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秧歌,是在抗日战争中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剧种。当地人称之为“沁源小调”。
1、历史
沁源秧歌未形成剧种以前,作为一种自唱自乐的民间歌舞形式,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活跃于沁源县的城关、郭道、韩洪、麻苍一带。没有正式班社,只是逢年过节打“地圪圈”演出。演出者手持纸扇或腰挂腰鼓边唱边舞。除了夹以打击乐外,并无弦乐伴奏,也无行当之分。演出的节目大都是民间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如《偷南瓜》、《收草帽》、《怕老婆顶灯》等。
1942年,抗日政府将一些会唱秧歌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沁源县难民剧团”,后改名为“沁源县绿茵剧团”。之后,沁源秧歌为配合抗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形式
沁源秧歌形式短小活泼,表演自然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曲调比较简单,但真切感人,柔和细腻,委婉动听,善于表现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它共有200多个曲调,经常演唱的有40多种,如《卖芫荽》、《观灯》、《摸牌》、《小二姐梦梦》、《平调》、《梳妆台》、《卖樱桃》等。这些曲调具有不同的性能,如《卖芫荽》曲调明快,宜于表现豪放、爽朗的情感;《大哭妻》则长于表达悲愤的情绪;大小《观灯》,曲调欢快,善于表达高兴喜悦的心情。
3、剧目
沁源秧歌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偷南瓜》、《卖樱桃》、《挖穷根》、《双转意》、《汾水长流》、《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
为您推荐
'祁大秧歌'的曲调非常丰富,现在能搜集到的曲子约三百余首,是一个既能登台表演又适于在生活中随时哼唱的歌种。它所反映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在山西民歌中别具一格;它曲调淳朴、健康、音调别致..
明代正统到崇祯年间,是小曲(亦称时曲或俗曲)广泛传播的时期。当时晋中一带,已流行着当地民间艺人传唱的小曲曲。祁县文化馆曾搜集抄录了不少古代小曲曲,如:《编根罗》(夸耀长袍)、《并蒂莲》、《一块铜》、《小尿床》、《..
祁太秧歌是一种山西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属于晋中盆地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的综合体艺术。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软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
跑秧歌
东北大秧歌-手巾花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
东北秧歌主要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系从中原一带传播而来,在发展中吸收了当地满、汉两族人民的文化艺术成就。
辽宁、吉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
东北大秧歌-踩高跷
最初东北大秧歌,分为高跷秧歌和平步秧歌。踩高跷难度大,费力气,但好看吸引人。踩高跷扭秧歌,多数是走四方步和十字步儿。队型可时儿变化灵活,穿插绕场等,形式多变。而平步秧歌是东北最常见的形式,老少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