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腔简介

老腔起源于陕西省华阴市三河口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萌发于西汉时期,当时的船工拉纤时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后又与当地民间说唱融合,完成了与皮影表演的对接,逐渐演化为现在的老腔。

1、简介

陕西老腔以皮影为依托,有着独特的声腔体系,它融表演、音乐、诗歌、技艺、美术于一体,因而,又称为老腔皮影艺术,当地老百姓俗称为老腔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艺术之一。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陕西老腔戏剧艺术位于传统戏剧235号IV—91。

2、起源

陕西老腔戏剧艺术起源于华阴县卫峪乡双泉村,与险峻的西岳华山遥遥相对,在《前汉书》、《华阴县志》等史料、碑文中详细记载了此地的特殊地理位置。据村中耸立的碑文记载:“京师仓又名华仓,京师庾仓,遗址一面依山,三面临崖,地势高敞,形势险要,是一座易守难攻的仓城。”险要的华仓中储存着供应京师无以数记的粮食,繁忙的水运、陆路穿行而过。可以想见,守粮将士和漕河船夫、拽船纤夫在劳动中为了缓解劳作的疲乏,满足自我情感的抒发,在继承前代秦调西音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在生活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下,形成了赋含秦风秦韵、慷慨激昂、雄壮强悍的老腔艺术。老腔戏剧艺术承续西音秦调的基本结构,保留了艺术源发时期的自然形态,在戏剧唱腔、曲式结构、音乐伴奏乐器使用等诸多方面尽显古文化之遗风。

3、主旋律

老腔的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演化,主要表现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一人唱、众人和的调式和用木块敲打板凳伴奏是其独特之处。表演时把情感顷刻发泄出来,豪放粗犷、大气磅礴、真实不造作成为它最大的魅力。

4、后继无人

由于老腔的发展未形成系统、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演员收入低等原因,传唱千年的老腔对年轻人吸引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参与到老腔传承事业当中来。

由于其地域性极强,加之封闭式的家族传承方式,老腔形成相对滞后封闭的传承环境,在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之下,老腔像很多传统文化遗产一样,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为您推荐

陕西道情曲目内容

陕西道情曲目内容分五类: ①从宣传道教到反对道教; ②宣传道教思想的'神曲'或正统曲目; ③宣扬封建礼教的曲目; ④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曲目; ⑤表现叛逆道教精神的曲目。 各类代表曲目有: 神话道化类:《目莲救母》《舜..

陕西道情音乐体裁

陕北道情音乐为曲牌体,曲调有《平调》、《土字调》、《十字调》、《耍孩儿》、《终南调》、《高调》、《阳北调》、《二五锤》、《十字调》、《八字调》、《太平调》、《浪堂调》、《金丝疙瘩调〕等二十余种。每调又有..

陕西道情表演形式

舞台表演多学习秦腔、汉剧。音乐更加秦腔化。关中、商洛、陕南各路道情全部采用了秦腔的武场乐器,二胡、大锣、手锣、大钹、牙子等一起进入了道情乐队。长安县剧团还使用了中、西单管混合乐队。 陕北道情原名'清涧道..

陕西道情发展

陕西道情剧目

陕北道情的传统剧目多表现道教故事、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连台本戏、本戏和回回小戏。常演的剧目有一百余出,主要有《高老庄》、《湘子度林英》、《唐王游地狱》、《王祥卧冰》、《 万金》、《刘秀走南阳》、《李大..

陕西道情起源

道情又名'拉波戏'。因有帮腔伴唱而得名。流行于关中、安康和商洛地区。 传统道情有围桌坐唱,广场踏席,皮影演出等三种形式。1956年后发展为舞台戏曲剧种。 道情的声腔来源不详,根据关中民间长期有'一经二词三道情'的说..

陕西道情

陕西道情是陕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由古代道士念经唱词,诵说道教情理而得名。陕西道情有陕北,关中,商洛和陕南四大流派,亦称四路道情。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演出形式上。陕北和关中道情多为坐班演唱和广场演出;商洛和陕南则..