兼扮演老旦,并且有时还会增加诸如"二姑娘"、"瞎子"等配角行当。早期的河南曲剧无论演什么戏,角色一般不外乎以上五种主要形式。

3、唱腔特点

曲剧唱腔结构为长、短句曲牌联套体制。唱腔曲牌有150多种,其中有来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阳调、诗篇、茨儿山、剪剪花、银纽丝、打枣竿、太平年、罗江怨,有来自鼓子曲的马头、潼关、满江红、劈破玉、小桃红、青阳扇等。

4、伴奏乐器

坠胡、三弦、筝、琵琶为主,并采用了锣鼓等打击乐。

5、经典剧目

《闹节》、《卖瓦盆》、《安安送米》、《祭塔》、《花亭会》、《蓝桥会》、《闹书馆》、《安安送米》、《金精戏窦仪》等。

为您推荐

河南坠子伴奏乐器

击节乐器有伴奏员使用的脚梆和演员使用的简板、铰子、矮脚书鼓、醒木等。由道情改唱坠子的多用简板,由三弦书改唱坠子的多用铰子,由大鼓改唱坠子的多用矮脚书鼓,醒木多在说唱长篇书目时使用。..

河南坠子民间艺人宣传十九大精神

民间艺人白金山,他自编自演的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坠子小段,深受村民喜欢,每次演出都是'保留节目'。 '五湖四海气象万千,神州大地万民欢,同心同德奔小康,十九大精神天下传'。这是白金山自编的坠子小段《十九大精神传天下》的开..

河南坠子唱腔及唱法

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4部分,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

河南坠子历史沿革

河南太白顶自然保护区②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南部,地处桐柏山北坡。生物地理分区属2.14.5和 I(1)   4A(1)。面积为4366公顷。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13°09’-113°24’,北纬32°20’-32°28’之间。   二、自然概况  ..

“河南王玺”玉印②

河南王玺玉印,明,印面2.22.2cm,通高1.9cm。清宫旧藏 青玉质地,覆斗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河南王玺四字。印身如覆盖斗形,斜面较宽,印材质粗。 此 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河南王本为楚汉之际封..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②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西起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地理坐标在北纬34°33′59~35°05′01,东经110°21′49~112°48′15之间,属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301kmsup2;,跨度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